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01.
重点从应用网络GPS—RTK测量布设控制以及应用拟合方法求取最低弧垂点两方面探讨高压走廊的竣工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02.
雄安新区生态安全格局识别与优化策略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雄安新区的设立对于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空间结构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面向“生态标杆”的新区建设理念,生态安全格局识别及优化是保障雄安新区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空间途径。本文基于雄县、容城、安新三县生态本底特征,选取并定量评估粮食供给、产水、土壤保持、生境维持和近水游憩5种生态系统服务,识别生态源地;利用VIIRS/DNB夜间灯光数据修正基于地类赋值的基本阻力面,并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最后基于现状生态安全格局,探讨绿色生态宜居新城目标下的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雄安三县生态源地占到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1.88%,包含14个生态源地斑块,主要分布在白洋淀周边;生态廊道总长度107.21 km,分4大组团呈环状分布;现有生态源地辐射面积占到全区的70.6%,在雄县县城周边新建辐射面积为227 km2的生态源地可满足全区85%的源地辐射面积规模要求。本文提出的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方案可为雄安新区开发建设提供空间指引。  相似文献   
203.
陶犁  王海英  李杰  张丽娟 《地理科学》2022,42(4):602-610
基于景观信息链理论,按照识别文化基因、确定文化点、模拟廊道空间的过程,结合阻力模型及原理,运用ArcGIS 工具从文化点对廊道文化的传播重要性、文化点的区域影响力、各文化点的空间关系以及自然环境对文化传播的约束等4个方面,构建出CCSPM(cultural corridor spatial pattern model)模型,并运用该方法界定滇西南跨境文化廊道的空间范围。结果显示:① 滇西南跨境文化廊道的文化元素影响范围沿交通线集聚但空间差异性较大;② 滇西南跨境文化廊道总体格局、分布趋势和历史进程大致相符,模型能较有效地表征文化廊道空间范围。该方法为文化廊道空间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进而为分析廊道内部的文化连接方向和程度及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开发提供空间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204.
隧道洞身在中等风化岩层中,水文地质条件相对比较复杂。隧道施工时需要进行人工降水,以满足施工条件,为此估算隧道洞体涌水量在设计时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以凉水隧道工程为例,应用泉水流量汇总法、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和水平廊道法对隧道涌水量计算并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三种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设计和施工降水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5.
The Qinghai-Tibet Engineering Corridor (QTEC) is a strategic passage between Tibet and central China. In the past half century, several major projects have been built in this narrow corridor with vulnerable geoenvironment. Along with a new rou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some major linear projects including expressway, double-tracking railway,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have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within the corridor, and especially the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is imminent now. In the QTEC, permafrost is a controlling factor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will impose great restrictions 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tur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will induc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permafrost geological environment. With more and more linear infrastructures crowding into the QTEC, the thermal interaction among permafrost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disturbance on permafrost thermal-mechanical regime will be more significant. With respect to this issue, a research program focusing on thermal-mechanical influences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on the Qinghai-Tibet permafrost engineering corridor was started and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key scientific issues, main research contents and goals of the program are introduced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related researchers and engineers.  相似文献   
206.
多年冻土区青藏公路路基边界温度及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易鑫  胡达  喻文兵  刘伟博 《冰川冻土》2017,39(2):336-342
温度边界是冻土工程模拟中重要的边界条件之一。依据青藏公路多年冻土段不同走向路基断面表层温度的连续观测数据,分析了青藏工程走廊内路基实测的边界温度特征。结果表明:走向为W8° S的断面阴阳坡温差最大为5.81 ℃,走向为W34°S的断面坡面温差为5.68 ℃,走向为W86° S度的断面坡面温差为1.38 ℃,说明高原上无论路基走向如何,路基两侧坡面都存在温度差异,因此,两侧必须采取差异设计,以减少路基温度的不对称。同时,根据路基接收太阳能辐射反演路面及边坡表面温度,提出了工程热边界的简化计算模型,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7.
中新经济走廊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新经济走廊纵贯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处全球著名的特提斯成矿域,矿产资源丰富,但资源勘查开发水平滞后,成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优选地区之一。该区一大批矿床的发现和一系列新矿山的陆续建成投产,必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对中新经济走廊的大型或代表性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背景的总结,并对研究区主要矿床的成矿作用、成矿模式及找矿潜力进行讨论,旨在提高对中新经济走廊矿产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水平,进而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在东南亚地区的工作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8.
以广东省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源地,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分析潜在生态廊道,通过增加河流与高速公路廊道形成综合生态网络(CEN),并利用α指数、β指数、γ指数和成本比对CEN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由潜在生态廊道构成的基础生态网络(BEN),α、β、γ指数分别为0.54、2.02和0.70,说明其能使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结构复杂化...  相似文献   
209.
赵志俊  谈珣珣 《江苏地质》2023,47(2):188-195
以江苏太仓作为研究区域,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确定生态源地,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和重力模型构建生态廊道,提出生态网络优化模式和对应管控策略。经计算和分析,提取面积30 365.46 hm2的重要生态功能区作为生态源地;识别生态源地161.46 km2,其中水域生态源50个、陆域生态源地47个;提取水域生态廊道53条、陆域生态廊道56条,且水域生态廊道相较于陆域生态廊道更为完善,连通性和稳定性更高;识别需优先保护的生态夹点25个,优先修复的生态障碍点18个。研究成果可为系统性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210.
觉学红层滑坡发育于向斜北东翼形成的反向坡,是近年来依托川藏交通廊道沿线灾害地质调查在新厘定的“藏东昌都红层区”发现的典型红层滑坡。为厘定其成因,以基础地质为切入点,进行了详实的地质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滑坡区地层岩性主要为中侏罗统东大桥组(J2d)紫红色、灰色薄层泥岩、粉砂质泥岩夹中-厚层砂岩。地层内发育与区域构造活动配套的轴面劈理(S1)、“X”型共轭剪节理(S2、S3)和层间剪切劈理(S4)。文章从沉积环境控制地层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区域构造演化制约斜坡结构与岩体结构面组合特征和地下水及重力作用加剧斜坡失稳等角度,提出觉学红层滑坡形成于内外地质营力耦合的失稳机理,对区域红层滑坡防治和川藏交通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