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276篇
  国内免费   403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339篇
地球物理   224篇
地质学   796篇
海洋学   146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88篇
自然地理   15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西北地区东部春季土壤湿度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东部 (包括宁夏、内蒙古西部以及甘肃、陕西两省 35°N以北地区 )农业气象站近 2 0年固定地段旬土壤湿度资料 ,对该地区春季土壤湿度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西北地区东部土壤湿度的变化具有 3年左右的周期 ,而且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呈下降的趋势 ,这与该地区的降水和气温变化有关系 ;西北地区东部的土壤湿度变化对该地区群发性沙尘暴的爆发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2.
任泽君 《气象》1997,23(8):29-33
1991年江淮梅雨结束,在预报上具有相当难度。由于ECMWF数值预报出现重大偏差,曾一度造成业务预报的重大分歧,增加了预报决策的困难。作者客观地反映当时预报的实况,其目的在于剖析预报分歧中的症结,并由此提出预报员的经验可以弥补单一预报工具的不足,修正数值预报产品的误差,从而提高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33.
辛安泉是北方第二大泉,泉域面积13000km^2。根据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将拉域划分为四个子系统。采用饮用水卫生标准和污染起始值对系统内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并对其污染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4.
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分析研究热泉软泥中的金含量与有机质及含硫化合物的相关性。并测定泉水及软泥中含金量和软泥中有机碳含量,以及对抽提物中的饱和烃和芳烃族组分进行色谱—质谱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有机质的沉积环境为还原—强还原,有机质属于腐泥-腐殖型,接近和达到了成熟阶段。软泥中金含量与有机质的性质无明显相关关系,与有机碳含量也无明显相关关系,而与其成熟度相关密切。样品分析证实软泥中含硫化合物与金含量呈正相关性。对比分析了水及软泥中金含量,认为两者之间也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5.
根据对下关温泉1992年8个水化观测项目主成分进行的分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氡和气压、水温和PH值、氩和氮、二氧化碳分别构成独立性较强的4个主成分.气压和流量是化学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6.
碟形弹簧竖向减震体系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碟形弹簧竖向减震体系利用时程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动力分析,并输入不同场地、不同频谱的地震波考察其减震效果,验证了碟形弹簧在合理控制其刚度的前提下可以起到有效减小竖向地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通过与肯尼亚Gregory地堑的深部构造的对比分析,本研究了天水强震区深部发震环境的形成演化过程及其主要特征,探讨了深部热流体上涌在该地区深部发震环境形成演化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该地区前兆形成机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8.
简要叙述了柳林泉域岩溶地下水水文地质结构,明确了奥陶系上马家沟组为最主要的含水层,通过对柳林泉水及泉域内“奥灰”钻孔水质分析化验资料的主要水化学特征进行对比,确定了柳林泉南北两岸的补给来源不同,南岸来自东部子系统,北岸来自北部子系统。  相似文献   
39.
Seismic test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wo 3‐storey structures protected with pressurized fluid‐viscous spring damper devices. One of the structures was a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with clay elements in the slabs, while the other one was a steel frame with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labs. The spring dampers were installed through K bracing in between the floors. The tests were performed by means of the pseudodynamic method, which allowed the use of large and full‐size specimens, and by implementing a specific compensation strategy for the strain‐rate effect at the devices. The test results allowed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adequacy of the attachment system as well as the comparison of the behaviour of the unprotected buildings with several protected configurations, showing the benefit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vic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performance. The response of the protected structures was always safer than that of the unprotected ones mainly due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equivalent damping. The increase in the damping ratio depends on the level of deformation.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40.
新疆双峰山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特征与成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峰山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北部西伯利亚板块陆缘晚古生代岛弧南部边缘,靠近克拉麦里板块缝合带.该矿区早石炭世浅海相玄武一安山质熔浆喷溢转为陆相流纹质熔浆喷发初期,火山热泉沿NW-NWW向线形管道(F2)形成以低Au品位硅质岩为中心的蚀变矿物晕(带);火山间隙性隐爆,潜火山热液于硅质岩裂隙间发育微细石英(冰长石)网脉,构成矿体.这两个成矿阶段同源同位的蚀变矿物晕(带)套叠,显示双峰山矿床蚀变分带与成矿模式,从上至下为隐爆硅质角砾岩化带、低Au品位硅质岩化带、石英(冰长石)网脉带(矿体)、黄铁矿蒙脱石化带和青磐岩化带.铅、硫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等研究表明,该矿床成矿流体与晚古生代岛弧早石炭世流纹质熔浆的陆相喷发相联系:火山热泉循环形成蚀变晕阶段加入大气降水,潜火山热液成矿阶段发育的低温微细石英网脉含冰长石和绢云母,它是一处晚古生代火山地区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