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3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170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691篇
地球物理   328篇
地质学   351篇
海洋学   100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1999年6月长江中下游梅雨暴雨的环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2,他引:7  
隆霄  程麟生  王文 《高原气象》2007,26(3):563-571
利用客观分析资料和加强观测期资料,对1999年6月发生在我国长江流域的持续性梅雨期降水过程的大尺度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99年梅雨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强降水带状分布非常明显,强降水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强降水带呈东西向分布,并且雨带的南北边界非常清楚。(2)在对流层低层,从孟加拉湾来的西风气流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前缘的东南气流在长江流域维持,为此次强暴雨过程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条件。高空急流和低空急流的存在和维持为此次梅雨锋暴雨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抬升机制,而对流层中低层的中性对流不稳定特征则为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不稳定机制。(3)梅雨锋区对流层低层的水汽辐合非常明显,水汽输送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和西太平洋,同时南海季风槽在向梅雨锋区输送水汽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热带海洋地区向我国内陆输送水汽的通道。(4)平均纬向风速u对流层高层出现了与高空西风急流与高空东风急流相对应的两个强风速核;径向平均风速v在400 hPa以下层次盛行南风,而在400 hPa以上的高层盛行北风;受两侧下沉气流的制约,梅雨锋降水带南北两侧存在位势不稳定层结中的不稳定能量无法释放,因此没有出现明显的降水。  相似文献   
102.
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恶劣能见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使用2003年10月-2005年3月南岭山地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云岩雾区路段5套能见度仪的每分钟能见度资料和3套自动气象站的每分钟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资料, 分析研究了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浓雾的能见度特征.结果表明, 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各月雾日频率以1月最多, 近一半的天数都有雾; 3月次之, 7月最少.11月到次年5月雾日占全年雾日的80%以上, 形成明显的"雾季".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浓雾存在日变化, 雾的频率在一天内凌晨最高, 午后最低, 明显比辐射雾的日变化小, 说明夜间辐射降温虽然不是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起雾的主要原因, 但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加强作用.虽然南岭山地雾区大气中含有丰富的凝结核, 南岭山地形成浓雾还是需要较高的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至少要达到91%以上才能形成雾.在雾区出现5.2 m/s的大风时仍然有雾, 有雾时90%以上的风速在3 m/s以下, 有几乎一半的浓雾出现时风速在2 m/s左右, 这与辐射雾形成时大都是静小风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照.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浓雾受地形影响比较大, 迎风坡出现雾的频率比背风坡高.  相似文献   
103.
盐城市发生大暴雨的天气类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按500 hPa形势,盐城市大暴雨的天气类型可划分为台风型和副高边缘型两大类。发生大暴雨时一般副高较强,高空有低槽或切变线,有明显的冷暖气流辐合区。系统深厚,高、中、低层配合较好。地面天气系统主要有冷锋、静止锋、气旋、低压倒槽。  相似文献   
104.
利用PSU/NCAR MM5V3中尺度数值模式进行了鲁中山区地形对一次台风暴雨的数值模拟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鲁中山区地形作用对山东省暴雨有重要影响,迎风坡可引起低层气流和水汽的辐合上升运动增强,降水量增加,但偏北气流在迎风坡的水汽辐合不明显,降水量影响不大;山顶引起低层辐合上升运动减弱,辐散下沉运动增强,降水量减小;背风坡引起低层气流和水汽的辐合上升运动增强,降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5.
为了研究初值不确定性对我国南方暴雨数值预报的影响,依据历史降水资料的统计分型,选取华南暴雨型、江淮暴雨型和黄淮暴雨型等三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暴雨过程,采用AREM模式以不同资料分析场(常规观测资料、NCEP和ERA40同化分析资料)作为初值进行暴雨预报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各类型暴雨,不同资料初值的差异都会引起暴雨数值预报结果的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上,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方法,分析了各类暴雨初值误差及其变化信息,从中提取出主要的误差分量,并对这类误差的数值预报影响进行了敏感性试验和预报验证,结果显示,寻找和消除主要的初值误差,对改进暴雨数值预报结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利用常规的天气图、卫星云图和物理量诊断对2004年春季两次持续性增温过程及降水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增温过程的降水强度、范围和落区等差异显著。前者造成了陕西历史上最早的暴雨过程,并有冰雹相伴;后者则为一般性降水。在春季降水过程中,当南海和菲律宾附近有热带低压云系存在时,对陕西的强降水有增幅作用;来自孟加拉湾700 hPa的偏西南急流和来自南海850 hPa的偏东南急流直伸到陕西的位置决定强降水的落区。700 hPa正涡度中心与垂直运动的上升区配合很好,涡度随着暴雨的临近明显增大,正涡度的增长,有利于对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7.
《国际泥沙研究》2020,35(5):516-526
Heavy metal (HM) pollution in sediment is a serious concern particularly in developing nations, warranting an extensive survey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pose possible remedial measures. This paper compiles the data of HMs cadmium (Cd), iron (Fe), cobalt (Co), manganese (Mn), arsenic (As), lead (Pb), chromium (Cr), copper (Cu), zinc (Zn) and nickel (Ni) in aquatic sediment from India from 1979 to 2017. It was found that mean values of Cu, Co, Zn, Pb, As, and Cr in Indian sediment were high in comparison to the Australian Interim 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s, World Surface Rock Average, and the Threshold Effect Level for freshwater ecosystems.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lithogenic factors, and sand intrus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M pollution as observed using cluster analy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contamination indices indicate that HM contamination ranged from average to high, in the sediment. The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11% HMs present very high risk. The cancer risk, due to the high contents of Cd, As, and Cr the ingestion pathway, showed high risk of cancer through food/water contaminated with sediment. At source reduction of HMs in industrial effluents by effluent treatment plants, and plantation of phytoremediating rooted macrophytes in sediment may help in HM mitigation of the sediment.  相似文献   
108.
范少强  曹恩伟 《江苏地质》1998,22(4):223-226
污泥堆肥化后的土地利用是污泥处理处置的重要方法之一。经过对荆马河底泥接种堆置处理,揭示出污泥中重金属的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荆马河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主要以结合态和残渣态的形式存在,水溶态和交换态的量很小,经接种堆置处理后,水溶态和交换态量大幅削减,结合态和残渣态量有所增加,总量变化不大,生物学方法和化学方法测定都表明,处理后的底泥生物毒性有明显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9.
对流层高层偏北气流在梅雨暴雨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翟国庆 《气象学报》1998,56(1):68-76
文中对江淮梅雨暴雨过程中的高低空流场特征及物理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层上部青藏高原东侧常有高空偏北大风轴汇入南亚东风急流中.在这支强北风轴北端发现高空辐散和辐散的增长.亦即有利于低层辐合上升的持续、发展和加强;表明了低层西南急流与高空青藏高压东侧的偏北强风轴之间的次级环流圈,有利于梅雨暴雨的持续.  相似文献   
110.
俞小鼎 《高原气象》1998,17(3):310-316
北欧有限区域模式HIRLAM被应用于中国的暴雨个例以探讨初值形成方法对有限区域模式定量降水数值预报的影响,对两种初值形成方案进行了对比,一种是由HIRLAM自己的数值同化系统提供初值,另一种是直接内插ECMWF全球模式的相应分析场,与这两种方案对应的数值试验分别是控制试验(CONL)和对比试验(COMP),将CONL和COMP的降水预报与观测值比较,结果表明:(1)当为COMP提供初值的ECMW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