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2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373篇
测绘学   223篇
大气科学   372篇
地球物理   220篇
地质学   590篇
海洋学   99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1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991.
张礼平  丁一汇 《气象学报》2005,63(3):325-332
用SVD方法分析了1月全球地表(海表)温度与中国及华中区域夏季降水场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月热带地区地表(海表)温度与夏季长江中游降水关系最好,呈正相关。与新疆西北部、青海东北部、长江上游有弱的正相关,与山东大部分地区、浙江沿海地区有弱的负相关。前期热带海洋海表温度偏高,可能预示长江中游夏季降水偏多,反之亦然。由于分析的范围为全球的陆面和海面,因而其关联范围较已有成果有很大的扩展,不仅仅为热带西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海,而是整个热带地区,包括热带的海洋和陆地。预报信号也提前了4个月,可为预测长江中游夏季降水提供更长时效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92.
用于GPS姿态确定的矢量化算法可等价于两级最优问题。第一级把GPS载波相位观测量转换为矢量观测量。第二级是Wahba问题,即从矢量观测量获得最佳姿态解。Wahba问题可用四元数法求解,如QUEST方法。本文采用基于小角度的迭代法求解Wahba问题。在均衡星座或均衡基线务件下,两级最优解亦是全局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迭代解的精度与QUEST解相同。实验中也应用了改进的TRIAD算法以比较两级最优解。  相似文献   
993.
为探讨中高山区土壤及成土母质理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本文以四川省西昌市为例,系统性总结了该地区的地质建造背景,并在基于地质建造背景划分的成土母质类型基础上,讨论了成土母质、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土壤含水率、pH值、高程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同种土壤的数据分析及营养元素含量评价,我们认为地质建造背景直接制约了成土母质及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营养元素在成土母质—土壤之间的迁移存在继承性。本文研究成果为中高山区土壤类型和成土母质之间的关系以及成土母质单元划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以1960年以来西藏境内已有记载的27次冰湖溃决灾害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西藏国家气象站点长时间序列(有效记录至今)日气温和日降雨数据,计算得到16个极端气温指数和6个极端降雨指数。通过主成分变换,提取综合极端气温指数和综合极端降雨指数,并进行历史(10年内对比)极端气候特征对比,获得冰湖溃决灾害发生当年及当月极端气候状态,结果表明西藏冰湖溃决灾害发生期(当年及当月)极端气候特征显著,反映极端气候状态对于激发西藏冰湖溃决灾害发生的重要贡献,具体表现为:(1) 67%(18次)的冰湖溃决事件发生当年综合极端气温指数和综合极端降雨指数均大于前期50%年份的综合极端气候指数,其中,13次灾害发生当年极端气候异常水平超过前期70%年份;(2)已有灾害暴发月份记载的25次冰湖溃决事件中,19次冰湖溃决事件发生当月极端气候指数异常偏高,11次冰湖溃决事件发生当月极端气温和极端降水均大于75%往年同期综合极端气候指数;(3)部分灾害事件如扎日错(1981年6月)、龙纠错溃决(2000年8月)等,灾害发生当年极端气温状态低于往年,而暴发当月综合极端气温指数和综合极端降雨指数均大于历史同期水平,表现为加剧状态;(4)所有冰湖溃决灾害发生当月的综合极端气温指数均高于往年同期指数,表明短历时极端气温事件对高原冰湖溃决灾害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95.
Impact of global warming on water resource in arid area of Northwest China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Introduction The temperature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ncreased by 0.4℃ between the 1960s and the 1980s, and in the same period the temperature on the Tibetan Plateau increased by 0.5℃. Moreover, during 1990~2000, temperature rose by about 1℃(IPCC 2001). Temperature in China increased by 0.3℃ between 1951 and 1990 (DING and DAI 1994). Using 15 different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Jones and Moberg (2003) estimated that the rate of annual warming over the continents between 1901 a…  相似文献   
996.
哈尔滨CORS建设及其在测量中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飞 《测绘工程》2010,19(2):56-58
介绍哈尔滨市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的建设情况,详述系统原理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在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7.
A global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ensemble optimum interpolation (EnOI) has been under development as the Chinese contribution to the Global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Experiment. The system uses a global 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which is eddy permitting, developed by the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this pap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is described in detail. We describe the sampling strategy to generate the stationary ensembles for EnOI. In addition, technical methods are introduced to deal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massive memory space to hold the stationary ensembles of the global ocean. The system can assimilate observations such as satellite altimetry,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in situ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from Argo, XBT, Tropical Atmosphere Ocean (TAO), and other sources in a straightforward way. As a first step, an assimilation experiment from 1997 to 2001 is carried out by assimilating the sea level anomaly (SLA) data from TOPEX/Poseidon. We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with various types of observations. We find that SLA assimilation shows very positive impact on the modeled fields. The SST and sea surface height fields are clearly improved in terms of both the standard deviation and the root mean square difference. In addition, the assimilation produces some improvements in regions where mesoscale processes cannot be resolved with the horizontal resolution of this model. Comparisons with TAO profiles in the Pacific show that the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fields have been improved to varying degrees in the upper ocean. The biases with respect to the independent TAO profiles are reduced with a maximum magnitude of about 0.25°C and 0.1 psu for the time-averaged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The improvements on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also lead to positive impact on the subsurface currents. The equatorial under current is enhanced in the Pacific although it is still underestimated after the assimilation.  相似文献   
998.
基于球面剖分格网的矢量数据组织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球面剖分格网系统的优势和目前矢量数据存储方式存在的缺陷,提出基于球面剖分格网系统的矢量数据组织模型,以期更有效地存储和管理大范围多模式的矢量数据.主要讨论了矢量对象在不同格网层次下的剖分组织方法及其重构表达问题,并创新性地提出了球面矢量交换文件格式(SVE).同时,基于球面剖分格网系统设计了矢量数据的空间拓扑关系构建模式及多层次表达方式,为球面的矢量对象空间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9.
全球电离层TEC起伏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全球电离层TEC地图(GIMs)数据,在已经建立TEC气候学模式的基础上,计算了1998年以来固定UT时间的全球TEC起伏指数σDGEC.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对σDGEC与太阳活动(F107指数)及其起伏(dF107)、地磁活动(Ap指数)、季节变化因子(太阳偏置角)等因素,以及上述因素的非线性组合等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σDGEC与F107、Ap指数具有最强的相关性,与F107指数和半年变化因子的交叉项F107×S、F107指数的二次方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同时,与F107指数与年变化因子的交叉项F107×A及F107扰动指数偏离值(dF107)的二次方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据此,以这些因子作为驱动量,建立了σDGEC的多元回归模型.鉴于σDGEC反映全球范围内电离层TEC起伏的平均特性,并与太阳活动F107指数、地磁活动Ap指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为此我们建议,将全球TEC相对起伏指数σDGEC作为描述全球电离层扰动状态及电离层天气特征的一个新参量.  相似文献   
1000.
北京植物园桃花节是赏花专题时令旅游的典型代表,以近20年植物园桃花节的起讫时间、持续时间及相关气温、物候期等数据为依据,探讨了气候变暖对时令旅游的影响。结果表明:1994年前后桃花节开始日期存在着显著的均值差异,后一时段比前一时段约提前6天,植物园桃花节的开始日期在总体上响应了以山桃始花为代表的北京春季物候提前的变化趋势。同时,桃花节开始日期与上年山桃始花日期、上年年均温度存在显著相关性,反映人们对桃花节的决策是参照上一年的物候现象做出的,相对于气候年际波动存在1年的滞后。桃花节结束日期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但总的来说气候变暖有利于桃花节持续日数的延长。此外,桃花节响应气候变化的滞后性,使得气候波动容易引起时令旅游产品的不稳定,不利于时令旅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