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6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477篇
测绘学   566篇
大气科学   327篇
地球物理   364篇
地质学   878篇
海洋学   161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332篇
自然地理   89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51.
本文简要介绍了存储区域网(SAN)的概念、结构及特点,对SAN与DAS、NAS存 储模式在性能、可用性等方面做了比较,并结合具体建设案例,指出了国土资源行业 存储系统建设采用SAN结构的优势。  相似文献   
52.
以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生产中的体会.从工作前期准备、技术路线、正射影像图制作、权属界线调查几种特殊情况和表示方法的处理,提出了土地利用更新调查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53.
以硫尿和乙酸锌为前驱物,通过离子交换和溶液热反应的方法在有机高岭石蒙脱石混层矿物(高蒙混层矿物)层间原位合成了ZnS纳米粒子,得到ZnS柱撑高岭石蒙脱石混层矿物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表明高蒙混层矿物的d001从原来的0.98nm被柱撑到1.95nm,表明层间被插入了直径小于1nm的ZnS纳米颗粒。扫描电镜(SEM)观察发现,原高蒙混层矿物的有序片层结构部分被破坏,在被剥离的片层上面均匀覆盖了ZnS颗粒聚集体,粒径在25nm左右。透射电镜(TEM)显示,ZnS颗粒聚集体是由3~5nm的颗粒堆积而成,夹杂在被剥离的高蒙混层矿物层中。选区电子衍射(SAED)和能量散射谱(EDS)测定表明形成的ZnS属于六方晶系,结晶度较低。光降解伊红_B(eosion_B)实验表明该纳米复合物具有极高的反应活性,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_Vis)跟踪反应历程,表明降解过程中没有其他中间产物生成,20min之内降解率达到99.1%。本方法制备的ZnS柱撑高蒙混层矿物纳米复合材料与前人制备的ZnS纳米粒子相比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方法更简单,原料较便宜,可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54.
为了提高大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效率,本文在变化信息自动发现的基础上,基于目标灰度信息,研究遥感影像中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边界提取方法.由于研究对象是大区域中的小目标,无法直接利用灰度直方图寻找分割目标的灰度分布范围.本文提出了一种典型区域法,方法是利用区域中分割目标密集的多个典型小区域的灰度直方图计算所有目标的分割阈值.由于影像中地物众多,为了减少噪声的影响,提高计算速度,先利用双阈值分割法对目标进行粗分割,再对其进行小波变换,利用其模值,以及结合目标灰度信息,可以将目标边界快速地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55.
本文面向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通过关键技术研究和技术集成,建立基于“3S”的国土资源数据获取、更新、管理、交换与应用的技术体系,通过应用示范研究,形成实用、可推广的技术流程和应用软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3S”的技术体系,以其精确的空间定位、快速准确的数据获取、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能够满足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56.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China has introduced a series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land use reforms, aiming to feed the largest population in the world and maintain ecological services locally and nationall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s of local government-driven reforestation on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as well as its further impacts on livelihoods of upland farmers in Xizhuang watershed. An analysis of aerial photographs and ASTER satellite imagery from 1987 to 2002, respectively, showed that the forest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the expense of decreasing farmland. However, the monoculture reforestation of pine has caused both biophysical and socio-economic consequences. This case study also shows forestry decentralization in China remains incomplete.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is also a political economic issue. Some of the reforms designed to protect forest resources have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rural livelihoods.  相似文献   
57.
Operationally AVHRR and TM/TM+ data were used and a supervised 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 (MLH) was applied to depict land use changes in Beijing, providing basic maps for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With rapid growth of the city these are helpful to deal with higher resolution data, whereas new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s produce land use maps more accurate. In the paper, new sensor ASTER data and the Kohonen self-organized neural network feature map (KSOM) were tested.The TSOM classified 7% more accurately than the maximum likelihood algorithm in general, and 50% more accurately for the classes ‘residential area’ and ‘road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STER data and the Kohonen self-organized neural network classification can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data and method in a land use update operational system.  相似文献   
58.
土壤热异常对地表能量平衡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郭维栋  孙菽芬 《气象学报》2002,60(6):706-714
将来自土壤深部的热通量引入off line的陆面过程模式 (NCAR—LSM ) ,通过长达 2a的数值试验对比分析了它对各层次土壤温度和地表能量平衡的影响。  在土壤底部引入 5W /m2 的热通量使底层土壤显著升温 ,但升温随着接近表层而迅速衰减。积分 3个月后 ,由地下进入地表的热流量增幅可达 1W/m2 以上 ,并持续增大到 5W /m2 ,地表最大升温约 0 .5K ,同时地表感热、蒸发潜热及长波辐射通量均有 1W /m2 左右的正异常 ;若将土壤热传导系数放大一个量级以加速热量交换 ,则地表升温提高到 1K以上 ,长波辐射增加 3W /m2 以上 ,超过了气溶胶全球平均的辐射效应。结果表明 :一定量值的土壤热异常对地表能量平衡和短期气候变化 (10 -1~ 10 1a)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同时 ,深入的资料分析、完善的陆面过程模式以及它与大气模式的耦合试验也是亟待进行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59.
典型干旱地区陆面特征的模拟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5,他引:14  
运用NCAR -LSM (Landsurfacemodel)模式对典型干旱区—沙漠站进行了独立试验 (Off line) ,检验了LSM模式在典型干旱地区的性能 ,并分析了典型干旱地区的陆面特征。结果表明 :LSM模式对干旱地区有较好的模拟性能。在不同的季节 ,典型干旱地区的感热和潜热有着不同的特征 ,4月份的感热通量较大 ,约为 4 0 0W·m-2 ;1月和 8月相对较小 ,约为 2 30W·m-2 。 1月和 4月的潜热通量很小 ,约为 4~ 6W·m-2 ,可以忽略 ;但 8月份的潜热通量大 ,平均最大约为 12 0W·m-2 ,当有降水发生时 ,潜热通量可达 5 70W·m-2 ,与感热通量相当。  相似文献   
60.
计算非均匀地表通量的一种简化PDF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提出描述地表非均匀特性的简化概率密度函数(PDF),它可代替各种具体的PDF用于求解次网格尺度平均通量而不影响其精度,这种简化PDF可直接加入陆面过程模式方程组中进行陆-气通量交换的数值试验。它对非均匀地表陆面过程参数化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本文仅讨论了对称分布的简化计算(非对称分布另文讨论),列举了非均匀分布的观测事实,并以地表净红外辐射通量计算为例,详细验证了应用这种简化PDF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