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在修正的MM4和一个有限域变网格差分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全球变网格多层原始方程差分模式。可以证明:设计的模式具有质量、能量守恒等整体性质,并具有正确的动、位能转换关系。为了克服高纬地区经线辐合带来的时间步长须取得很小的问题,给出了不进行滤波处理并仍能保持整体性质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2.
The problem of incompatible projections and conversion between mapping systems is of general concern to those involved in the collec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data. The Ghana National Grid (GNG) is an example of a mapping system that is not defined in image processing and GIS software and for which the transformation parameters are not readily available in the literature. Consequently, integrating GNG topographic map data within a GIS with data derived from other sources can be problematic. In this paper a practical solution for deriving the required transformation parameters to convert from the World Geodetic System of 1984 (WGS84) to the GNG system is demonstrated. The method uses a single geodetic control point, available 1:50 000 topographic maps and a SPOT satellite panchromatic image geo-referenced to GNG. The resultant parameters are applied to road survey data in 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 (UTM) format for overlay with the SPOT image. Despite the approximations made in applying the method, when compared against official estimates of the datum transformation parameters, this relatively simple procedure resulted in estimates that appear acceptable in regard to combining data sets at a nominal scale of 1:50000.  相似文献   
133.
空间信息网格是网格技术在地理信息服务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从网格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来看,构建空间信息网格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空间信息网格技术的特点和网格服务体系结构,对当前发展空间信息网格技术的重要任务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34.
开展乡镇精细化预报是当前气象业务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突发气象灾害临近预警、气象风险预警等强天气的公众及决策气象服务方面,制作美观、大方的图形服务产品对提高气象服务水平有现实意义,也是基层台站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使用Surfer平台开展乡镇精细化预报服务产品制作,具有以下意义:①软件操作简单、功能强大,上手较快,适合在基层台站推广使用;②与当前流行的GIS软件文件格式通用性好,配合使用可实现专业性更强的服务产品制作;③支持制作出各种精细化的服务产品;④利用多种预报数据叠加,可以综合显示各类预报结果;⑤支持短临预警、风险预警产品的分级分类显示;⑥支持多种影像图叠加,便于基层业务人员积累经验,更好地了解、掌握地方性小气候,也适用于针对不同行业开展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利用Surfer平台,可以实现快速丰富制作乡镇精细化预报产品,节省自行开发、维护平台的费用。  相似文献   
135.
为解决异地、异构、海量天文数据无缝透明地统一访问,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研究小组自主设计并开发了一套解决方案——虚拟天文台数据访问系统(VO—DAS)。着重从执行流程、设计模式、Session机制、生命周期、资源销毁、异常处理等模块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任务调度设计。为了验证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性能,最后描述了多个天文科学范例。  相似文献   
136.
以石羊河流域为例,运用GCAWI法、空间自相关指数以及考虑空间自相关性的多(单)中心指数模型等实现了乡镇单元向格网单元图层的转化、适宜格网大小的确定以及人口密度的空间模拟。结果表明:①石羊河流域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而又相对集中,具有"3点4线3区"的"点—线—区"状空间结构;②不同单元大小的格网图层提高了流域整体的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指数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和偶然性;③石羊河流域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正空间自相关,8 000~10 000 m是表现流域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特征的最优选择范围;④空间自相关性影响下的人口密度空间化多(单)中心模型大大提高传统指数模型的精度,却改变了距离衰减系数的性质和大小,多中心和单中心模型模拟系数的差异主要是由金昌人口密度中心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7.
提升小波变换实现了整数到整数的变换,同时保证了小波变换的正交特性。在二维预测编码基础上引入提升小波变换,并结合"洗牌"技术和熵编码,设计了气象格点数据的无损压缩方案。以位势高度、经向风、纬向风、温度4个要素为例,对数据处理前后的熵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设计了4种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升小波变换能有效去除数据间的相关性,消除冗余信息,降低数据集的熵值,与二维预测编码相结合能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压缩效率,并能保证在有效精度内数据完全无损,从而有效提高气象海量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效率,为快速气象数据响应和预报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8.
139.
国家地理格网是一套穿越各级行政境界和地图尺度范围的无缝平面坐标系统,不但定位容易、使用方便,并且精度可根据不同应用目的而变化。条码技术作为一种关键的信息标识和信息采集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本文将着重讨论地理格网编码与二维条码的集成方法,并探讨集成后二维条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0.
Grid computing is concerned with the sharing and coordinated use of diverse resources in distributed “virtual organizations”. The heterogeneous, dynamic and multi-domain nature of these environments makes challenging security issues that demand new technical approaches. Despite the recent advances in access control approaches applicable to Grid computing, there remain issues that impede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access control models for Grid applications. Among them there are the lack of context-based models for access control, and reliance on identity or capability-based access control schemes. An access control scheme that resolve these issues is presented, and a dynamically authorized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D-RBAC) model extending the RBAC with context constraints is proposed. The D-RABC mechanisms dynamically grant permissions to users based on a set of contextual information collected from the system and user's environments, while retaining the advantages of RBAC model. The implementation architecture of D-RBAC for the Grid aplication is also describ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