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9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743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340篇
地球物理   300篇
地质学   1525篇
海洋学   224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112篇
自然地理   15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人类活动对柳林泉域水文过程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以后,柳林泉流量日益减少,人类活动成为其衰减的主要原因。通过分阶段应用灰色系统模型,定量地描述人类活动对柳林泉水文过程的影响。第一阶段(1957~1973年),柳林泉水流量只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第二阶段(1974~2009年)柳林泉水流量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GM时滞模型,通过比较分析得到人类活动对柳林泉水文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人类活动导致泉水流量相对于降水量的时间滞后由0年增长到4年,即地下水压力波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强度被削弱,传播速度变缓。降水量对泉水流量的灰作用系数由第一阶段的1.127 2×10-2下降到了第二阶段的7.75×10-3,说明由于人类活动使降水量对泉水流量的补给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902.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对这种湖泊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及其氢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及其同位素组成,并且与青海湖水生植物及其周围陆生植物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它们的成因.结果显示了青海湖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分布都是类似的,其特征反映了它们起源于湖泊周围陆生草本植物.青海湖表层沉积物中正构...  相似文献   
903.
高黎贡山南段主要热泉水化学同位素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应用水化学同位素技术,对高黎山南段主要热泉成因及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认识。研究区热泉水为低矿化、碱性、Na-HCO3型水;热泉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起源,循环速率较快,水岩作用不充分,径流环境多处于相对开放的氧化环境之中。以黄草坝泉、三官泉特征比较明显;地下水补给区主要位于泉点附近高程在1800 m的区域范围之内,为附近区域大气降水补给形成;存在浅层、深层两种混合作用形式,黄草坝泉、三官泉现代大气降水混合比在90%以上;热泉热储温度为100~200℃,循环深度在2000~4000 m。  相似文献   
904.
天然半导体矿物金红石因结构中含有类质同象替代杂质元素V和Fe,具有一定的可见光吸收和光催化活性。为改善金红石的日光光催化性能,在H2还原气氛下,对天然金红石粉末进行500~900℃不同温度的热处理改性研究。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absorption spectra)表明H2还原处理显著改善了金红石在可见光区460~750 nm波段的光吸收,其中900℃处理样品的光吸收提升最为明显。电子顺磁共振(EP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表明,随着还原温度升高,杂质元素V和Fe从高价态(V5+,Fe3+)向较低的价态(V4+,V3+,Fe2+)转化,同时金红石表面的化学吸附水含量也有所增加。本文认为H2还原热处理引起的过渡金属元素价态的改变,尤其是较低氧化态V离子(V4+和V3+)的形成,可能是导致金红石样品可见光吸收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05.
通过2009年西安Ni-Cu(Pt)岩浆矿床国际学术研讨会和近10年来的勘查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岩浆硫化物矿床勘查领域的发展趋势为:与大型层状岩体有关的铂族矿床仍然受到关注;Sudbury矿床的特殊性和不可参照性取得了共识;小岩体矿床是勘查研究的主流;通道成矿作用受到重视。以大型层状岩体Bushveld为例,介绍了其中的Merensky矿层、UG-2矿层和北翼接触带的Platreef矿床。由于中国没有发现这种大型层状岩体,因此应当重视那些中小型层状岩体中可能赋存的铂族矿床。迄今为止,除了Sudbury矿床这个特殊的实例之外,国内外所有具有经济意义的Ni-Cu矿床都寄生于小岩体中并自成一个成矿系统。这个小岩体成矿系统包含成矿背景、邻近深大断裂、原始岩浆、先导性岩浆成岩作用、继发性岩浆成矿作用以及深部熔离-分期贯入-终端岩浆房聚集成矿等。近10年的勘查实践进一步说明,这类小岩体矿床仍是中国今后的主要勘查研究方向。最后,介绍了Noril sk-Talnakh和Voisey s Bay矿床的深部熔离-通道成矿机制,这种机制增添了小岩体成矿作用的多样性;但是,其现存空间是开放性岩浆通道还是封闭性终端岩浆房,还有待更多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906.
金川矿床是我国最大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岩体主要由硫化物橄榄岩、含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和橄榄辉石岩等岩相组成。以金川Ⅱ号岩体为例,根据岩相学观察和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试图对岩浆上升过程中的演化分异进行深入探讨,发现金川Ⅱ号岩体岩浆结晶分异演化过程主要包括深部岩浆房中尖晶石—橄榄石的分离结晶和浅部岩浆房辉石与斜长石的结晶,而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发生在岩浆上升的整个过程,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是导致母岩浆中硫饱和的主要因素。该岩浆分异演化过程间接支持了汤中立提出的"深部分异-熔离,依次贯入"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07.
Two Co‐rich seamount crust reference materials, MCPt‐1 and MCPt‐2, were prepared using ultra‐fine particle size milling technique and characterised for the platinum‐group elements (PGEs). The raw material for these two reference materials was collected separately from the Magellan seamoun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and the seamounts of the central Pacific Ocean by Russian and Chinese scientists. First, they were ground by ball mill to a ?200 mesh powder, then further processed by ultra‐fine jet mill and well‐mixed.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of the samples were tested by a laser particle analyser;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was 1.8 and 1.5 μm (equal to about 2000 mesh) respectively. The homogeneity of six major and minor elements in these two materials was tested at the milligram level of sampling mass by high‐precision wavelength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XRF) spectrometry and at the microgram level of sampling mass by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er. The homogeneity of more than forty trace elements, including Pt, was tested at the microgram level of sampling mass by LA‐ICP‐MS. Except for Rh, all PGEs were determined by isotope dilution‐ICP‐MS. Platinum in MCPt‐1 and MCPt‐2 was characterised as certified values, whereas the other five PGEs in MCPt‐1 and MCPt‐2 were reported as reference values. In addition, the information values of sixty‐two major, minor and trace elements were obtained by XRF, ICP‐AES and ICP‐MS. The minimum sampling mas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GEs was 1 g, while the minimum sampling mas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other elements was 2–5 mg.  相似文献   
908.
通过矿相学和电子探针研究发现,新疆喀拉通克矿床铂族矿物以Pt、Pd、Ni的碲化物、铋化物固溶体系列矿物为主,矿物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块状矿石的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等硫化物中,粒径多为3~5μm。矿物组合和相图分析显示,多数铂族矿物为岩浆熔离成因,个别矿物颗粒可能为热液叠加成矿的产物。岩浆中S不饱和时,PGE可能形成铂铑合金,局部氧逸度升高导致铬铁矿、磁铁矿等氧化物结晶,合金被早期结晶的硅酸盐矿物和氧化物包裹。硫化物熔离大量的PGE进入硫化物熔体,伴随硫化物熔体的分异,部分铂族矿物被包裹在单硫化物固溶体中;高温条件下结晶的Pd(+Pt,Ni)-Bi-Te固溶体系列矿物不稳定,随着温度的降低,Pd(+Pt,Ni)-Bi-Te固溶体出溶形成上述铂族矿物组合,MSS裂解铂族矿物被排出,岩浆热液可能形成少量具热液成因特征的铂族矿物。  相似文献   
909.
吉林磐石三道岗含铜镍硫化物矿床岩体群年代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中南部产出系列铜镍硫化物矿床,形成于中生代早期的含矿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在含矿岩体空间上受断裂构造控制,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集中出现,构成具有成因联系的含矿岩体群。三道岗含矿岩体主要岩石类型为闪长岩、辉长岩、角闪辉石岩-辉石岩、含长角闪橄榄岩等组合,侵位于下二叠统范家屯组浅变质岩系中。辉长岩中LA-ICP-MS锆石原位定年得到(232.75±0.95)Ma(MSWD=0.87)的岩体结晶年龄,同时,角闪石单矿物40Ar-39Ar法测年得到(121.45±2.52)Ma的蚀变年龄,暗示三道岗含矿岩体群与红旗岭一样形成于印支中亚造山晚期,燕山期岩浆活动产生的热液叠加蚀变对矿床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10.
Closed, isolated small systems, as the representatives of a “unique-environmental feature”, are valuable natural laboratories for studying different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The saline Rogoznica Lake (“Dragon Eye”), situated on the Eastern Adriatic coast is such a system (10 276 m2, 15 m deep) typical of many stratified, sulfide rich water bodies. The depth of mixolimnion changes seasonally and it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i.e. temperature and rainfall. Vertical mixing usually occurs during winter when cold, oxygen-rich water from the surface sinks downwar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