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105篇
地质学   293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5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萨拉乌苏河流域萨拉乌苏组沙丘砂沉积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萨拉乌苏组含7层古流动沙丘砂、4层古固定-半固定沙丘砂.对这些沙丘砂的沉积构造观察以及粒度、扫描电镜和常量化学元素分析结果表明:(1)这些沙丘砂具有与现代沙丘砂相似的风成沉积构造特征;(2)粒度及其参数——Mz、σ、Sk和Kg,以及主要化学组分SiO2、Al2O3和TOFE也与现代沙丘砂相近;(3)Mz-σ、SiO2-Al2O3+TOFE散点图和概率累积曲线显示这些沙丘砂与萨拉乌苏组中的河湖相、古土壤差别明显,而与现代沙丘砂一致;(4)石英砂颗粒具有良好的磨圆以及碟形坑、新月形坑、麻坑、上翻解理薄片、硅质沉淀和硅质裂纹等表面结构特征,反映其曾受持久的风力搬运作用.沉积构造、粒度、石英砂颗粒表面结构和化学元素等多个方面具备了与现代沙丘砂类似的风成特征,证明这些沙丘砂的成因是风成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影响沙漠、沙质荒漠化土地的地质地貌、植被、气候和人类活动等特征,通过确定地域分异、发生学、多级序列等区划原则,建立了以地质地貌类型组合、气候为沙漠、沙质荒漠化土地区(Ⅰ级区)划分和以沙质荒漠化土地类型空间分布特征为沙漠、沙质荒漠化土地亚区(Ⅱ级区)划分的指标体系。采用遥感方法,将中国北方沙漠、沙质荒漠化土地划分为贺兰山以西干旱沙漠、沙质荒漠化区;贺兰山-大兴安岭干旱、半干旱沙漠、沙质荒漠化区和大兴安岭以东半干旱、半湿润沙质荒漠化区等3个区和17个亚区。并对沙漠、沙质荒漠化土地区进行了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13.
A project in northern Chile was undertaken to determine the origin and behaviour of fog in the coastal and inland locations of the Tarapacá Region. In the Pampa del Tamarugal, 50 km from the sea, conditions exist for the formation of radiation fog. Advective fog has been studied on the coast and orographic fog was observed at a few coastal sites near mountain ranges with elevations above 1000 m. Fog water collected by two standard fog collectors (SFC) for 3 1/2 years showed an average flux of 8.5 l m−2 day−1 on the coast and 1.1 l m−2 day−1 inland 12 km from the coastline. On only a few days in 10 months was water collected at the inland site of Pampa del Tamarugal. GOES satellite images are shown to illustrate the pattern of formation of the stratocumuli cloud over the sea, its approach to the coastline, the entrance of fog by corridors through the coastal range and the presence of radiation fog inland. The results are important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fog formation and dissipation along the coastal mountain range and for the recognition of potential sites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fog water collectors, which can be used as a water source in the Atacama Desert. The results also provide vital information for use in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unique ecosystems of the most arid desert of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4.
腾格里沙漠地区盐湖钾盐资源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腾格里沙漠地区盐湖众多 ,以沉积石盐和芒硝为主 ,并赋存有丰富的晶间卤水 ,卤水中K+含量较高 ,在调查的 1 7个盐湖中有 1 2个盐湖KCl含量达到综合利用品位或工业边界品位。通过地质调查、遥感及航空γ能谱测量资料解译 ,本区多数盐湖具有相似的成钾条件 ,形成 4个成钾远景区 ,具有一定的找钾前景  相似文献   
15.
腾格里沙漠人工固沙植被区生物土壤结皮对降水的拦截作用   总被引:33,自引:16,他引:33  
在沙坡头人工植被区对人工模拟降水及天然降水后生物土壤结皮层含水率进行了动态定位监测,并分析了生物土壤结皮拦截降水的作用.结果表明:①生物土壤结皮的发育改变了原来沙丘剖面的水分分配格局,10%~40%的年降水量被拦截到结皮层;②随固沙年限的增加,生物土壤结皮的进一步发育和演变,其对降水的拦截能力也进一步提高;③生物土壤结皮对降水的拦截有明显的季节变化,7~10月份平均拦截雨量比4~6月份平均高出12%.  相似文献   
16.
四川盆地白垩纪沙漠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英具有较大的硬度和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因而其颗粒表面特征能很好地反映沉积环境。而通过扫描电镜研究石英颗粒表面微细特征是分析沉积环境行之有效的方法。虽然多数人认为四川盆地白垩纪地层存在沙漠沉积(打儿凼组和夹关组),但仍有人对沙漠沉积的存在持怀疑态度,并认为是河流成三角洲沉积。过去关于其沉积环境的判别主要是根据沉积结构和构造,并未对其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进行过系统分析。笔者对采自四川盆地白垩系不同层位地层的样品进行了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分析可以成功地将石英沙区分为风成和水成沉积。因此,本文从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方面进一步肯定了四川盆地白垩纪古沙漠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北山戈壁荒漠地区1:5万植物地球化学测量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北山戈壁荒漠景观区土壤垂直剖面不存在通常的A、B、C分层结构,且掺杂有大量风成沙。在公婆泉地区开展1:5万常规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研究的同时,进行了植物地球化学测量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两种方法的主要指示元素异常有很好对应性,红沙是我国西部干旱荒漠广大地区开展植物地球化学测量的一种良好采样对象。  相似文献   
18.
张年生 《地质找矿论丛》2003,18(Z1):224-227
本文通过对甘肃北山-新疆东天山地区化探金异常检查评价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如采样介质、粒度、采样方式等,初步总结出在戈壁荒漠景观条件下开展化探异常检查评价的合理工作采样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三角洲的边滩、心滩上发育了大量冲蚀沟槽(冲槽).这些冲蚀沟槽深数厘米至1m~2m,宽数厘米至数米,长数十厘米至十几、二十余米,但以深数十厘米,宽数厘米至十余厘米,长数米者多见。形态多样,有直立板片状、直立楔状、“⊥”状、梯形状、“U”形状及树枝状等,其内有时被风成砂充填。经成岩作用后,它们便会转变成砂岩岩脉(岩墙、岩床)。因此,冲蚀沟槽的(砂)充填可能是一种砂岩岩脉(岩墙、岩床)的形成方式.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盆地是亚洲大陆腹地独特的巨型地质地貌单元,是研究新生代地球系统的天然实验室。新生代以来,它经历 了古近纪海湾、新近纪湖泊—三角洲平原、河流—湖泊—沙漠、沙漠—河流的地质演化过程,古地理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是远程碰撞造山作用,造成盆地的封闭、气候干旱。古近纪以来,海湾盆地西低东高,构造挤压造成周缘山脉隆升和盆地 逐渐封闭,这是盆地演化最主要的动力因素。新近纪南高北低,随着青藏高原隆升,周围山脉持续隆升,早先形成的河湖 等地质地貌单元不断被周边山脉所封闭,形成塔里木盆地,发育大湖泊。第四纪以来,盆地西高东低,经历了最快速的地 球系统演化,形成中国较大的内流水系以及最大沙漠。内、外动力的耦合作用及其相互作用,控制了塔里木盆地新生代地 球系统演化,塔里木盆地周缘新构造活跃,在巨型盆地内发育了河流、湖泊、沙漠、戈壁、雅丹、干盐湖等多种第四纪的 地貌类型。不同地质因素时空上相互作用,塑造着巨型盆地地球系统演化,塔里木盆地展示了极干旱地区地球系统第四纪 快速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