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191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118篇
地质学   288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169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被动椭圆形标志物应变分析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计算机数学模拟的方法更深入地探讨了椭圆形标志物应变分析技术(R_f/Φ去应变法、Shimamoto等提出的代数法、调和平均值法和算术平均值法)的适用条件。一共形成了十一组有代表性的应变前数组,四种变形路径:纯剪、单剪、纯剪加单剪和体变。当应变前数组在(-90°,90°)内均匀分布或随机分布时,无论变形路径是哪一种(共轴的还是非共轴的),上述的所有方法都是适用有,且以代数法最佳。当应变前数组具有优选方位(单峰分布)且变形路径为共轴递进变形时,在一定条件下,R_f/Φ法能用来估计应变。经分析发现当应变足够大时,调和平均值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应变计算法。  相似文献   
62.
李德仁  周国清 《测绘学报》1994,23(4):267-275
本文利用线特征摄影测量方法对CAD实体造型中体素进行自动量测与重建、借此建立CAD与数字摄影测量的桥梁,文中提出了一种以描述体素几何元素为未知数,直接在像片线特征与物体表面之间进行匹配的线特征摄影测量模型和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线特征摄影测量能达到立体摄影测量相同的,甚至更高的精度,从而可解决无明显目标点工点物体的自动量测。  相似文献   
63.
计算机勘探模拟系统的剖面图交互式编辑子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计算机的勘探模拟系统在国外已进入实用阶段。目前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在初期设想的计算机勘探系统中很多是在剖面图上进行的,所以剖面图的交互式编辑子系统是整个系统核心的部分,它的主要设计思想是用户通过计算机键盘操作、用类似手工的方法在计算机屏幕上画出一张供自己使用的地质剖面图,并且还有修改、删除、存贮等功能,使用户感到直观、灵活、方便且易于比较。  相似文献   
64.
本文论述了有关草资源调查的草原分类原理在计算机上实施的可能性,及如何利用辅助数据和影象数据复合技术问题,并以藏北高寒牧区大面积、高精度的草资源调查计算机分类的实例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65.
Mine ventilation planning in the 1980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nclusion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has attempted to trace the development of mine ventilation plann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manual and largely empirical methods of the past to the numerate computer-based techniques of the 1980s.The computer revolution has changed the face of many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not least min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Nevertheless, the mining industries of the world have not all been equally progressive in adapting to the flexibility, power and practical utilization of the new methodologies. It is, for example, incongruous that current textbooks on mine ventilation separate completely the topics of network analysis and ventilation planning with very little cross-referencing. Many of the current generation of mine ventilation engineers recognize the need to know about computers but find difficulty in translating this into their daily work. The growing availability of self-teaching, friendly software for personal microcomputers, coupled with interactive graphics, will assist greatly in promoting uncomplicated but powerful usage of computers.Young engineers now graduating from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have been brought up in a computer-oriented environment and are competent in interacting with these machines. Indeed, they wonder how the job was ever done without magnetic data bases and high-speed computation aid.  相似文献   
66.
地学数据的分形插值与成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才伟 《地球科学》1995,20(2):191-198
本文将分形几何学的思想和方法引进对地学数据的插值处理与计算机成图的研究中,建立了适合于具有随机形特征的地学数据的“局部分数布朗场”数学模型,在讨论和分析了Voss提出的“逐次随机添加”与Barnsley提出的“分形插值函数”这两种可用于分形插值法,并将它们应用到对地貌,化探,物探等地学数据进行插值,网格化和计算机成图上。  相似文献   
67.
为便于对褶皱构造的几何形态进行描述、概括和实际应用,在划分出两个基本类型褶皱的基础上,用数学方程式对五种叠加褶皱进行了表述,这样,利用计算机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叠加褶皱的具体形态。  相似文献   
68.
吴宝国 《华南地震》1995,15(1):43-48
波动的图形仿真技术的正问题和反问题的解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这项技术在地震工程界应用得还非常少,本文简要介绍了作为波动图形仿真基础的计算机图形学和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以及常用方法,这些概念及方法有助于工程界人士方便地掌握绘制图形与制作动画的要领。  相似文献   
69.
文章简要介绍了黑龙江省防汛指挥系统建设的目标 ,论述了 3S技术是该系统应用的关键技术 ,以及展现了 3S技术在该系统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0.
地质图切剖面中褶皱构造的计算机辅助编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计算机对褶皱的处理能力的强弱,是决定地质图切剖面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实用价值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兰姆赛分类方案为基础,通过褶皱形态的几何特征分析,提出一种针对简单背,向斜构造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算法,并编写出相应的褶皱剖面形态的模拟程序,利用各种不同形态的褶皱实例进行试验。证明该种算法正确可靠,将其嵌入作先前开发的地质图切剖面编绘程序中,可大大提高地质图切剖面编绘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