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6篇
  免费   645篇
  国内免费   817篇
测绘学   320篇
大气科学   651篇
地球物理   1249篇
地质学   2513篇
海洋学   17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48篇
自然地理   59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310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西安翠华山山崩地质遗迹资源保护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吴成基  孟彩萍 《山地学报》2002,20(6):757-760
文论述了西安翠华山山崩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的目的,进行了保护分区,将其分为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视域保护区三个区,重点分析了核心保护区的保护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内容和对策,以实现山崩地质遗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92.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eruption of debris flows, the new torrent 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are brought forward. The torrent there can be divided into 4 types such as the debris flow torrent with high destructive strength, the debris flow torrent, high sand-carrying capacity flush flood torrent and common flush flood by the techniques. In this paper, the classification indices system and the quantitative rating methods are presented. Based on torrent classification, debris flow torrent hazard zone mapping techniques by which the debris flow disaster early-warning object can be ascertained accurately are identified. The key techniques of building the debris flow disaster neural network (NN)real time forecasting model are given detailed explanations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neural node at the input layer, the output layer and the implicit layer, th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source and the initial weight value and so on. With this technique, the debris flow disaster real-time forecasting neural network model is built according to the rainfall features of the historical debris flow disasters, which includes multiple rain factors such as rainfall of the disaster day, the rainfall of 15 days before the disaster day, the maximal rate of rainfall in one hour and ten minutes. It can forecast the probability, critical rainfall of eruption of the debris flows, through the real-time rainfall monitoring or weather forecasting. Based on the torrent classification and hazard zone mapping, combined with rainfall monitoring in the rainy season and real-time forecasting models, the debris flow disaster early-warning system is built. In this system, the GIS technique, the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oftware and hardware are applied, which makes the system′s performance steady with good expansibility. The system is a visual information system that serves management and decision-making, which can facilitate timely inspect of the variation of the torrent type and hazardous zone, the torrent management, the early-warning of disasters and the disaster reduction and prevention.  相似文献   
93.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灾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通过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常见灾害类型的分析,建立了灾害管理系 统框架模型,为降低和消除旅游灾害,提出了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94.
两湖平原农业洪害特征与减灾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湖平原是我国农业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河湖水系四通八达,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由于人类不适当的经济活动,大规模围湖垦殖破坏了两湖平原自然生态环境,洪涝频繁发生,农业损失严重。两湖平原必须实施综合性的农业减灾技术措施:长江上中游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全面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保持水土;两湖地区实行退田还湖,提高湖泊分蓄洪能力;应用GPS、GIS技术预警,有效调度洪水;调整湖区农业结构,发展避洪农业。  相似文献   
95.
结合许家湾滑坡灾害点的地质背景资料和现场勘察结果,从滑坡区的地貌、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土壤特性、水文地质特征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分析滑坡成因机制。指出同向多层次结构的边坡类型、山高坡陡及地表水汇集走廊的地貌特征、发育多组密集节理的区域地质构造、软硬互层的地层岩性、土体的残余强度特性等是滑坡形成的内因;而人为削坡、强降雨和破坏植被营造水耕梯田等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流水浸蚀,是滑坡形成的诱发空子。基于滑坡稳定性的定量计算,确定了采用抗滑挡土墙、格构式地梁和垫梁组成抗滑系统,并布置了由树枝笼渗沟构成的排水系统等工程治理措施。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滑坡治理措施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96.
贵州省低纬山地气候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廷艳 《山地学报》2003,21(4):422-427
对贵州气温、降水、灾害指数等要素的气候变化分析表明:20世纪40年代前后贵州处于一个相对温暖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北半球大陆气温自1930~1960年代初的明显暖期中),1960~1970年代是一个相对较冷时段,但趋势变化曲线反应出贵州气温呈下降趋势(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相反),主要表现在春季和夏季变冷明显,秋季和冬季略有变暖;贵州降水趋于减少,主要反应为春季减少较为明显,夏、秋季变化不大,冬季呈增加趋势;各种灾害指数的趋势变化中,春季的倒春寒、夏季的洪涝趋于偏重,秋季的绵雨、冬季的低温和凝冻趋于偏轻,而春旱、夏旱和秋风变化不明显,但春旱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变化特征;旱涝指数的小波分析指出贵州旱涝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全域性周期变化,分别是32a和10a周期。  相似文献   
97.
陈洪凯  唐红梅 《山地学报》2003,21(6):739-744
三峡库岸城区滑坡90%属于由第四纪松散土体组成的散体滑坡,滑坡区属于城区重要组成部分,降雨及三峡库水位降落是此类滑坡孕发的动力因素。本文以重庆万州清泉路滑坡为例,基于库岸城区滑坡防治原则,构建了实用的滑坡治理与沿江路建设一体化模式,推导了抗滑桩的内力计算方法;详细分析了一体化模式的结构组成及受力特性。研究成果对于三峡库区城区滑坡的治理与开发利用具有较强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8.
徐乾清 《水文》2003,23(2):1-7
阐述了防洪成灾的基本认识及防洪减灾对策的发展过程,分析了中国洪水灾害分布的特征和防洪减灾基本对策的要求,探讨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洪成灾体系,提出了当前防洪成灾研究规划中出现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99.
深圳市地质灾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圳市是一座新兴的海滨城市,市区东部与西部以花岗岩为主,中部以古老的变质岩为主,部分地区分布有砂岩、泥岩及变质的板岩、粉砂岩,深圳大断裂是区内主要的构造形迹。滑坡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中部。在花岗岩地区主要变形为岩质高边坡崩塌、落石、坍塌等坡面变形;在变质岩、砂岩、泥岩地区发生多处滑坡。地质构造与地质灾害关系密切,深圳大断裂两侧为地质灾害多发区。防治边坡变形的工程措施即桩排、连续墙、基础为桩,锚杆框架;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锚索框架护坡、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设置多级平台减载及琉干排水措施。深圳采用的治理地质灾害的工程措施经过多年的使用达到预期效果,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完成的工程很少考虑工程措施与城市的景观协调。90年代后期已经考虑了工程完成后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因此采用防护措施以锚杆框架、预应力锚索框架工程为主,框架间植草,既有利于边坡稳定又有利于美化环境。  相似文献   
100.
黄土滑坡临滑预报的应变控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西北部地区黄土沉积巨厚,地质构造复杂,土体强度低,水敏感性强,各种类型的黄土滑坡广泛分布。黄土滑坡具有滑动规模大、滑动速度快、灾害损失严重等特点。黄土滑坡滑动时间预报,特别是临滑预报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具重要意义。根据黄土力学性质试验与典型黄土滑坡变形分析研究结果,在对比分析黄土剪切应变特性与滑坡滑动破坏机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一种黄土滑坡临滑预报的应变控制方法。建立了中、浅层与厚层黄土滑坡的应变破坏标准。经多处滑坡实例验证,结果基本合理,可应用于黄土滑坡临滑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