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9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时间信息是影响位置地图情境推理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元素之一。针对位置地图情境不同推理过程存在的时间消耗问题,首先,为最大化情境推理效率,建立顾及时间的位置地图情境推理服务基本原理;其次,分析与位置地图情境推理相关的3种时间类型,详细剖析其时间特征;最后,基于以上基础设计位置地图情境推理的时间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82.
The coupled spatial investigation of the geometrical and ge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 chalk karstic aquifer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the degree to which geologic structure controls aquifer functioning and groundwater quality. Major ion concentrations in the chalk aquifer of the Haute-Normandie region (France) were measured at a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more than 100 sampling sites over a 6000 km2 area) and mapped. The first observation is a continuity of the geochemical properties, in spite of the karstic properties of the aquifer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of geochemical maps revealed two type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s: ions with an autochthonous origin (Ca2+, HCO3), and ions with a principally allochthonous origin (Cl, Na+, , ). Mg2+ was categorised as both autochthonous (chalk dissolution) and allochthonous (brought in by infiltration of Tertiary deposit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geochemistry, the aquifer geochemistry was compared to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quifer, in particular aquifer thickness (representing aquifer geometry) and piezometric level (representing aquifer flow). Use of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eochemical and the geometrical properties provided insight regarding the directional structure of the data and give evidence of directional relations between geochemical and geometrical properties. The degree of mineralisation (principally composed of Ca2+ and ions) increased along the direction of flow, corresponding to an increase in chalk dissolution rate along the flowpath. The steepest mineralisation gradients were relat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Mg/Ca ratio, evidence of longer residence times and corresponding to zones where aquifer flow capacity is limited because of a decrease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flow section (anticlines or faults).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the dominant role played by the geometry and the structural context in controlling aquifer geochemistry.  相似文献   
83.
基于上下文感知的地理信息服务发现与匹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网络上寻找到最适合的地理信息服务,即服务的发现与匹配技术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本文结合普适思想提出了基于上下文感知的地理信息服务多级发现与匹配框架,包括基本描述、服务功能、约束条件、空间上下文4级匹配过程,并详细分析了空间上下文的建模与推理、地理信息相似性等关键技术,最终通过一个原型系统验证了该框架及关键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随着位置服务的迅速发展,位置地图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图产品,相比一般地图的内容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从而拓展了位置地图的研究领域和适用范围。为此,首先,本文通过情境理论,分析了其与位置地图之间的联系,指出情境建模在位置服务特别是位置地图应用中的重要意义;然后,针对目前的情境模型在移动地图服务中存在不同情境信息之间关联度不强、情境推理难以实现的问题,重点剖析活动信息在情境建模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活动分层的位置地图情境三层模型,研究了活动模型、行为模型和情境信息模型的研究内容及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活动模型与不同行为、行为模型与多种情境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形式化描述语言(本体)建立了位置地图情境模型的逻辑结构;最后,以用户去机场登机为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位置地图情境建模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85.
人类时空行为是地理学、物理学、规划学、流行病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时空GIS面向地理时空数据的建模与分析需求,注重时间与空间的一体化表达,为人类行为特征分析与规律探索提供基础方法支撑。然而,现有时空GIS在人类行为时空过程表达以及人类行为与时空场境交互分析等方面存在不足。本文通过深度融合时间地理学理论,提出一种面向人类行为研究的时空GIS方法,以丰富与完善现有的时空GIS方法体系。在深入解读时间地理学中“情境”、“企划”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情境要素存在性动态表达、情境要素相关性动态理解及情境要素变化的动态感知等方面探讨拓展现有时空GIS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6.
网络文本蕴含地理实体关系抽取技术,需要高时效、强鲁棒的关键词提取方法。与监督学习方法相比,无监督学习方法能捕获文本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发现新增的关系类型,因此备受关注。其中,基于频率的关键词提取方法获得广泛研究,然而,网络文本蕴含的地理实体关系分布稀疏,基于频率的方法难以直接应用于地理实体关系的关键词提取。为解决该问题,本文基于公开访问的网络资源,提出一种语境增强的关键词提取方法。首先,基于在线百科和开放的同义词词典,通过语境合并和语义融合创建增强的语境,以降低语境中词语的稀疏性。接着,Domain Frequency和Entropy频率统计方法从增强语境中自动构建一个大规模语料。然后,基于该语料选择词法特征并统计其权值,用于扩大语境中词语间的差异。最后,使用选择的词法特征度量增强语境中词语的重要性,将权值最大的词语作为描述地理实体关系的关键词,并基于大规模真实网络文本开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地理实体关系的关键词识别,本文方法的平均精度为85.5%,比Domain Frequency和Entropy方法分别提高41%和36%;对于新增关键词识别,本文方法的精度达到60.3%。语境增强的关键词提取方法能有效地处理地理实体关系分布的稀疏性,可服务于网络文本蕴含地理实体关系的抽取。  相似文献   
87.
建成环境对北京市郊区居民工作日汽车出行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塔娜  柴彦威  关美宝 《地理学报》2015,70(10):1675-1685
郊区化导致的汽车出行增加及相关的城市环境与社会问题日益成为城市研究关注的焦点,但目前国内对建成环境与汽车出行行为的研究刚刚起步。基于GPS与活动日志相结合的居民一周活动与出行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分别以居住地、工作地和活动空间作为地理背景,分析建成环境对于郊区居民汽车出行距离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建成环境对工作日汽车出行的影响因地理背景的选择而有不同。整日出行受到工作地和活动空间的影响,工作地与活动空间建设密度增高汽车出行减少,但是居住空间的影响不显著;通勤出行受到居住地、工作地和活动空间的影响,居住地商业密度提高和建设密度降低、工作地和活动空间建设密度提高,汽车出行减少;非工作活动出行也受到居住地、工作地和活动空间的影响,居住地、工作地和活动空间的公交密度低、工作地和活动空间建设密度高,汽车出行少。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对地理背景不确定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出行行为的研究需要考虑居住地以外其他地理背景的影响,并对控制汽车使用的公共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8.
日常活动地建成环境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成环境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老龄化地理学的热点话题,仅从居住地视角探讨建成环境影响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偏差。为更精确揭示老年人日常活动所处场所建成环境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利用问卷调查等数据,基于老年人日常活动的时空模式及活动地建成环境特征,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对比不同日常活动地建成环境要素对广州市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受到不同活动地建成环境的共同影响,其中,居住地与日常活动空间建成环境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的模型伪R2最大,而维护性活动地与休闲性活动地能反映出仅考虑居住地视角下忽略的部分建成环境变量。由于老年人在不同活动地的停驻时长、频率和目的不同,日常活动地建成环境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也存在差异,主要通过影响不同活动地相应的活动机会和出行环境产生作用。结论从老年人群日常活动的角度补充了时空间行为研究,有助于为老年主动健康服务供给与老龄宜居城市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89.
针对当前WiFi-PDR室内定位中存在的WiFi信号不稳定及行人航位推算(PDR)累积误差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上下文感知的地标检测辅助WiFi-PDR室内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智能手机所能监测到的上下文信息建立用户模型,采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用户行为感知和基于WiFi-PDR室内定位的粗粒度位置感知,发现隐藏的室内地标信息,并完成用户在地标位置的位置校正,提高定位准确度。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WiFi-PDR室内定位的误差,提高了用户室内定位的精度。经试验验证,该室内定位方法的精度相比于传统的WiFi-PDR方法提高了43.62%。  相似文献   
90.
语域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语域理论及其实践应用的分析,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必须:1)培养语域意识,提高学生的语境和语言敏锐性;2)以情景为起点,训练学生在不同语境下的语言能力;3)以动态语域观,培养学生选择与转变语域能力;4)培养语体分析能力,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