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09篇
  免费   3103篇
  国内免费   4445篇
测绘学   253篇
大气科学   1476篇
地球物理   1341篇
地质学   12586篇
海洋学   1027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065篇
自然地理   1096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586篇
  2021年   699篇
  2020年   642篇
  2019年   854篇
  2018年   625篇
  2017年   624篇
  2016年   755篇
  2015年   778篇
  2014年   1034篇
  2013年   826篇
  2012年   994篇
  2011年   969篇
  2010年   831篇
  2009年   797篇
  2008年   714篇
  2007年   836篇
  2006年   726篇
  2005年   630篇
  2004年   586篇
  2003年   507篇
  2002年   465篇
  2001年   427篇
  2000年   382篇
  1999年   364篇
  1998年   316篇
  1997年   284篇
  1996年   240篇
  1995年   193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蓝岳彰 《黄金地质》2002,8(1):68-74
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露采工艺特点,通过几何切面分析法建立分析模型图,推导出紫金矿露采矿石质量预算公式。已知矿体平均品位、水平厚度、倾角、边际和围岩品位、采矿台阶高度、开拓方向与矿体走向间夹角、岩矿石安息角、地质矿量等9项参数,且当炮孔倾向与平台推进方向基本平行,矿岩体重也近于一致时,露采矿山可以准确预算出矿品位、贫化率、损失率和出矿量。据此预算结果还可对上述可变参数进行动态分析,以便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12.
黄再心 《黄金地质》2002,8(4):43-47
胬鲁尔虎金矿带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东段南侧,天山-阴山EW向复杂构造带东段北侧,带内金矿床和金矿(化)点主要集中分布在老变质岩,区域性深大断裂带。华力西期,燕山期岩浆岩均发育的地区,明显受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综合控制。控矿条件包括构造,地层,岩浆岩和区域变质。  相似文献   
913.
花岗岩定位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春丽  吴福元 《世界地质》2002,21(4):313-320
近20年来,由于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引入,使花岗岩定位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具体表现在复合定位机制的提出,定位机制控制因素的多样性,研究方法的更新等方面。在花岗质岩浆上升定位过程中,不仅肯定了浮力等作用的重要性,而且特别强调了构造通道、构造空间和构造应力作用方式的重要地位。花岗岩体构造研究的新进展,也为花岗地质岩浆的生成、运移、定位以及构造变形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14.
甚低频电磁法在某萤石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蒙古海力敏萤石矿属热液脉型,萤石—石英矿受花岗岩体内NW向断裂破碎带控制。矿区开展了甚低频电磁法找矿勘查研究,在已知矿体上测得明显的甚低频电磁异常,证实了该方法对寻找此类萤石矿床的有效性。在不易识别开采的掩盖区,所测甚低频电磁异常显示控矿断裂带仍存在,极可能赋存萤石矿体。  相似文献   
915.
夏庆霖  陈永清 《物探与化探》2002,26(2):110-112117
龙宝山岩体是燕山期多阶段岩浆活动形成的中偏碱性杂岩体,其稀土元素特征为:wΣREE为地壳丰度的2.5倍,wLREE/wHREE为地壳的近9倍,轻稀土强烈富集,δEu、δCe均呈弱负异常,各期侵入岩及含金石英脉的稀土元素分布型式基本相似,呈向右陡倾斜线,但石英脉中稀土总量更高、轻稀土更为富集。研究结果表明:岩浆和成矿物质最初可能均来源于上地幔的同一岩浆房,并在岩浆上侵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同化混染了地壳物质。  相似文献   
916.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细浸染型金矿是找矿潜力很大的一种矿床类型。近几年来逐渐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矿床类型加以研究和勘查。本文综合有关研究成果。总结了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该类矿床的成矿作用。提出层控地下热卤水成矿作用。层控有机成矿流体作用和层控深源成矿流体成矿作用是该类矿床的三种主要成矿作用。该类矿床的成因类型总体上可以归属于层控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917.
铂族元素矿床特征及成因分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收集国内外铂族元素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审视了国内外不同学者对铂族元素矿床的分类方案,综合矿床容矿岩石类型、共生元素组合、矿化类型和矿床类型并结合形成环境,对铂族元素矿床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类,划分为四类十二亚类。同时重点论述了具有开发前景的典型铂族元素矿床的基本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和形成环境及成矿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18.
影响浸铀细菌活性的因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健  茅均标 《现代地质》2002,16(3):312-317
微生物浸铀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难浸铀矿石的浸出率 ,其关键技术是培养高活性的菌种。为了培养能适应多种恶劣条件的高活性菌种 ,必须对影响浸铀微生物活性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实验室对浸铀细菌硫杆菌属中的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活性因素的研究 ,并结合实际对从江西山南矿区的野外矿样中分离筛选出的菌株的活性的影响因素作了初步探讨 ,认为pH值为 1 8、温度为 30℃、接种量为 2 0 %及 90r/min的充气条件是该硫杆菌最佳的培养条件。通过对磷、铀两种元素在不同浓度下对细菌活性影响的试验 ,得出高浓度的磷、铀对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但通过驯化可以降低及弱化这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19.
新疆小石头泉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找矿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小石头泉矿区主含矿层为下石炭统雅满苏组第二亚组,火山穹隆及伴生断裂为主要的控矿构造。矿区含矿火山岩组合属岛弧钙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不具备形成火山成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条件。小石头泉铜多金属矿床可归属为与次火山热液有关的脉状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矿田矿化带规模宏大,具备形成大型矿床的地质条件,矿区外围中酸性侵入岩体具有形成斑岩铜矿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920.
华北陆块南部熊耳群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16,自引:12,他引:16  
分布于华北陆块南部的熊耳群火山岩由玄武质到流纹质火山岩组成,并以玄武安山岩、安山岩为主,次为英安-流纹岩,SiO2=62%±的岩石较少,显示双峰特点。中基性熔岩的主要造岩矿物是辉石和斜长石,没有角闪石和黑云母,表明熊耳群火山岩形成于相对无水的环境。岩石地球化学上的显著特点是,富K2O、FeO,低Al2O3、MgO、CaO;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K、Rb、Ba)和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表现出岛弧型火山岩的地球化学亲合性。文中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表明,熊耳群火山岩具有岛弧型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原因是其地幔源区遭受俯冲带组分的改造,而岩浆在上升到地表的过程中混染地壳物质是次要的。基于熊耳群及下伏结晶基底的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熊耳群形成于夭折的三叉裂谷环境,推断俯冲带组分的改造和富集事件发生在华北陆块南部古元古代大陆壳的形成和 拼贴过程中,由于洋壳和地壳物质再循环到上地幔中,使陆下岩石圈地幔源区富集LILE、LREE并亏损HFSE。熊耳期岩浆作用正是源于这样的保留有早期俯冲带组分改造特征的陆下岩石圈富集地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