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5篇
  免费   553篇
  国内免费   1324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3760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67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31.
西非素有"黄金海岸"之称,近年西非金矿勘查和产量不断突破新高,已超过南非成为非洲最重要的产金区.通过系统总结西非156个有储量数据的金矿山信息发现,西非已发现金矿储量全球占比超7%,未来可能成为全球金矿开采与供应的重要一极.成因类型上以造山型金矿为主,且成矿流体具有富水含碳为特征.砾岩型金矿次之,独居特色,其他类型矿床...  相似文献   
932.
中亚地区典型矿床的特征提取技术及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巴尔喀什-准噶尔成矿带为研究区域,分析中亚大型矿集区成矿地质条件,结合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信息科学等信息数据及野外调查成果,选择2个典型矿床,从构造域、沉积域、火成岩、重力与航磁等特征,构建数据驱动与知识驱动的时空坐标,以铜矿为主要矿床类型,以中比例尺为主要研究尺度,建立多元信息综合识别组合标志,结合空间数据分析技术,以ArcGIS为平台,集成相关的各种信息,建立中亚跨境成矿带铜矿床提取技术及成矿预测体系,将各单要素类计算结果与已有矿床的整合产生新的要素类,利用空间分析模型进行计算,将研究区分为潜在高聚区、潜在聚集区、高预测区、预测区和未定区5个类别,形成不同的预测分类集合,得到整个研究区的预测结果,通过实地验证分析,预测结果得出新疆两处潜在聚集区,其中伊犁地区的潜在聚集区有阿希金矿验证;天山北坡的潜在聚集区主要在依连哈比尔尕山北坡,基本与实地情况符合。通过理论研究到技术方法的实现,为境内寻找铜矿床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933.
康滇地轴西缘矿床成矿系列及区域成矿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应用成矿系列理论,对康滇地轴西缘成矿规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初步划分出矿床成矿系列并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指出今后找矿的主攻类型。  相似文献   
934.
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床类型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锡铁山铅锌矿床是我国大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之一。该矿床类型认识长期存在争议,目前已有越来越多学者将其视为SEDEX型矿床。本文在近年来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构造背景研究进展归纳整理的基础上,结合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古生代区域地质研究进展,提出锡铁山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不是以往认为的陆内裂谷,而是活动大陆边缘弧后/间盆地裂谷。鉴于成矿构造环境变化,锡铁山矿床类型也应作出相应调整,由原来的SEDEX型矿床改为VSHMS型矿床。这样做可以达到三个方面的目的:其一,有利于解决现存的成矿构造背景认识与区域地质认识不一致的矛盾;其二,有利于保障本区目前和未来大规模展开的区域成矿研究及找矿勘查评价建立在正确的成矿背景认识前提之下;其三,将矿床类型划分与成矿构造背景相结合,进而用矿床类型揭示构造背景,体现了矿床研究为地球系统科学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935.
李南生 《地质与勘探》2010,46(5):788-797
双旗山金矿位于武夷成矿带金矿成矿远景区内,地处闽中"金三角"地区,区内矿床(点)众多,金矿体主要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中晚元古代大岭组变质岩中,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和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的研究,结合物探、化探、自然重砂等综合信息分析,并根据区域成矿地质、成矿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时空演化规律,建立成矿模式,全面利用综合信息预测方法,开展综合信息成矿规律及预测评价工作,圈定双旗山、杨梅、吉山、青溪等五个有利的成矿远景区,提出该区下步找矿方向和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36.
甘肃北山公婆泉铜矿矿集区成矿构造剖析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荣科 《地质与勘探》2010,46(1):93-101
甘肃肃北县公婆泉铜矿是北山成矿带一个中型斑岩铜矿床,作者运用矿田构造分析思路,综合利用重力、遥感、矿床勘查及同位素测年资料,研究了控制该矿带?矿田?矿体的不同级次构造的空间展布及形成演化,厘定出4级成矿构造:斜切弧的北西向深大断裂控制了公婆泉铜矿、勒巴泉铜矿、红柳沟铜矿、419铜矿等构成的矿集区的展布,公婆泉铜矿田?各矿区?各矿段的分布分别受控于代表岩基?岩浆柱或浅部岩浆房?热液通道的一、二、三级环形组构,各个热液通道内的矿体至少呈深浅两层矿体群出现。类似的环形构造FV1?10及外围是公婆泉铜矿田重要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37.
甘肃西成矿集区成矿系列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海军 《地质与勘探》2010,46(6):1045-1050
通过对甘肃西成地区区域地质背景的分析,将西成矿集区划分为2个成矿系列,即与泥盆纪海相沉积作用有关的铅、锌、铜、大理岩、白云岩、重晶石等矿床成矿系列和与印支-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有关的金、钨(钼)矿床成矿系列。通过近几年找矿成果分析、与邻区矿床成矿系列对比、含矿层的叠置关系和成矿系列的叠加复合研究,认为西成矿集区西延部位具有较好的铅锌找矿前景;西部热水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发育地段,是寻找微细浸染型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有利地段,深部找矿空间广阔,厂坝岩体是西成矿集区钨钼找矿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938.
闵毅 《地质与勘探》2010,46(Z1):1242-1248
[摘要]为探索植被、第四系覆盖区与富碱斑岩有关的铜钼金多金属矿有效的找矿方法组合,使 理论研究更好地和找矿实践相结合,从成矿系统的角度对矿区成矿控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了该区 金矿的可能产出模式,提出了找矿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以实际找矿工作为例,对为解决这些问题而采 用的遥感及各种物探、化探等方法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对两者如何结合的问题做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939.
特提斯成矿域主要金属矿床类型与成矿过程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作为全球三大巨型成矿域之一的特提斯成矿域目前尚缺少系统的研究和总结。特提斯构造带是欧亚大陆南部一条全球性纬向展布的构造带,夹持于东欧、哈萨克、塔里木、华北、扬子、印度支那地块和印度、阿拉伯、非洲板块之间,由若干个小陆块,如Anatolides、外高加索、Alborz、伊朗中部、鲁特、阿富汗、帕米尔、南羌塘、北羌塘、拉萨、保山、中缅马苏、西缅甸等,及陆块中间的造山带组成,是在晚古生代到新生代期间,古、新特提斯洋扩张与闭合过程中,历经两次大规模的板块俯冲、碰撞形成的。这一过程可主要概括为冈瓦纳大陆的裂解以及欧亚大陆的增生,其中欧亚主动大陆边缘和冈瓦纳被动大陆边缘起了主要的控制作用。特提斯成矿域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注定了其成矿具多金属、多类型的特征,漫长的空间展布决定了其金属堆积的连续成带性,其中的一些重要成矿带全球著名。文章在特提斯成矿域中识别出了6种主要的成矿作用,分别形成斑岩型Cu-Mo-Au、与岩浆热液有关的Sn-W、岩浆型铬铁矿、VMS型Cu-Pb-Zn、浅成低温热液型Au-Hg-Sb及与沉积岩有关的Pb-Zn等矿床。这些矿床都是在洋盆扩张、洋陆俯冲、大陆碰撞等地球动力学背景中形成的。与环太平洋、古亚洲等增...  相似文献   
940.
中国东部钼矿成矿背景与成岩-成矿时差讨论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中国东部中生代钼矿带属滨太平洋成矿域,钼矿床多沿不同构造单元的交界部位及区域性深大断裂呈带状分布,集中分布在东秦岭、燕辽、长江中下游、南岭和大兴安岭等钼矿成矿带。结合前人成果,以典型矿床为例,初步讨论了中国东部各个钼矿成矿带的成矿背景,成矿很可能与碰撞造山后的伸展背景和(或)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文章根据收集到的中国东部典型钼矿床的成矿年龄及相关岩体的同位素测年数据,详细讨论并定量厘定了钼矿床的成岩与成矿时差。结果表明,钼矿成矿同步或略滞后于同源岩浆活动,两个成矿高峰的时差分别为0~10.0 Ma和0~15.0 Ma;对于单个矿床,成岩_成矿时差集中在0~14.0 Ma,均值为4.1 Ma;从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型→矽卡岩型→石英脉型钼矿床,成岩-成矿时差呈递增趋势,这恰与岩浆热液成矿过程的客观地质事实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