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5篇
  免费   553篇
  国内免费   1324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3760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67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71.
天山西南段乌恰—柯坪地区航磁磁场特征与成矿远景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卫平 《铀矿地质》2001,17(3):162-167
本文以1998年1:20万航空磁测资料为基础,参考地质和化探资料,对工作区磁场特征、岩浆岩、断裂构造与矿产分布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地质成矿环境,建立寻找热液型和火山-沉积型的铜、铅、锌、金、铁、锰矿找矿标志,对本区找矿远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72.
华北陆块北缘中段是我国金矿资源集中分布地区之一。区内不同时代不同类型金矿床集中产出 ,形成不同规模的金矿床密集区。它受控于区域构造格架的交叉区 ,在伸展 -挤压构造背景下产生的岩浆侵入 -基底隆升 -变质核杂岩 (或基底断隆 )三位一体的构造 ,成为整体上控制金矿床密集区的构造系统。变质核杂岩构造控制了绿岩型金矿成矿系列的时空结构  相似文献   
973.
山东平邑卓家庄金矿构造控矿因素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平邑卓家庄金矿是一隐爆角砾岩筒型金矿床,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且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NW向和EW向断裂交汇部位控制了角砾岩筒的产出,等距性分布的次级断裂控制了砾岩筒的等距产出,断裂的交线产状代表了角砾岩筒的产状,是矿体定位预测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74.
个旧锡矿33号矿群地质特征与其外围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个旧锡矿区是老矿区,开采历史悠久,目前资源紧张,急需开展找矿增储研究。33号矿群是近年新勘查的矿体,以接触交代矿床为主,经工程揭露,现已探明一定锡储量,目前矿山生产急需向外围找矿,以期扩大储量,但苦于找矿工程方向不清。我们通过对隐伏花岗岩体形态,锡、铜的矿化强度模型,地表地球化学结合地质研究,指出33号矿群的北东,芦塘坝断裂与炸药库断裂交截部位附近为最有利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975.
辽西温杖子金矿床成矿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杖子金矿床位于燕山台褶带辽西断褶束与山海关台拱交接带内,受深大断裂和岩浆活动的控制,形成于中低温条件,成矿溶液以岩浆水为主,并有大气降水混合。围岩蚀变表明与深部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研究确定其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976.
在充分研究燕山地区含金岩体、地质、矿产、化探、遥感等综合地学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特征分析法,建立了该区区域综合信息找矿预测模型,并进行区域金矿成矿预测,对指导该区金矿找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77.
K-L变换是遥感数字图像处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文中用K-L变换图像分析的方法对冀北区域化探数据进行再分析,提取出张家口—赤城金矿化集中区金矿成矿期次的信息,并用数字图像复合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各成矿期在空间上的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978.
多种类型金矿化群聚于铜石碱性钾质次火山岩体中及其周围,构筑了成矿模式的框架。归来庄金矿床属于富含贵金属的石英-萤石-冰长石型浅成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979.
新疆主要造山带地壳发展的五阶段模式及成矿系列   总被引:59,自引:1,他引:59  
按汉尼克(1981)提出的简单剪切模式,大陆解离是沿一条缓倾斜的拆离带发生移离。随着拆离的发展,上地慢软流圈隆起追随拆离面下降的一侧迁移,而始终处于解离大陆一侧边缘的下方(而不是在拉伸洋盆的中线上)。因此,在有上地幔软流圈隆起对应的陆缘一侧,会产生大量火山—深成岩浆作用(主要是上地幔物质的渗入),称为“岩浆型被动陆缘”(旧称“火山型被动陆缘”);而另一侧,则仅表现为地壳表层的构造破坏和陆源碎屑堆积作用,即经典意义上的大西洋型被动陆缘,称为“非岩浆型被动陆缘”。裂谷一般地可看成是上述解离过程初期阶段的产物。上述过程的几种构造环境下的地壳,都具有厚度减小、地壳渗透性增加、成熟度降低的特点,称为“拉张型过渡壳”。拉张型过渡壳阶段是陆同型造山带地壳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阶段。它的标志性建造是双峰式火山岩建造(岩浆型被动陆缘)和巨厚陆源碎屑岩夹基性火山岩建造(非岩浆型被动陆缘),建造序列由稳定性类型向非稳定性类型演化,地球化学表现出成熟度不断降低的趋势。当基底陆壳拉伸减薄至零时,出现洋壳,洋壳阶段的产物为蛇绿岩建造。当扩张终止,洋盆开始消减,两侧陆缘演化即进入“汇聚型过渡壳阶段”。在汇聚阶段中,前两阶段形成的产物被强烈堆挤  相似文献   
980.
The system of mineral deposit statistical prediction methods, based on the similarity-analogy theory, searching anomaly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ore-controlling by quantitative assemblage of metallotects, can he summarized into the following aspects: (1)concluding main ore-controlling conditions and ore-hunting indicators from typical deposits; (2)establishing geological concept model of deposits; (3)selecting geological variable and dividing study units and granting specific value for each variable; (4)by the use of geological and mathematical geology method, building predication model , delineating prospective area for exploration and estimating the total resources; (5)evaluating the prospecting work . It is good practice to use this system for metallogenic prognosis and regional prospecting of gold deposit in East Junggar, Xinjiang and has achieved great success . As a result, we discovered the Kubusu gold mineralized belt , delineated prospective area , estimated total resources of gold in the belt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