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8篇
  免费   658篇
  国内免费   696篇
测绘学   185篇
大气科学   829篇
地球物理   1283篇
地质学   2088篇
海洋学   456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261篇
自然地理   73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342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基于土质边坡塑性极限分析条分法的可靠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土塑性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出发,以土质边坡塑性极限分析条分法为基础,在引入可靠性分析方法(JC法)后,建立了土质边坡塑性极限分析条分法可靠度极限状态方程,并推导得到了塑性极限分析条分法可靠度计算公式。这种方法实现了定值计算向不确定性计算的转变,同时可靠度指标的计算结果具有概率的意义。  相似文献   
82.
Chemical methods are generally chosen to monitor soil pollution but magnetic measurements proved to yield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t low cost and less time consumption. In this investigation, the novel use of rapid and non-destructive magnetic measurements to characterize Br levels in Xuzhou (China) urban roadside soils was reported.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XRF) was used to quantify Br in the soil samples. Data from 21 roadside soil samples confirm Br contamination, with a mean level of 4.36 mg kg−1 and a range of 2.4–8.7 mg kg−1. These values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unpolluted soils in Xuzhou that averages 1.1 mg kg−1.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 shows Br in Xuzhou roadside soils is mainly from road traffic. Clear correlations between Br levels and simple magnetic parameters [mass specific susceptibility (χ LF), susceptibility of anhysteretic remanent magnetization (χ ARM), saturation isothermal remanence (SIRM)] are observed. 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at these three magnetic parameters can be used as a proxy for Br levels in Xuzhou urban roadside soils.  相似文献   
83.
Hg mobilization from contaminated soils and mine wastes was the source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in the Valle del Azogue mining area. We researched solid-phase speciation and aqueous mobility of Hg throug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and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analysis, solid-phase-Hg-thermo-desorption (SPTD) and laboratory column experiments. We found that in contaminated soils and mine wastes, the predominant Hg species was cinnabar (HgS), mainly formed from the weathering of Hg-rich pyrite, and metallic Hg (0) in the matrix, whereas in calcines and tailings the dominant species was metallic Hg (0). The mobilization of Hg in the aqueous phase seems to have originated from the dissolution of elemental Hg (0) present in soils and wastes, reaching concentrations of up to 67 μg l−1, and showing a higher long-term environmental potential risk, in addition to atmospheric emissions.  相似文献   
84.
北京市区春季燃烧源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水平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以大气中PM2.5和PM10为研究对象,于2005-03-13—25共7天的时间内,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测试楼顶、首钢焦化厂和首钢东门设立3个采样点进行采样监测。结果表明:PM2.5和PM10质量浓度的日变化呈现一定规律性,在不同时段PM2.5和PM10的质量浓度不尽相同,且变化较大,在特定时刻出现峰值,主要受污染源排放和气象因素的控制;PM2.5和PM10质量浓度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这与高温有利于颗粒物扩散、低温容易形成逆温层有关;在一定的相对湿度范围内(以大气中水汽不发生重力沉降为界限),PM2.5和PM10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关系;而当发生降水时,由于水滴的冲刷和附带作用,PM2.5和PM10质量浓度降低;PM2.5和PM10质量浓度与风级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通过北京市与国内8个省会城市的PM2.5和PM10质量浓度的对比,发现北京市PM2.5和PM10污染比较严重,PM2.5和PM10质量浓度分别超过了1996年中国制定的PM10排放标准和1997年美国EPA制定的PM2.5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5.
环境矿物材料治理镉(Cd^2+)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环境矿物材料以其经济、有效、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在重金属废水处理和土壤修复方面显示出了众多优势,可替代传统的镉污染处理方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环境矿物材料在处理镉污染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应用环境矿物材料治理镉污染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6.
在3次野外取水样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域有机污染特征,并根据室内实验和国内外文献资料所获取的参数,利用地下水模拟系统软件(GMS)对研究区三氯乙烯(TCE)和四氯乙烯(PCE)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转化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TCE和PCE存在生物降解作用,但是反应速率很小,这表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其浓度仍可能保持在相当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87.
淄博市洪山、寨里煤矿区隐伏的奥陶系灰岩裂隙岩溶水污染严重。水质污染突发于矿坑全面闭坑以后,污染范围与矿坑水区一致,地下水污染组份与矿坑水的高含量组份相同。水质恶化主要由矿坑水串层污染所致。在此针对串层污染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8.
公路和城市街渠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增加,机动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城市污染物的重要来源。研究机动车尾气扩散规律,可为公路建设,车流量控制,街道大气污染的监测、评价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公路机动车污染物扩散模型的发展进行了回顾,详细论述了高斯模式、数值模式、统计模式等模式的发展历程及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比较了几种典型模式的性能优劣及其各种条件下的适用性。随后对城市街渠峡谷机动车污染物扩散模型进行专述,指出了街渠峡谷模式研究的难点在于街渠流场模拟,介绍了国外最新街渠流场研究方法。最后提出了当前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型存在的主要困难,展望了其解决途径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9.
利用中国东部1990~2000年旬平均土壤湿度、降水和气温观测资料,通过对0~50 cm层次土壤湿度进行旋转主分量分析 (REOF),重点分析了淮河流域土壤湿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并初步研究了土壤湿度与前期、同期和后期不同时段降水与气温的关系。发现春季以30 cm为界,30 cm以上各层土壤湿度异常的第一旋转空间模态十分相似, 其大值中心主要位于淮河流域,而30 cm以下 (30~50 cm) 各层的第二旋转空间模态与之亦十分类似, 因此称该模态为“淮河型”,而夏季和秋季虽然该模态也很显著, 但特征不如春季突出。该模态在各层次土壤中具有明显的持续性特征,均存在40旬左右的显著周期;并与前期和同期降水(气温)呈显著正 (负) 相关关系,与约半年后的降水 (气温) 呈负 (正) 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0.
干旱及高寒荒漠区土壤温湿度特征及相互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黑河试验1991年6月20日~8月21日、1990年12月17日~2月15日每天48个时次和第二次青藏高原试验改则及狮泉河1998年全年每天24个时次的土壤温湿度资料,采用功率谱分析、PCA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干旱及高寒荒漠区两种典型下垫面土壤温湿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土壤温度除日和年变化周期外还存在6~30天的不同周期;下垫面的非均匀性及其季节变化及温度梯度变化对土壤水分运动有很大的影响,冬季温度梯度变化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大于夏季温度梯度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且温度梯度与水分运动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