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55篇
  免费   3308篇
  国内免费   4134篇
测绘学   452篇
大气科学   1504篇
地球物理   1464篇
地质学   13150篇
海洋学   1093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250篇
自然地理   1169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334篇
  2022年   695篇
  2021年   826篇
  2020年   767篇
  2019年   950篇
  2018年   654篇
  2017年   668篇
  2016年   808篇
  2015年   844篇
  2014年   1143篇
  2013年   856篇
  2012年   1031篇
  2011年   986篇
  2010年   885篇
  2009年   907篇
  2008年   808篇
  2007年   905篇
  2006年   823篇
  2005年   728篇
  2004年   664篇
  2003年   569篇
  2002年   479篇
  2001年   427篇
  2000年   374篇
  1999年   362篇
  1998年   284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31.
2005~2007年,在河南省南召县白土岗-南河店-带发现数十个风化花岗闪长岩型超贫磁铁矿床。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与花岗闪长岩体基本一致,矿石类型、成分简单,磁性铁品位2.79~13.28%,平均9.02%,矿石易采易选,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开采该类矿床具较好经济效益。笔者以梅子垛铁矿为例分析说明该类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132.
通过对张家山铁矿床矿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蚀变特征、矿石的矿物组合、化学组分等地质特征及成因的分析研究,认为张家山铁矿床应属风化淋滤型铁矿床,其原生矿床为铁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并厘定了该地区铁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3.
邓格庄金矿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充填式富硫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金矿床。通过对邓格庄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的系统研究,认为矿区NNE向断裂与其他方向断裂交汇部位为金矿的有利成矿部位,在分析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提出应加大矿区深部及外围的找矿力度,进一步查证地球物理、化学异常,以期发现新的金矿远景区,进而指出了深部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4.
伏于济宁滋阳山一带千米盖层之下的古元古代济宁岩群是一套低绿片岩相变质含铁岩系,主要岩石组合为千枚岩、板岩、磁铁石英岩等,其原岩为海相含灰质泥岩、砂岩类中酸性火山岩、硅铁岩等,该套岩系最大控制厚度达580m。其中赋存的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呈层状、似层状埋深在1612.89~1796.54m之间,共有5层铁矿,总厚度85.53m。估算预测的铁矿资源量(334)9.76亿t,mFe平均品位22.37%;低品位矿体预测的资源量(334)2.64亿t,mFe平均品位16.99%。  相似文献   
135.
在山西省重点地区固体废弃物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试样试验,分析研究了固体废弃物对土壤、大气、水环境的污染,探讨了对固体废弃物的治理及利用,为研究矿山生态环境地质研究提供参考,同时积累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36.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易损性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质灾害是灾害危险性对承灾体易损性综合作用的结果,减灾应从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降低其易损性入手,限于目前的科学水平,人们难以改变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那么降低地质灾害易损性就成为减灾的重要措施,因此进行灾害易损性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三峡库区为研究区,选取人口密度、国内生产总值密度等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对其进行了定量评估。由于各指标因子在地质灾害易损性中的作用具有模糊性,因此运用模糊模型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意义。将库区地质灾害易损性程度划分为4个等级,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易损性程度总体较高。易损度较高的地区应强化减灾意识、调整人口结构以及加大防灾投入,以降低本地区的地质灾害易损性。  相似文献   
137.
江源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处于长白山西麓,行政管辖隶属于吉林省白山市,具有丰富的矿产和旅游资源。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增强,加剧了区内地质灾害的形成,地质灾害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和潜在威胁。本文对该县的地质环境作了详尽的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内的泥石流、滑坡、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和形成条件作了全面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它们的发展规律,同时对该县进行了地质灾害经济损失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最后结合当地经济条件与地质灾害现状,给出了较为切实可行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8.
平山县泥石流的形成特征和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山县是河北省太行山区主要泥石流地质灾害频发区,每年7~8月份强降雨期间,沟谷源头侧壁岩土体在雨水的浸泡下失稳破坏,形成崩塌与滑坡,崩滑的岩土体与沟源洼地中积聚的洪水迅速混合形成泥石流。本文认真分析了该区泥石流的分布概况,研究了泥石流灾变的形成特征,并从泥石流形成的物源条件和动力条件两方面分析了泥石流发生的机理和崩滑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139.
从构建铁路地质环境多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人手,针对目前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与地质灾害空间多源信息管理的不足,以ArcGIS软件为应用平台,以VBA为开发工具,采用定制ArcMap的方法进行二次开发。对铁路地质环境涉及的基本内容,以及如何构建基于GIS的铁路地质环境多源信息管理系统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0.
汶川5月12日8.0级地震在构造上起因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以每年约5 cm的速度聚敛,并因此而引起青藏高原的地壳物质向四川盆地及中国东南大陆运移.主震震源及余震活动集中于以龙门山为中轴的一条长约350 km、宽约100 km的地震活动带.震源深度一般分布丁地壳脆性-韧性转换边界以上约10~20 km区间的地壳震源层之中,属浅源构造地震.主要震源机制与龙门山构造运动方式密切相关,以其地壳厚度向西急剧加厚、重力梯度带、高波速比(Vp/Vs~2.2)等深部异常及逆冲断层兼具走滑性质的地质构造为特征.在震源辐射、路径传播和场地效应研究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并比较了岩石和土壤条件下的地震响应谱,特别强调了土壤条件下的场地放大效应;同时对与地震安全性有关的一些问题如地质灾害、地震频谱设计、地震早期预警系统及中、长期至短期地震预报等进行了探讨;特别提供了一个由加权平均计算、以岩石条件下震波衰减模式为基础的地震频谱设计参考实例.地震构造与动力学研究可融人工程地质与环境工程等学科发展.经历汶川地震考验的一些新近设计和建设的工程项目可为今后改进工程建筑规范与标准提供重要而有益的参考.地震预报是当今一大难题,但需探索研究,不可懈怠.地震减灾与预防足目前比较切合实际的安全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