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31.
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及其对喀斯特植物、土壤碳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宽  吴沿友 《中国岩溶》2011,30(4):466-471
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是土壤有机酸的重要动态来源,来源于光合作用固定的碳,是土壤碳流动的最活跃形式。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植物和土壤碳汇。一方面,在喀斯特土壤环境中,植物根系分泌有机酸的含量增加,影响碳汇的产生和流动,直接调节植物与土壤的固碳增汇能力;另一方面,根系分泌的有机酸通过影响土壤中一系列的动态化学和生物学过程,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养分循环以及微生物的活性产生深刻影响,直接影响土壤的固碳增汇能力,从而间接影响植物的固碳增汇能力。因此,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在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固碳增汇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2.
极地微生物菌种数据库的设计及其功能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极地微生物菌种数据库,在功能设计上不仅考虑到共享中国极地科学数据库系统的元数据管理、用户权限认证和后台数据管理功能模块与部分数据,而且考虑到新开发的用户管理模块、数据管理与维护模块、数据查询模块,以及文献信息要求等的特殊性。其技术架构采用基于WEB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数据库设计中除考虑到管理的主体对象--菌种资源信息外,还考虑用户、资源利用和成效跟踪等相关信息,并通过相关联的用户与权限系统、数据管理与维护系统和数据发布系统,实现用户与操作、资源与利用的一体化管理。该数据库不仅实现多种信息的综合管理与实时发布,而且提供定制式、人性化管理与用户界面以及综合统计和报表等多项功能。  相似文献   
133.
 对我国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不同退化阶段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草原退化程度加剧,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随退化程度的加剧而有递减的趋势,各项值在总体上呈现出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土壤养分中除了土壤钾含量无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外, 其他含量表现出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的趋势;研究认为,荒漠草原的退化明显影响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生物量、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对草原退化有响应。同时,相关性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养分和土壤生物活性之间呈较好的相关关系,这些指标可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4.
塔里木河下游几种荒漠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卫霞  罗明  潘存德 《中国沙漠》2010,30(3):571-576
研究了塔里木河下游7种典型的优势荒漠植物的根际微生物数量、群落组成及其活性。结果表明:荒漠植物根际微生物数量、组成与根外有较大差异,具有不同的根际效应。黑果枸杞、刚毛柽柳、花花柴、盐穗木具有显著的根际正效应,其根际细菌的R/S为1.26~150.42,以黑果枸杞根际效应最为突出。骆驼刺、罗布麻和河西苣则产生负根际效应。生理群微生物氨化细菌和纤维素分解菌均表现出强烈的正根际效应,而硝化细菌未检出。荒漠植物的生长对根际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活性大于非根际土壤,但不同荒漠植物根际对土壤呼吸作用强度,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表现出较大差异。总体而言,荒漠植物增加了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及活性,促进了土壤养分的积累和转化,对于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灌木的根际效能优于草本植物,可作为新疆受损荒漠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优先考虑的物种。  相似文献   
135.
对分离自腌鱼的高产菌红素(bacterioruberin)的菌株r-fish进行了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与细胞化学组分的分析以及基于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细胞化学组分的分析结果表明菌株r-fish为球形的嗜盐古菌。基于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结果表明,r-fish与Halobacterium trapanicum NCIMB784菌株的相似性为99.8%,归入Na-trinema属。用TLC法对r-fish的色素进行了分析,r-fish的色素组分包括菌红素(bacteriorubefin)、脱水菌红素(anhydrobacteriorubefin)、双脱水菌红素(bisanhydrobacteriorubeftn)和一未知色素。与Halobacteriumhalobium和Halococcus morrhuae的色素组分相似。  相似文献   
136.
统计表明,世界上已知重要的砂岩型铀矿床的含矿主岩不同程度地含有机质、微生物或油气。对十红滩矿床、努和廷矿床及512矿床进行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铀与有机碳相关关系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有机质或油气在砂岩型铀矿成矿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7.
Water pollution of river basin ha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ischarge of sewage and the water quality has deteriorated due to the discharge of organic wastewater. Pretreatment of organic wastewater before discharging is of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he anaerobic digestion of organic substrates has been a well-developed biological treatment method for wastewater and wastes. Especially, the biohydrogen production using organic wastewater can produce an energy product and simultaneously reduce the pollution intensity of the wastes. Microorganisms with high hydrogen-producing capacity perform an important function in biohydrogen production.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d the zymolytic characteristics of a novel strain of bacteria B49 isolated from anaerobic activated sludge using waste liquid from a sugarhouse as substrate. The effect of yeast extract on microbial conversion of waste liquid from the sugarhouse was investigated. Different carbohydrates (such as glucose, sucrose, trisaccharide, molasses, etc.) in the waste liquid serve as major energy sources for B49's cell growth. The hydrogen yield of 2410 mL-H2/L-culture was obtained using glucose as substrate. When the waste liquid from the sugarhouse (molasses) was used as substrate, maximum hydrogen yield of 2460 mL-H2/L-culture was obtained at 2% of molasses.  相似文献   
138.
矿物材料对废水厌氧处理及厌氧污泥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微生物代谢产物是生物处理系统的重要组分,在提高污染物去除率和甲烷产量等方面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矿物材料石墨和厌氧微生物共存体系内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MP)和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石墨对EPS和SMP的组成和含量影响显著,主要是由于石墨的吸附作用及其对石墨颗粒的环境毒性所致。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添加石墨体系内SMP与EPS的基团种类并未发生明显改变,但含量有所改变。三维荧光分析结果显示,SMP的主要荧光类物质为色氨酸类似物和腐殖质(辅酶NADH),而EPS的主要荧光类物质为色氨酸类似物和腐殖酸,石墨能明显降低色氨酸类似物及腐殖酸类物质的产生。石墨会减弱微生物的相对疏水性,提高表面自由能,有利于微生物团聚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9.
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炼油厂污水池底泥中富集、驯化、分离、筛选,得到4种优势石油降解菌。采用摇床培养,研究了各优势菌和混合菌对石油烃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4种菌和混合菌20 d可将初始质量浓度为10000 mg/L的石油烃依次降解90.8%、88.9%、57.8%、49.8%、91.2%;培养液中石油烃的半衰期依次为5.5、6、15、19、5 d。初步鉴定4种菌分别属:节细菌(Arthrobacter sp.)、芽胞杆菌(Bacillus sp.)、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  相似文献   
140.
羟基游离基杀死压载水中微生物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的方法,将空气中的O2和海水中H2O电离离解成OH等氧化自由基,溶于海水中形成高浓度羟基药剂。羟基致死压载水中入侵的细菌、微藻生物的反应属于游离基反应,具有广谱致死特性,在压载水外排(或输入)过程中就可致死入侵微生物,不存在药剂污染海洋环境等问题。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致死微生物的羟基阚值为O.8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