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2篇
  免费   1078篇
  国内免费   1029篇
测绘学   2402篇
大气科学   820篇
地球物理   848篇
地质学   2931篇
海洋学   312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152篇
自然地理   425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321篇
  2021年   411篇
  2020年   414篇
  2019年   470篇
  2018年   357篇
  2017年   523篇
  2016年   488篇
  2015年   519篇
  2014年   605篇
  2013年   759篇
  2012年   678篇
  2011年   746篇
  2010年   604篇
  2009年   617篇
  2008年   624篇
  2007年   611篇
  2006年   626篇
  2005年   515篇
  2004年   501篇
  2003年   410篇
  2002年   350篇
  2001年   318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山市绿色生态小区规划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深入解析绿色生态小区实质内涵的基础上,综合评述了中山市绿色生态小区建设在概念理解、小区景观建设、住宅建设经济性及和谐统一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中山近年城市建设发展情况,从提高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两个适宜”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等方面具体分析了中山绿色生态小区建设的实践意义。最后从做好宣传、提高市民意识、推动实施政策等方面提出今后中山绿色生态小区发展之建议,以期促进中山城市的良性运作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2.
19802000北京市农业土地生产性的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飞  鲁奇  傅桦  李娟 《地理研究》2006,25(4):719-729
根据1980、1990、2000年的统计资料和实地走访观察,本文分析了北京市乡镇一级的粮食作物、蔬菜作物和果品作物的分布格局及农业土地生产性近20年的变化。研究认为:1980年北京农业生产分布格局与土地生产性为比较典型的杜能模式;随着农业经营的多样化,1990年和2000年北京农业土地生产性呈现出多样的分布格局;北京粮食作物、蔬菜作物、果品作物的分布格局及农业土地生产性近20年的变化与此阶段的农业生产政策、农业以外的社会经济活动变化有较强的关联性;对北京以上问题的研究为验证杜能、辛克利亚、布莱昂特城市周边农业地域研究经典理论的演变提供了实证案例。  相似文献   
93.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单管法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技术参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注意事项。阐述了一些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4.
从土地征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着手,描述了土地征用的主要风险,其表现为土地征用权力滥用、侵害失地农民的权益、诱发集体土地黑市、诱发社会矛盾等方面。分析了产生风险的“公共利益需要”缺乏明确界定、土地征用的补偿标准偏低或滞后、土地征用及相关制度不健全或存在缺陷等主要原因。提出了控制与规避风险的对策与措施:严格限定公益性用地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扩大补偿范围,完善相关制度,严格土地征用程序。  相似文献   
95.
分析了城乡边缘带时空离心推移的驱动力,认为必须而且可以对离心推移进行适当约束,以促进城乡边缘带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离心推移的约束机制及约束的基本方式,提出了约束的主要原则和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6.
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国外都市农业发展较早,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而我国都市农业仍属新生事物。笔者简要介绍了日本、德国、新加坡和荷兰发展都市农业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进一步分析了都市农业的基本功能,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措施与建议,即: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政府对都市农业的支持力度;拓宽投资、融资渠道;提高都市农业的科技含量,扩大都市农业园区的规模;高度重视观光休闲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宣传,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97.
城市河岸土地利用往往改变河岸的自然地理条件,对城市河流功能产生影响。通过总结城市河岸廊道功能以及国内外城市河岸规划土地利用的实践,分析了河岸土地利用对城市河流廊道功能的影响,并以上海苏州河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苏州河河岸规划土地利用方式提高了河岸开放带宽度,改善了河岸舒适性,控制了河岸建筑高度,有利于保护和开发苏州河河流的景观、遗产和经济廊道的功能。干流河岸在自然廊道功能方面,仍存在一定缺陷,与支流的部分河段相比仍有差距。  相似文献   
98.
Based on the cost-benefit data (1980-2002) of farm products and China Agriculture Yearbook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gional disparity in the changes of the agricultural land use i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1980-2002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the degree of intensity, the sown area and the abandoned farml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degree of intensity of land use in the westena region during 1980-2000 has a strong uptrend, but in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 the degree of intensity descends obviously and has shown a continuous downtrend since 1997. (2) The total sown area shrinks notably in the eastern region, while it enlarges constantly in the western region. (3) The sown area in the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has gone through a similar cyclic process: down (1980-1985)-up (1985-1991)-down (1991-1994)-up (1994-1999)-down (1999-2002). However,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amplitude variation and tendency among them. The sown area has shrunk in the eastern region and expanded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especially before 1999. (4) The most cases of abandoned farmland are reported in the central region, the second in the eastern region and the least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e abandonment phenomena chiefly occurred during 1992-1995 in the eastern region, and during 1998-2002 in the central region.  相似文献   
99.
100.
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与耕作方式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华  季媛  苗苗 《干旱区地理》2006,29(6):861-866
土壤风蚀造成的直接生态后果是土地资源的退化。在春播前两次沙尘暴事件中,对科尔沁沙地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土地类型的土壤风蚀量及土壤特性进行了野外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在同一沙尘暴天气下,由于土地利用和耕作方式的不同,土壤风蚀量存在着差异,新垦农地和翻耕农地的风蚀量显著高于未垦草地、免耕农地和麻黄地;免耕农地则与未垦草地的风蚀量相差不大,风蚀危害较轻;麻黄地几乎不受风蚀侵害。新垦农地、翻耕农地、免耕农地、未垦草地、麻黄地两次观测的土壤风蚀量平均值依次为24.59、15.60、2.26、1.46和0.22 g/h.cm2。(2)基于土壤特性计算的土壤退化指数结果表明,新垦农地和翻耕农地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