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1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586篇
测绘学   10篇
地球物理   633篇
地质学   1792篇
海洋学   67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49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对华北克拉通北缘达里诺尔地区鸽子山附近玄武岩中的含金云母辉石岩捕虏体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的研究,并对其中的单斜辉石、斜方辉石、金云母和粒间熔体进行了原位微区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具有低的Mg^#、Cr 2O 3和高的Al2O3含量,斜方辉石还具有高的MnO含量,这些特征表明辉石岩代表了交代熔体在地幔中冷却固结堆晶形成的岩脉。辉石岩中金云母、粒间熔体的出现及其不平衡的地球化学特征说明辉石岩形成以后又遭受到了多期次的硅酸盐熔体地幔交代作用。结晶出单斜辉石的母岩浆在蛛网图上具有K、Pb元素的弱负异常但不具有Nb、Ta、Ti元素的负异常,推测形成辉石岩的熔体可能来自软流圈地幔。粒间熔体的低SiO2,高MgO和FeO的特征指示其形成于地幔超基性岩的部分熔融,蛛网图上明显的K、Pb正异常以及Nb、Ta负异常说明其源区也存在俯冲沉积物的贡献。基于此,认为中国东部新生代岩石圈地幔经历了多期次地幔交代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因新发现的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成岩成矿研究存在争议,对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的成因机制又引发新一轮的关注。中国造山带中铜镍钴硫化物矿床具有鲜明的分布特点,20世纪80年代东天山黄山东等一批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的发现,曾经提出蛇绿岩形成铜镍钴硫化物矿床的观点,而后出现了洋壳削减闭合陆-陆碰撞后新生陆壳裂陷槽环境形成铜镍钴矿的主流认识;进入21世纪后,随着塔里木早二叠世大火成岩省的提出,开始将东天山和新疆北山的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与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的形成关联起来,并认为是地幔柱作用的结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由于含铜镍钴镁铁-超镁铁岩地球化学具有典型的岛弧特征,又将东天山铜镍钴矿床的形成与俯冲削减的板片再次联系了起来,导致岩浆型铜镍钴硫化物矿床形成背景还存在较大争议。我们认为岩石微量元素显示岛弧信息,是俯冲交代及地壳混染引起的地球化学屏蔽效应;铬尖晶石成分及所反映的氧逸度环境指示为张性环境,而非岛弧。塔里木陆块周缘3期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成矿代表了中国最重要的3期成镍事件,实际反映了塔里木陆块在全球大陆聚散演化中与超大陆之间关键的聚散事件:(1)新元古代金川Cu-Ni-PGE矿成矿代表了由于地幔柱作用以塔里木、扬子和西澳大利亚陆块之间的裂解为起点的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事件,直至早古生代形成原特提斯洋-古亚洲洋;(2)早古生代末夏日哈木Ni-Co矿则是代表冈瓦纳大陆南部裂解从而形成古特提斯洋的标志性事件;(3)晚古生代早二叠世坡一Cu-Ni矿应是地幔柱作用潘吉亚超大陆生长大火成岩省的深成相组成。本文系统总结了3个矿床的成矿特征,并对比了3个矿床的区别。尽管坡一在3个矿床中有基性程度最高的母岩浆,但坡一相对于夏日哈木、金川显示出低的地壳混染程度,特别是地壳硫混染程度,这可能是坡一成矿相对差的主要原因。此外坡一不仅地壳混染程度低,且其混染了较多的钙质,抑制了硫化物饱和。  相似文献   
993.
刘劲鸿 《地学前缘》2020,27(5):48-60
吉林蛟河地幔岩碎块是被碱性橄榄玄武岩岩浆喷发携带至地壳浅部或地表的。碱性橄榄玄武岩中地幔岩碎块含量40%~55%,局部达60%以上;碎块大小不等,一般直径以5~10 cm居多,大者达20~35 cm,故定名为地幔岩集块熔岩(岩流)。地幔岩碎块以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和尖晶石斜辉橄榄岩碎块为主,纯橄榄岩次之,未发现石榴石橄榄岩;胶结物为碱性橄榄玄武岩岩浆。本次研究发现地幔岩内存在丰富的、不同成分和形态的熔融微区。熔融微区类型以其形状可分为滴状、扇状、球状、不规则状、短脉状和环边状,以其特征新生矿物分为OL型、K型、Na+Chl型、PL型、OL+SP型、C+SP型和SP+Chl+Ser型。熔融微区结构为玻基间隐结构或放射状结构;矿物呈骸晶状、中空为玻璃质;残余玻璃脱玻化,产生少量针状和不透明黑色雏晶。熔融微区的形状、结构、物质组成及矿物结晶等特征具有标型性,表征这些熔融体是在上地幔深度保存的幔源岩熔融交代的产物,幔源结晶岩是固相残留。该幔源岩经历强火山喷发使其发生爆炸的地质事件,导致K、Na、Al、Ca易熔组分和H2O、CO2等挥发分开始熔融和气体释放,营造快速固化结晶和淬火的环境。这些少量的熔融物择优占据矿物间隙、裂隙、位错或晶体缺陷处汇聚并熔融交代相邻矿物,不断扩展空间,遂形成滴状等特征形状的“微区”。由于熔融程度不同,产生的熔融物的化学成分和结晶程度也有差异,所代表的初始岩浆性质也不一样,可以是超基性或碱性橄榄玄武质,抑或碧玄岩质岩浆。从检测出的这些信息证实,蛟河地幔岩是被不一致熔融抽取后的地幔残留,即岩石圈地幔。  相似文献   
994.
滇东北会泽地区发现峨眉山玄武岩中沿NNE向发育的玄武粗安岩,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镜下岩相学分析、锆石U-Pb定年以及岩石地球化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该玄武粗安岩形成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的构造演化过程。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确定玄武粗安岩形成的加权年龄为(251.6±4.2)Ma(MSWD=0.20),蚀变年龄分别为(143.5±1.9)Ma和(150.5±2.4)Ma。岩石地球化学主量、稀土和微量元素测试表明,玄武粗安岩的SiO_2含量在52.09%~54.10%,属于中基性火山岩;Mg~#介于19.88~40.86,在TAS图解上整体显示为碱性玄武岩粗安岩系列;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出会泽玄武粗安岩来自交代的富集地幔源区,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的单斜辉石、斜长石和磁铁矿的分离结晶作用。会泽玄武粗安岩是峨眉山玄武岩的一部分,推断其为峨眉山地幔柱活动消亡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5.
河淮地幔亚热柱的演化及其对华北地区成矿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本文依据华北地台东部的地球物理测深资料、火山-岩浆活动、沉积建造特征及构造演化历史,提出河滩地区是中生代以来强烈隆升的地幔亚热柱。亚热柱的强烈上升使岩石圈下部发生热减薄,上地壳发生裂陷,新生界堆积厚达5-9km。岩石圈热减薄仅至60-80km。金、银等成矿元素除部分来自赋矿围岩之外,其主要部分来自地核,并以气态随地幔热柱向上运移,当其进入亚热柱阶段时,部分转变为液态.呈气-液混合相随亚热柱运移,当伞状外展亚热柱被造山带陡倾韧性剪切带切割时,气-液相全、银随深熔岩浆或沿韧性剪切带向上迁移,并在幔枝(变质核杂岩)构造的有利扩容带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996.
上海及其邻近地区上地幔间断面接收函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上海及其邻近地区地震台网两个剖面上自2002年以来256个远震记录,提取得到高质量的接收函数,通过对这些接收函数的共转换点叠加得到研究区的间断面的分布及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剖面上的上地幔间断面410 km,660 km间断面没有明显的起伏变化,从而证实了西太平洋俯冲带对中国东部的影响在东北、华北和华东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997.
峨眉山二滩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二滩地区玄武岩w(S iO2)/%=40.5~59.65;普遍高碱,w(K2O N a2O)=2.64%~7.67%。w(T iO2)=2.10%~6.53%,T i/Y>500,该区玄武岩属于高钛(HT)型玄武岩;其M g#=58~84,明显高于高于宾川高钛玄武岩(31~53),说明岩浆演化程度明显低于宾川高钛玄武岩浆。岩石样品中Sr显示明显负异常,暗示了二滩玄武岩经历了广泛的斜长石结晶分离;而Eu不显异常,则反映了玄武岩岩浆中有高Eu3 /Eu2 比值的存在,其环境为氧化环境。在二滩玄武岩和宾川高钛玄武岩中,N i,Z r,T iO2和M g#均显示了明显差异,说明二滩玄武岩具有独立的地球化学特征。二滩玄武岩不相容元素(R b,B a,Th,U,N b,T a,L a,C e等)配分曲线与O IB相似,及其T a/Y b vs Th/Y b双变量图解也显示出了富集地幔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峨眉山二滩玄武岩源区为富集地幔源,玄武岩岩浆可能为地幔柱物质。此外,B a/Th,Z r/N b,L a/N b,B a/N b等比值介于EM I O IB和EM II O IB之间,以及C e/Pb比值也说明:二滩玄武岩缺少H IMU O IB端元组分,是EM I O IB和EM II O IB两端元的混合产物。  相似文献   
998.
基于华北中西部和青藏高原东北缘3个流动台阵共480个台站新得到的远震XKS(SKS、SKKS和PKS)波分裂结果,并结合研究区已得到的987个台站的分裂结果,获得了高分辨率的上地幔各向异性图像.分析表明,鄂尔多斯块体的时间延迟较小,反映了其稳定性和弱的各向异性变形特征,可能保留了古老克拉通根的"化石"各向异性,但其靠近...  相似文献   
999.
塔里木板块西南缘钾质煌斑岩地球化学及源区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塔里木板块西南缘克里阳山区的钾质煌斑岩呈脉状产于前寒武纪埃连卡特群变质沉积岩中,其主要岩石类型有:金云母透辉石煌斑岩、假白榴石透辉石煌斑岩和含球粒透辉石煌斑岩。所有岩石具有低的SiO2(41.31%~44.84%)、TiO2(0.75%~0.86%)和高的MgO(7.30%~11.33%)和K2O(4.01%~6.01%)含量,K2O/Na2O比值介于2.77~12.49之间。同时,它们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Th、U、K)和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Ti)的特征,并且具有高的Sr同位素比值、相似的高度分异的REE配分模式。这些岩石的母岩浆来自于金云母角闪石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的富集地幔,是该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约5%~10%的产物,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较弱。富集地幔是俯冲的板块释放的富含钾质流体交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00.
大火成岩省指的是板块内部在相对短的时间间隔内(通常<3 Ma)巨量的岩浆喷发和侵入形成的火成岩省(面积超过105 km2,体积超过105 km3)。自此概念提出至今,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对于其成因以及对大陆裂解、物质循环、环境效应、生物灭绝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争论。本文在回顾大火成岩省定义及其演变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内容包括:(1)镁铁质大火成岩省(MLIP)成因的地幔柱模型及其存在的问题;(2)水在MLIP形成过程中的作用;(3) MLIP成因的其他替代模型;(4)硅质大火成岩省(SLIP)的成因及其与MLIP之间的关系;(5)大火成岩省和超大陆裂解之间的耦合关系;(6)大火成岩省与碳、硫循环及其对全球环境和生物大规模绝灭的影响;(7)大火成岩省与全球海平面升高、温室效应以及大洋缺氧事件的关系;(8)大火成岩省的地表地形效应。最后提出了大火成岩省研究中有待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