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14篇
地质学   418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杨永刚 《地质与勘探》2009,45(2):98-102
笔者结合1/5万磁法扫面及相关磁参数测定工作,在路线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引起江东测区航磁异常的原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总结,得出该区磁异常并非某些专家所讲由"似条带状含铁硅质岩建造(铁多金属矿化)"引起,而实由高黎贡山群中-高级区域变质岩类产生的结论,并对在该区进行地质勘查的找矿标志、矿床类型等找矿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2.
斑岩型铜矿床勘查标识体系,是建立在全球超大型.大型斑岩型铜矿床丰富研究成果和勘查经验基础上,凝炼不同矿床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来作为斑岩型铜矿床普适性标志和区分标准,探寻矿床特征与勘查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大程度结合科研成果,优选科学的勘查方案并给出评价依据,构建以地质事实→成矿机制研究→勘查方法应用“三位一体”的勘查标识体系。该体系架构分为矿床地质、矿床成因机制和勘查方法三个部分。建立斑岩型铜矿床勘查标识体系将有利于增进对斑岩型铜矿床的有效勘查。本文以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的西藏驱龙斑岩型铜.钼矿床、环太平洋东段成矿域的智利ElTeniente斑岩型铜.钼矿床和中亚成矿域东部的蒙古OyuTolgoi斑岩型铜.金矿床三个超大型斑岩型铜矿床为例,重点对比勘查标识体系中矿床地质和致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归纳提炼不同矿床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对构建斑岩型铜矿(床)勘查标识体系进行初步探讨。研究结果显示:产于不同构造环境下的三个斑岩型铜矿床中均发育钾化带、青磐岩化带和绢英岩化带;铜矿化在钾化带和绢英岩化带中均有发育,钼矿化更倾向于在含水蚀变如绢云母化带、石英.绢云母蚀变部位,金矿化赋存于钾化带发育部位;矿化中心向矿区外围硫化物具有斑铜矿→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的分布规律,铜矿化和钼矿化相叠加,但高品位的铜钼矿体相分离。驱龙矿床未发育ElTeniente矿床和OyuTolgoi矿床共有的(高级)泥化蚀变,可能与其形成环境或剥蚀有关。在地球化学数据收集中,为了确保数据分析的有效性提出筛选方法和程序。岩石地化数据结果显示:致矿斑岩体主要由30%~50%斜长石斑晶和60%左右基质(石英、钾长石)组成,均为高钾钙碱性、过铝质、埃达克质岩石,具有相似的右倾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但是致矿岩体的硅碱成分、稀土元素配分模式、Sr-Nd同位素表现出与产出环境一致的变化规律,Sr/Y-Y图解显示ElTeniente矿床较驱龙矿床和OyuTolgoi矿床的致矿岩体表现出更典型埃达克岩特征。总之,斑岩型铜矿勘查标识体系的提出和以三个矿床为例的初步探讨为下一步构建该勘查体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3.
山东省齐河县境内发育有矽卡岩型铁矿,近年来该区铁矿勘查和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内铁矿勘查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对其控矿特征和找矿标志进行探讨来促进该区铁矿找矿工作。研究区内铁矿控矿地层为奥陶纪碳酸盐岩和石炭纪-二叠纪碎屑岩地层,成矿地质体为燕山晚期中基性侵入岩体;铁矿体主要赋存于地层和岩体的接触带处,且在碳酸盐岩、碎屑岩地层中和侵入岩体中也赋存有部分铁矿体。区内铁矿体赋存类型多样,其中以接触带赋存式为主,且含有断裂充填式、层间充填式、裂隙贯入式、捕虏体构造式等。铁矿体形态复杂,呈层状、似层状、囊状、透镜状等;矿床典型蚀变分带特征为闪长岩带-蚀变闪长岩带-内矽卡岩带-铁矿体-外矽卡岩带-大理岩化带-灰岩带。该区成矿作用以接触扩散交代作用、接触渗滤交代作用为主,此外还有富矿热液充填作用等。研究区内铁矿找矿标志主要包括地层标志(奥陶纪碳酸盐岩和石炭纪-二叠纪碎屑岩地层)、岩体标志(中基性侵入岩体,且发育有钠长石化的蚀变闪长岩)、构造标志(地层与岩体接触带、构造交汇部位、层间滑脱部位、脆性裂隙部位等)、围岩蚀变标志(磁铁矿化、矽卡岩化、钠长石化、蛇纹石化、金云母化等与成矿关系密切)、地球物理标志(明显的高值磁异常和化极磁异常部位、重力异常梯度带和高-低电阻转换带)。在今后铁矿勘查过程中,需要在综合研究该区控矿特征的基础上,可利用多种找矿标志进行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和综合研究,以期达到预期勘查效果。  相似文献   
84.
For tunnel constructed by 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 the crown is the upper part of tunnel section, constructed during excavation process and supported by shotcrete. The stability of the crown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afety of tunnel itself and the buildings above, which correlates, among others, with geometrical setup of tunnel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of shotcrete and soil/rock. In this paper, aiming at analyzing the stability of shotcrete supported crown, a recently presented numerical method discontinuity layout optimization is adopted, which introduces a great amount of potential discontinuities cross over one another and provides a wide search space for efficient upper limit analysis. In the analysis, a well‐established hydration model of cementitious material is implemented for accounting the hydration of shotcrete. Then assumptions based on convergence‐confinement method are used for accounting the 3‐dimensional effect in 2‐dimensional analysis, finally providing time‐space–dependent assessments of stability of shotcrete supported crown.  相似文献   
85.
基于OWA的大理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洪  王安琦  宋贝扬 《地理科学》2017,37(11):1778-1784
从自然生态环境角度出发,从自然因子、生态环境因子、景观因子3个层面选取16项评价指标建立大理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并运用IDRISI软件中的MCE模块进行有序加权平均算子(OWA)多准则决策评价,得到不同决策风险系数下的大理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结果显示,由于决策者风险态度不同,得到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差异较大,在实际应用中,必须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以及规划的目的选择不同的风险系数进行评价,才能得到更加真实有效的结果。  相似文献   
86.
大众在旅游途中期望获得开销低、行程方便、舒适度高的旅游体验,同时还具有历史人文、自然景观、美食购物等不同游览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混合蛙跳算法的个性化旅游路线推荐方法.首先建立个性化旅游路线推荐问题的优化模型,并针对该模型的特点,设计改进混合蛙跳算法.通过调整可控精度,增加筛选准则和及时处理异常解等策略增强群体的多样性,降低遗漏最优解的风险,强化局部搜索能力,并提高算法的求解精度.以南京三日游个性化旅游路线推荐问题作为实例,收集南京市内知名景点的门票价格、开放时间、不同出行方式所需的时间和花费情况以及食宿费用等相关数据,基于改进混合蛙跳算法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表明,与改进前的方法相比,所提改进方法能够获取更优的路径解,推荐的路线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  相似文献   
87.
金矿床轴向地球化学参数叠加结构的理想模式及其应用准则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在研究和总结金矿床轴向地球化学参数变化规律的特性和共性的基础上,用金矿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矿成晕观点,建立了不同叠加结构地化参数轴向变化的理想模式,确定了其用于盲矿预测的准则。  相似文献   
88.
本文提出了改进磁变仪布局的必要性和布局标准,对磁变仪定向及其稳定性、标度值稳定性和分量仪间允许的最小间距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以提高磁变仪记录质量的改进布局和满足布局全部标准的新布局,改进布局特别是新布局可以显著提高磁变仪保持定向、抗干扰能力,获得记录标度值稳定的较理想的磁照图。  相似文献   
89.
马依当石墨矿床产出在上志留-下泥盆统红柳沟组中,红柳沟组为一套含碳质绢云母片岩及砂岩;马依当石墨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沉积、区域变质及热液变质改造等3个时期。通过对该矿区成矿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等研究,得出了成矿期次、成矿模式及找矿标志;认为马依当一带石墨矿床属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成因的晶质石墨矿床。  相似文献   
90.
综合电法勘探在西秦岭寨上金矿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诚 《地质与勘探》2020,56(6):1226-1237
寨上金矿处于西秦岭岷-礼成矿带西端,是我国重要的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床。以查明寨上金矿深部地质结构,确定找矿方向,总结成矿规律为目的,梳理近年来开展过的激发极化法、连续电导率剖面测量(EH4)、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等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通过与已知钻孔剖面的对比研究,基本查明了寨上金矿深部地质结构电性分布特征以及适用于西秦岭同类型矿床的物探综合电法找矿标志。此外基于地球物理成果,对研究区成矿机制及动力学模型进行梳理,为下一步指导深部勘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