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7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738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340篇
地球物理   300篇
地质学   1525篇
海洋学   223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112篇
自然地理   15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甘肃金川铜镍矿床地质—地球物理综合找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金川铜镍硫化矿床大量物化探资料,对金川铜镍矿4个矿区,按剥蚀程度不同分为3种类型:Ⅰ矿区矿体和岩体均出露;Ⅱ矿区岩体出露矿体隐伏;Ⅲ、Ⅳ矿区岩体和矿体均为隐伏;分别根据岩体、矿床赋存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场特征,建立了矿床地质—地球物理综合找矿模型,并阐述了矿床的区域地球物理场标志。  相似文献   
172.
以晋祠泉域为例,分析该泉域水文地质特征。应用神经网络技术(ANN)建立泉域内县代表性的难老泉岩溶地下水位与各种补排项之间定量数学模型,对该泉域地下水可开采量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岩溶地下水位多因素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仿真程度较高,所得到的地下水可采资源量评价结果与该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实际情况较为一致。同时,还计算了不同降雨条件下地下水的可开采量,使其对地下水的开采规划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3.
Spinel lherzolite xenoliths from Tertiary basaltic host magmas at Allyn River, eastern Australia reveal two distinct petrographic and geochemical types. One group is distinguished by xenoliths with undeformed, equilibrated microstructures and interstitial melt patches; The second group shows deformation and contains abundant fluid inclusions but no melt patches. Trace-element signatures of clinopyroxene in these xenoliths provide evidence for metasomatism by a silicate agent with hydrous component and by a carbonate-rich agent respectively.

Melt patches in the undeformed xenoliths contain secondary minerals including clinopyroxene, olivine, feldspar, Mg- and Ca-rich carbonate, apatite, ilmenite and spinel. They are interpreted to represent volatile-rich melt captured shortly prior to entrainment in the host basalt. Sulfide globules, now recrystallised to discrete sulfide phases but inferred to be molten at lithospheric mantle T and P,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melt patches. The close association between sulfide and highly mobile, volatile-bearing fluid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mobility of Re and Os, the use of their isotopes in dating mantle events, and the possible effect of volatile-bearing metasomatic agents on their 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174.
济南泉域排泄区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文章通过分析研究济南泉域排泄区地下水水化学成分特征及形成过程,结合岩溶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揭示了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循环的水质存在差异的原因。为保护泉水、优化泉域内地下水的开采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5.
岩浆Cu-Ni-PGE矿床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文渊 《西北地质》2007,40(2):1-28
从全球视野分析研究了世界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大地构造分布和成岩成矿类型,特别是通过上世纪末新发现的加拿大Voisey′s Bay矿床与俄罗斯Noril′sk等世界级矿床特征的对比研究,突出强调了大火成岩省(LIPs)对大规模岩浆硫化物矿床形成的意义,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审视了世界级岩浆硫化物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和岩浆作用条件,为中国金川等岩浆Cu-Ni-PGE硫化物矿床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照背景。评述分析了当代岩浆硫化物矿床成矿研究中,幔源岩浆中硫化物液相不混溶(熔离)的演化轨迹,对岩浆萃取地壳中的硫改变硫化物饱和度促成不混溶作用发生的可能性和条件进行了探讨,进一步讨论了岩浆演化过程中,亲铜元素(Ni、Cu、Co、Pt和Pd等)进入硫化物液相成为金属硫化物或先期进入先结晶的橄榄石、辉石矿物成为氧化物的物理化学行为,并通过加拿大Sudbury陨石撞击构造成因矿床复合热液对硫化物矿体形成贡献的讨论,提出了热液作用对岩浆硫化物矿床成矿的可能贡献。分析判断了中国岩浆Cu-Ni-PGE硫化物矿床的成矿特点和金川超大型岩浆Cu-Ni-PGE矿床外围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6.
贵州遵义镍-钼富集层中独居石的发现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遵义天鹅山-黄家湾镍-钼富集层中镍-钼矿石进行了电子探针研究,在镍-钼矿石中发现了稀土独立矿物——独居石,呈不规则的细粒、蠕虫状分布于矿石中,并与镍、钼的独立矿物共生;独居石La和Ce的含量高(La2O3含量变化范围为25.70%~30.52%,Ce2O3含量变化范围为22.96%~27.68%),贫Sm、Th(Sm2O3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49%~0.80%,ThO2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0.19%),具有热液成因独居石的化学成分特征。镍-钼矿石中稀土矿物独居石的发现为镍-钼矿层的热液成因提供了直接的矿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177.
微生物降解使有机化合物的稳定碳、氢同位素发生不同程度分馏的研究在有机污染物来源和微生物环境修复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并对原油和天然气微生物降解研究有借鉴意义。微生物作用下的同位素分馏为动力同位素分馏,导致重同位素在残余物中富集。影响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同位素分馏的主要因素有微生物的降解代谢途径、辅酶作用、降解类型与程度、同位素质量差异和有机物碳数等。不同的微生物代谢途径代表不同的生物化学反应,造成了同位素分馏的显著差异;辅酶对反应的催化作用使微生物作用造成的同位素分馏更加复杂。低碳数正构烷烃遭受微生物降解程度越高,碳、氢同位素的分馏也越大,同位素变重与降解程度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但对于复杂化合物,由于降解的多级反应,同位素分馏与降解程度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在同样降解程度下,氢同位素分馏大于碳同位素分馏,低碳数正构烷烃的同位素分馏大于高碳数正构烷烃的同位素分馏。  相似文献   
178.
刘希林  晏敏 《广西气象》2007,28(1):74-77
分别从温度,压力,电解质以及电解液浓度等方面因素在水电解过程中对电解电压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在实际工作加以应用,从而达到降低能耗,节约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9.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中蒙东、中及西区强、弱沙尘暴年春季(3—5月)平均环流的特征和差异,讨论了过去50年3分区沙尘暴活动的变化。主要结论是:(1)根据诱发沙尘暴的诱生系统、沙尘源地、冷空气入侵路径及主要影响,中蒙沙尘暴活动区可以划分为中蒙东区、中区及西区3个区系,并分区整体讨论与预测中蒙3分区的沙尘活动。(2)中蒙东区沙尘暴强年春季盛行日本海或中国东北低压活动,常随偏东的北路及东北路冷空气入侵,带来蒙古国东部的沙尘,造成蒙古东部及中国华北的沙尘天气;而弱年春季日本海及东北低压活动则少。(3)中蒙中区沙尘暴强年春季盛行蒙古低压,多西北路及偏西的北路冷空气入侵,常造成中蒙南边界西段附近的沙尘暴天气;而沙尘暴弱年春季则相反。(4)中蒙西区沙尘暴强年春季盛行南疆热低压,多西路冷空气入侵,诱发沙尘暴,常影响南疆及柴达木盆地等;弱年春季则相反。(5)近50年中蒙地区的沙尘暴活动呈波动变化,荒漠化环境、特别是大气环流的变化是导致上述3个分区沙尘活动波动变化的主要原因。主要从大气环流角度考虑,在目前全球增暖持续的背景下,近1—2年应注意中、东区(特别是东区)沙尘活动加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0.
The atmospheric reaction between HS and NO2 was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d at 298 K and 1 atm of pressure.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rst reaction step will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HSNO2 or HSONO, spontaneously and exothermically. HSONO easily decomposes into HSO + NO. On the other hand, HSNO2 can hardly dissociate in the reactants, and its isomerization to other adducts is much hindered. Production of HNO + SO and SNO + OH was found to be unfavorable. Thus, the main products would be HSO + NO and HSNO2, and new investigations focusing on the atmospheric fate of HSNO2 are suggested. A general discussion of the fate of HS under atmospheric conditions is presented. Recent investigations indicate that NO2, O2 and N2O should be the most important oxidants of HS, while the O3 influence will not be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