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8篇
  免费   431篇
  国内免费   902篇
测绘学   212篇
大气科学   1628篇
地球物理   308篇
地质学   316篇
海洋学   210篇
天文学   181篇
综合类   203篇
自然地理   27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大同市区二十年地下水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建明 《地下水》2003,25(2):95-97
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同市地下水开采与地下水降深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分析了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其它因素,然后将地下水开采和大气降水量这两个影响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与地下水动态进行复相关计算,求出相关方程,并进行不同开采量的地下水降深预测,最后根据这些地下水动态研究结果提出了解决大同市水问题几项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地下水动态研究非常必要且现实意义明显。通过动态变化可以了解地下水的补排及储水介质的变化情况,利用动态变化规律可以预测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趋势,根据地下水动态变化特点可采取有针对性的、灵活的取水方案。可以说,地下水动态研究成果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中具有极大的可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一种新的多通道GPS共视资料的处理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按仰角加权的多通道GPS共视资料处理算法,充分利用了所有观测数据,同时抑制了多径等因素影响,从而可提高共视比对精度。对日本邮政省通讯研究所(CRL)和国家授时中心(NTSC)2002年5月~2003年3月的多通道共视比对的处理结果表明,新的处理算法结果更接近真实钟差。  相似文献   
53.
利用2000年6月1日~8月11日北京地区地基全球定位系统(Globe Positioning System)网遥感大气总水汽量试验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夏季大气总水汽量的时空变化,研究了大气总水汽量与日平均温度、地面水汽压和降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总水汽量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化,对于地理位置基本相近的台站,海拔高度的影响比较明显,一般情况下高山站的水汽总量低于平原站;在晴天,地面水汽压与大气总水汽量有较好的相关性,而在云雨日,由于高低层大气湿度的变化常常不同步,用地面水汽压估算的大气总水汽量具有较大的偏差;大气总水汽量短时间内的快速增加往往对应有降水过程出现,但总水汽量的大小与降水量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在降水预报中应综合考虑总水汽量的前期平均水平、短时的增幅和峰值大小等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北京地区大气稳定度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基于北京325米气象铁塔观测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大气稳定度垂直分布特征、日变化特征、季节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5.
新疆天山山区大气冰核浓度的测量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1年6、7月份在新疆天山山区两个取样点取得的冰核资料,计算了山区中的冰核浓度,研究了冰核平均浓度日变化、日际变化的规律,并分析了天山山区冰核浓度与一些气象因子的关系及可能原因。得出以下结论:天山山区的大气冰核主要来源于地面土壤,比较缺乏;冰核浓度易受气象因子、地表状况的影响,日变化和日际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56.
利用T42L9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进行数值试验 ,以揭示南海夏季风强度异常的特征及其影响。控制试验结果表明 ,该模式不仅能够很好地模拟出气候平均的西风带槽脊和高低空气流分布以及它们的季节性变化 ,而且对于与亚洲季风有关的各个主要系统 ,如南亚高压、副高进退及越赤道气流等都有较强的模拟能力。在亚洲季风区及热带太平洋这一大范围区域的大气内部热源异常强迫下 ,模式显示出了南海夏季风持续异常的特征、北半球热带外环流的响应以及亚洲季风区降水异常分布。南海夏季风长时间强度异常所引起的大气内部热源异常 ,一方面通过三维垂直环流的异常联结着南海夏季风对北半球热带内外环流的影响 ,另一方面它又通过持续异常期的波列传播 ,即能量的传播 ,不仅影响我国长江流域降水 ,还会逐渐影响到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结构。这样西风带环流形势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和调整 ,南海夏季风持续异常影响到了北半球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的变化。  相似文献   
57.
对太平洋北部持续性异常的研究表明,正、负异常的形热从发生、发展到消亡的演变过程十分相似,它们都始于东亚及西太平洋区域距平形势的变化,并在北太平洋及东亚地区出现一规则排列的距平异常区域,东亚及整个北半球的大气环流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太平洋北部环流的持续性异常对东亚特别是中国夏季的天气异常有重要影响。诊断分析和数值试验表明,夏季太平洋北部大气环流发生持续性异常与太平洋中低纬的海温异常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8.
7月份降雨分布型的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永光  廖荃荪 《气象》1997,23(3):50-54
综述了我国7月份雨型的划分方法,各种雨型的多雨特点及环流特征,总结了各类雨型的预报判据,着眼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SST),冬季(1-3月)500hPa环流,春季(3-5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夏季(6-8月)赤道平流层纬向风准两年振荡(QBO)等方面,分析了与7月雨型的关联。该方法对业务预报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9.
在略去Reyleigh摩擦和Newton冷却的条件下,采用定常的线性大气模式和半地转近似的非线性海洋模式,讨论了线性和非线性风应力对海-气耦合Rossby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耦合波处于非线性不稳定的情况下,线性和非线性风应力均可产生孤立波,不同之处在于,非线性风应力所产笺波图像具有间断特点,波能的急剧聚集有可能使波的性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0.
Discussions are carried out on the vertical discretization of current atmospheric models.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re exist problems i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hydrostatic equation and the computation of vertical advection,vertical diffusion and so on.Then some possible ways for solving or alleviating them are suggested.Finally,the choice of vertical coordinate and basis function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