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震后野外考察表明 ,2 0 0 1年 11月 14日昆仑山库赛湖地震 (MS8 1)发生在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断裂带库赛湖段上 ,发震断层具有高速率左旋滑动的基本特征 ,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平均滑动速率达 (14 8± 2 4 )mm/a ;地震地表破裂带沿库赛湖段西起布喀达板峰东缘 (91°0 8′E) ,向东经库赛湖北缘、青藏公路 2 894里程碑、玉珠峰南麓 ,东止于青藏公路东 70km附近 (94°4 8′E) ,地震地表破裂带沿N70°~ 90°W走向线状展布 ,全长约 35 0km ,由一系列走向N4 5°~ 5 0°E拉开状张裂缝、走向N6 0°~ 75°E张剪切裂缝、走向N80°W剪切裂缝以及隆起鼓包或开裂陷坑等斜列状组合而成 ,显示出纯剪切走滑的破裂特征 ,最大左旋水平位移 6m ;宏观震中位于昆仑山口西 80~ 90km附近的库赛湖东北角山麓地带 ,地震地表破裂带宽度 30 0m ,在库赛湖北岸至山麓地带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和由地震动或重力效应引起的次生破裂带总宽度可达 2km。库赛湖地震地表破裂的左旋走滑特征表明 ,青藏高原物质确实存在着向东的滑移或流动 ,东昆仑断裂带东部与库赛湖段斜列的东大  相似文献   
52.
夏海斌  刘敏 《地理研究》2021,40(10):2838-2855
胡焕庸线(简称胡线)是重要的人口分界线,更是一条展现中国自然与人文地理综合视角下的国情分界线。通过构建环境因素影响下的人口潜力模型,结合四组气候系统模式驱动下的作物模型和水文模型,模拟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和代表性浓度路径(RCPs)复合情景下中国未来近期(2030年)和中期(2050年)人口时空变化趋势。发现:① SSPs情景下中国未来胡焕庸线东西两侧人口比重差距将进一步拉大,而在考虑SSPs-RCPs的复合情景下,胡焕庸线东西两侧人口比重的差距比仅考虑SSPs情景时要有所缩小。前者的原因是胡线东侧地区城市规模和等级远高于胡线西侧地区,在中国人口城市化大背景下,胡线东侧人口占比相对提升。而后者原因是受气候变化影响,胡焕庸线西侧地区的水热条件变化较之东侧有利,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人口的环境承载力。② 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对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比重的影响要远大于气候变化的影响。③ 从胡焕庸的北、中、南三段区域来探讨胡焕庸线突破的可能性,胡线中段区域由于黄河等河流流经区域有较好的水资源条件,有利于推进该区域的城镇化建设,成为人口向胡焕庸线以西迁移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3.
Qomolangma Feng——Mt. Everest (QF in shorter) is located in the east part of the China-Nepal boundary. QF i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China, also in the world. It lies in the collision zone along the boundary of Eurasian and Indian plates. It is one of focuses in geo- sciences study[1―7]. The northern slope area of the QF (QF area in shorter) is in Tibet, China, and the altitude of snow line in the QF area is around 6000 m. Spring in the QF area is March, April and May every year, a…  相似文献   
54.
高密度电法在沪蓉高速公路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论述了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 ,结合实例介绍了高密度电法的在沪蓉高速公路上的应用 ,并提出了一些高密度电法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55.
赵旦  吴炳方  曾源  衣海燕 《地理科学》2019,39(12):1982-1989
基于时间序列遥感数据获取的多期土地覆被数据对中国人工表面变化信息进行提取和定量评价,进一步分析中国各省市的人均人工表面面积变化趋势,以及7个主要城市群的人工表面变化情况,结果可知: 2015年中国人工表面的面积总和为29.07万km 2,其中建设用地25.10万km 2、交通用地3.09万km 2、采矿场0.88万km 2; 2015年人工表面总面积较2010年年均增长为0.66万km 2,年均增速为2.57%,较2000~2010年年均增长0.55万km 2(年均增速2.70%)增速有所放缓。 总体上中国大部分行政区的人均人工表面面积近15 a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56.
Promoting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trategies in the new period of China.Faced with the reality of unbalanced and insufficient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it is objectively necessary to construct one or more main axes supporting the coordinated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regions to become the identification line representing the pattern of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o-Tai line,the northwest-southeast axis connecting Bole of Xinjiang and Taipei of Taiwan,can be built into national development backbone line and regional balanced development line,just perpendicular to Hu Line.In 2016,the area of southwest half and northeast half of Bo-Tai Line accounts for 60%:40%,while the population accounts for 45%:55%,the economic ag-gregate accounts for 40%:60%,the per capita GDP ratio accounts for 44%:56%,the popu-lation density ratio accounts for 38%:62%,the economic density ratio accounts for 32%:68%,and the urbanization level ratio accounts for 48%:52%.The main average indicators are gradually tending to balanced development pattern.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Bo-Tai Line is a strategic shoulder pole connecting two core zones of"the Belt and Road",and is the peaceful reunification line of China's national tranquility and Taiwan's return.Bo-Tai Line is also a solid line supported and connected by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channels and a Pipa type symmetrical lin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urban agglomerations.It is the backbone of the two-way opening up and the linkage development line between land and sea.It is also an important dividing line that promote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eastern,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and addresses the imbalance and inadequac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Bo-Tai Line plays an irreplaceable strategic role in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and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Bo-Tai Line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an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c plan of Bo-Tai Line should be formulated to fully release the multiple potential functions.We should build three strategic support points:the northwest endpoint,the central strategic node and the southeast endpoint;carry out a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Bo-Tai Line,and 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 cognition and publicity;promote China's development in a higher-level,higher-quality,more coordinated,safer and more civilized direction.Let Chinese know about the Bo-Tai Line,let the world know about the Bo-Tai Line,and let the Bo-Tai Line truly become the backbone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相似文献   
57.
中国县域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格局及其耦合关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构建了中国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化的耦合关系模式,初步探讨了县域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比重变化的耦合过程。利用全国1991年、2000年和2010年3期分县截面数据,分别建立了粮劳弹性系数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效应系数用以分析中国县域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① 中国农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县域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化的耦合关系呈现多样化并存的格局,1991-2010年中国县域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而粮食产量增加、农业劳动力数量增加而粮食产量也增加和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的同时粮食产量也减少的县域数量占县域总数的比重分别为48.85%、29.11%和19.74%;3种耦合类型分别集中于传统农区、西部欠发达牧区和农牧交错区、东南沿海农业快速转型区。② 中国县域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比重的耦合曲线呈现阶梯式波动变化,且二者耦合关系的离散趋势不断加强。③ 粮劳弹性系数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效应系数的变化表明农业劳动力变化在促进粮食增产中的作用在不断下降。④ “胡焕庸线”是中国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变化耦合特征的重要分界线,塑造了二者耦合格局的主体结构。  相似文献   
58.
2014年11月底,李克强总理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向社会和科学界提出了关于"胡焕庸线"的问题,很多媒体称之为"总理之问","胡焕庸线"也因此成为时下受到高度关注的一个热词,就此开展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见解.针对这样的认识困境,本文首先梳理了胡焕庸线的由来,是由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提出,提出的背景是当时对国内人口是否过剩的大讨论.基于"一普","五普"和"六普"等人口数据和ArcGIS平台,分析了胡焕庸线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的人口规模,比重和密度变化,数据显示人口城镇化和人口迁移并没有改变胡焕庸线确定的人口分布格局.据此提出胡焕庸线揭示的人口东密西疏格局在较长时期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城市群主要位于胡焕庸线东南半壁的格局在较长时期也不会发生变化,胡焕庸线不可破的原因是由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条件决定的.同时,本文认为总理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有解"的,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和合理的空间组织,西部地区完全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和更好质量的城镇化,中部亦然.  相似文献   
59.
综合利用GPS定位、水准测量、三角测量、电磁波测距、重力测量、雷达测地及大地水准面精化等技术,精确确定了珠峰顶的高程和平面位置,实现了迄今为止对珠峰高程最为精确的测量。介绍了珠峰高程控制网和GPS控制网的测量概况,阐述了利用常规大地测量和GPS技术确定珠峰高程的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局部重力场精化等技术,为进一步研究珠峰地区板块运动提供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0.
侯慧粦 《地理研究》1988,7(4):32-39
湘湖的形成、演变和发展在宁绍平原湖泊变迁中为特例.湘湖的存亡和当地的自然、人文条件密切相关,在历史时期作为农业灌溉的湘湖,由于职能转变,目前残剩为河流型的湖泊,但湖内粘土宜制砖瓦的功能,致使水域扩大.湘湖可能发展为风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