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8篇
  免费   1683篇
  国内免费   1547篇
测绘学   304篇
大气科学   1041篇
地球物理   2165篇
地质学   4228篇
海洋学   1819篇
天文学   71篇
综合类   654篇
自然地理   364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435篇
  2021年   465篇
  2020年   437篇
  2019年   428篇
  2018年   397篇
  2017年   477篇
  2016年   440篇
  2015年   496篇
  2014年   879篇
  2013年   833篇
  2012年   736篇
  2011年   755篇
  2010年   660篇
  2009年   696篇
  2008年   694篇
  2007年   699篇
  2006年   629篇
  2005年   508篇
  2004年   483篇
  2003年   450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222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长江口北支盐水倒灌南支对青草沙水源地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自1978年以来,在长江口的几个关键岸段(例青龙港、新建、高桥、堡镇等)设置盐度观测站;1992-1994年的枯季、在青草沙水源地的南、北两侧各抛测量船一般,在一个完整的大、中、小潮期间、连续逐时观测流速、流向、水深、盐度等,同时在青龙港等处设置6个岸边观测点同步取样;1995-1996年在船站位置各设置氯离子自动监测仪一台;1996年3月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长江口水文测验。本文对大量的现场资料作了分析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青草沙水源地盐水来源主要有北支倒灌咸水团和外海咸水入侵。前者的特征为,氯度的半月变化是小潮期(或小潮后的寻常潮)的氯度反高于大潮期,氯度的潮周日变化是日最高值出现在落憩附近,日最低值出现在涨憩附近,氯度的垂向分层不明显。这与外海盐水入侵引起的氯离子浓度在半月和潮周日内的变化特征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02.
rmIoxThe averag annual dischaIge of the Zhujiang Xiver is 3. 32 x l0ll m3, which ranks theZhujiang River just end to the Changjiang River in China. The dischnye occutring duringthe fltal m between APril and ffepteTnber accounts for 80% of the yearly total. The Zhu-jiang hiver has a yeaIy sediment load of about 1 x l08 tons, which also concentrates in theM arn (Zhao, l990; Chen et al., 1998). The Zhujiang Xiver delta,which has l2 cities ofdifferent sizes and more than 40 towns with a po…  相似文献   
103.
珠江口及附近海域夏季氮的化学形式分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8年夏季对珠江河口及附近海域的水质调查,研究了氮的各种化学形式的空间分布特征、相关系数和环境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珠江河口中,无机氮含量很高,占总氮的85%;而硝酸氮占无机氮的95%,NO2^--N和NH4^ -N含量很低。在外海,则以有机氮为主,占总氮的80%。NH4^ -N和NO2^--N在伶仃洋河口中部出现最大值,在外海的值最小;其它形式的氮从伶仃洋内河口到外海,其浓度都逐渐降低。NO3^--N是各种形式氮中的主要因素,它与各形式氮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NH4^ -N和NO2^--N与其它形式氮之间的相关性都很差,而其余各种形式氮之间都有较好的相关性。涨潮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与小潮相比,大潮时伶仃洋河口中部表层氮的浓度偏高。  相似文献   
104.
1 IntroductionHuman activitieshavebeen stronglyaffecting theworld river sedimentsupply to the oceans since the19thor20thcentury(StanleyandW arne,1993;Fanos,1995;Sm ithandW inkley,1996;Stanley,1996;Yang,Shi,etal.,2004;Yang,Zhao,etal.,2002).Thesedi-m enttra…  相似文献   
105.
根据2001年7月对南黄海的大面积调查,研究了南黄海夏季pCO2的分布机制,着重讨论下层海水涌升和长江冲淡水对海-气界面CO2通量的贡献,并给出了南黄海海-气界面CO2通量。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南黄海总体上是CO2的1个弱源,大约向大气中释放45.05×104t C。夏季南黄海表层海水pCO2分布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均性,其汇区主要由长江冲淡水造成,影响区域占汇区吸收CO2的99.9%;而在源区,下层海水涌升虽然面积较小却占源区释放CO2的35.2%。可见陆架边缘海区源/汇格局的地域差异非常之特别。  相似文献   
106.
本文根据长江水下三角洲地区的五个钻水及3000km浅地震剖面资料,运用生物地层学和地震地层学方法分析研究,获得了水下三角洲分期和三角洲朵体的分布及发育等地质信息,首次提出,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体由六期朵体参错迭置而成,详细阐述了水下三角洲复合体的结构特征;并结合古海岩线,孢粉气候地层,测年资料等,探讨了其发育过程及形成时代,为预测长江下水三角洲的发民菜,提供了新的基础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7.
万里明 《台湾海峡》1996,15(2):210-214
本文介绍了长江口区水文泥沙概况,举例说明了SSA1-1型声水位计在崇头潮位站比测试验和投产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该水位计是收集长江口区潮位资料较理想的仪器。  相似文献   
108.
长江口拦门沙地区的泥沙运动规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依据1988年7月和12月水文观测资料,通过流,盐,沙的综合分析,认识到长江口拦门沙地区的泥沙运动有与河口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泥沙输移在水平面上和垂直面上存在着多种循环,潮流和盐水截留大量泥沙积聚的拦门沙地区,河口在盐淡水交锋地带,除了涨,落急时段外,发现在转流时期泥沙也可能产生再悬浮,从而形成一个潮周期中出现3次或4次再悬浮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109.
长江口及济州岛附近海域变性水团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变性水团的概念,本文把聚类分析用于确定长江口及济州岛附近海域变性水团的边界。由聚类分析得到的结果表明,在该海区有十个水团。对它们的特征、分布与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作者得出的结论是:1、在十个水团中,有四个大洋性水团,六个变性水团。2、该海域水团变性的特点为暧季增温、降盐、降氧,而冷季则相反。3、水团变性是由海区内、外因素综合作用而发生的,而后者在浅水区域起主要作用。4、水团边界的舌状分布与流向之间有明显关系。因之,海流的方向及强度,大致可依水团舌状分布而判断。5、底层中心渔场基本上位于各变性水团之间的混合区或其附近。  相似文献   
110.
珠江河口铜、铅、锌、铬和镉对单细胞藻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采水样和实验室模拟,研究珠江河口环境在一连串变化过程中,当各种浓度的Cu,zn,Pb,Cr和Cd单独存在或共存时,对单细胞藻类——硅藻和扁藻的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