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测绘学   77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234篇
地质学   142篇
海洋学   216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1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青藏高原纳木错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依据中国科学院纳木错综合观测研究站设立的自动气象站和气象塔观测(30°46.44′N,90°59.31′E,4730ma.s.l.)资料,初步分析了2005年7月14日至2006年7月13日一年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水和风等气象要素的季节和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纳木错站年平均气温为0℃,最冷月为12月,最热月为7月;全年降水量为281.8mm,多集中在5—10月;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2.6%,雨季和干季分明,全年夜雨率为78.6%;年平均气压值为571、2hPa,9月最大,1月最小;年平均风速为4m·S^-1,1月风速最大为6.1m·S^-1,上午风弱、午后风强;全年大风日数为53天,1月大风日数占全年的36%;全年盛行风处在东南至西风(135°--270°)之间,夏季有明显的湖陆风。  相似文献   
982.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和影响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精度的因素的分析,提出进行三角高程测量的适用性和提高全站仪三角高程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983.
李钢  杨兰  贺建雄  刘倩  陈曦亮  薛淑艳 《地理科学》2018,38(12):2024-2030
基于西安市菜鸟驿站和中国邮政速递的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数据,综合运用数理统计、文本词频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解析菜鸟驿站的依托组织形式与服务对象类型,空间分布特征与区位选择特征,及其与中国邮政速递的空间竞合关系。研究发现:增菜鸟驿站依托类型以商品销售型为主,社会服务型和个体店铺型次之;其服务对象以社区为主,商业街区、大学城次之;菜鸟驿站空间上呈现“中心城区多,周边区县少”的“内密外疏”格局,并沿东北-西南走向分布; 区位选择特征,大尺度表现为以钟楼为中心,随距离增加,驿站数量呈现出低--低的分布规律;小尺度则在与服务对象出入口距离区间[100,300]内存在二维正态分布; 菜鸟驿站与目标对象直线可达距离平均位于200 m范围以内,且街区活力点与其服务对象主体相适应; 邮政站点与菜鸟驿站均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区县扩张式发展,前者分布范围更广,二者在地理邻近竞争二者中趋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84.
为了探索北极陆域真菌的多样性,进一步揭示其生态学角色,本研究对中国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采集自黄河站区附近的24份样品进行了真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样品涂布划线后共分离得到60株真菌,其中腐殖质样品中分离到的真菌种类和数量最多;对选取的28株代表菌株进行了真菌ITS区序列鉴定,结果表明它们分属于4个纲,12个属,分别为散囊菌纲、粪壳菌纲、座囊菌纲和微藻菌纲,其中地丝霉属为优势类群。该结果表明北极地区具有丰富的真菌物种多样性。通过对代表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探究了真菌多样性和土壤理化参数的相关性,其中有机碳氮及可溶性营养盐含量是影响北极土壤真菌多样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85.
王圆圆  李贵才  闵文彬  张艳 《气象》2014,40(3):373-380
遥感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产品时序数据可用于分析基准气候站点的环境代表性,但LST空间变异性明显高于气温,容易低估站点代表性,因此提出首先建立面上气温的遥感估算模型,再用模型估算气温(和LST产品具有相同时空分辨率)评估站点代表性的方案。以藏东南林芝国家基准气候站点为例,首先提取气象站点2000-2011年8 d平均日最高气温(T-air)和MODIS地表温度产品(MOD11A2,8 d合成,1 km空间分辨率),分析LST与T-air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其他因素对相关性的影响;而后利用Cubist回归树算法,建立了基于LST、日序、晴空日数的T-air估算模型(RMSE=1.4718℃,r~2=0.95);最终将模型用于林芝站周围附近区域计算T-air,并对林芝站点代表性加以评估,结果表明,新方案得到的结果更加可信,林芝站点代表范围为15 km×15 km,而基于LST计算得到的林芝站代表范围仅为3 km×3 km。  相似文献   
986.
Dissolved nutrient concentration in the Huanghe(Yellow) River at Lijin was monitored during a water-sediment regulation period and a subsequent rainstorm from 14 June to 19 July, 2005. This study provides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in the Huanghe River during the water-sediment regulation and rainstorm periods, and is of signifi cance for the downstream area of the Huanghe River and the Bohai Sea.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nitrate, nitrite and ammonia were 304.7 μmol/L, 0.19 μmol/L, and 1.10 μmol/L, respectively, while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DIP) and dissolved silicate(DSi) were 0.23 μmol/L and 122.9 μmol/L, respectively.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during the water-sediment regulation period were mainly infl uenced by the dilution effect, fl oodplain effect and sediment resuspension while dilution and erosion effects were the main factors during the rainstorm. The fl uxes of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 DIP and DSi during the water-sediment regulation and rainstorm periods accounted for 20.4%, 19.5%, 16.7% and 4.97%, 6.45%, 5.47% of the annual nutrient fl uxes, respectively. Discharge was the main factor infl uencing the fl uxes of nutrients during both the watersediment regulation and the rainstorm periods.  相似文献   
987.
为实现广西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的便捷化,提出一种区域自动气象站综合测试系统,适于测试DSD14型自动站、山洪自动站(CAWS100型)、多要素区域自动站(四要素站、五要素站、六要素站、七要素站或海岛站、应急移动气象站等),包括采集器测试、通信模块(宇能模块与宏电模块)测试、前置机测试、外置气压传感器测试等,满足日益增长的故障诊断需求,具有快速、准确、实时的功能.  相似文献   
988.
利用2006—2014年4—9月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以及同期南岳高山气象站(简称南岳站)逐时风场资料和湖南省96个常规观测站逐时雨量资料,对同期117例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影响系统分型,并分析5类南岳站风场型对湖南不同天气型强降水预报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南岳站风场在6种天气型强降水天气过程中主要有5种不同表现型,其中4类逐时风场演变特征对湖南强降水带移动和强度变化有较好的指示作用。该站南风超过10 m·s-1的时刻较湘北和湘西北地区开始出现强降水通常有2~6 h的预报提前量,达到急流标准(12 m·s-1)的时刻较湘中以北地区降水达到最强提前2~5 h,南风剧减至8 m·s-1以下或转为北风的时刻较湘南地区降水加强有2~4 h的预报提前量。当南岳站主导风为南风且风速在12~14 m·s-1之间时,湘西北和湘北降水强度最大,但当该站南风超过14 m·s-1时,雨区将北抬至长江以北。当该站主导风为北风且风速在1~3 m·s-1之间时,湘中和湘西南降水较强;当其在3~5 m·s-1之间时,湘中、湘西南、湘东南地区均有降水;当其超过5 m·s-1时,湘中和湘西南降水减弱或停止,湘东南降水则加强。台风暴雨期间,该站出现明显的南北风交替且风速基本在5 m·s-1以下时,强降水区一般位于湘东南。  相似文献   
989.
废黄河三角洲是南黄海内陆架的重要物源。为深入探索废黄河口海域沉积物输运机制,利用2015~2016年夏季与冬季在废黄河口外海域10个站位获取的现场沉积动力数据,计算潮不对称参数、余流、悬沙输运量等。分析结果表明,废黄河口海域沉积物输运模式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大部分海域悬沙沿等深线向南输运,仅在近岸侧局部悬沙向岸或向北输运、离岸最远处站位向北输运但输运率较小;近岸浅水海域以平流输沙为主,其他离岸区域以再悬浮作用为主。由于流速和悬沙浓度之间的相位差,导致余流(净水输运)方向与净悬沙输运方向存在差异。研究沉降速度与悬沙输运涨落潮不对称的关系,发现沉降速度越大,悬沙输运的不对称性就越显著;沉降速度是造成近底部流速与悬沙浓度相位差的主要原因,导致废黄河口外净悬沙输运存在显著的垂向差异。  相似文献   
990.
乌江索风营水电站Dr2危岩体加固施工作业面高差大、场地小、施工干扰大;危岩体岩层复杂,多条破碎带分布在山体中,必须穿越L1和L2裂隙。对索风营水电站Dr2危岩体距最低平台高差达110~134.5 m的上部锚索的特殊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