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2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361篇
测绘学   163篇
大气科学   199篇
地球物理   337篇
地质学   948篇
海洋学   269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133篇
自然地理   8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盆地地史模拟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述了盆地地史模拟的一般研究方法,认为回剥法是现今重建盆地沉积史与构造史最精确的方法详细讨论了地坟实校正、不整合处理和构造沉隆分析等主要数学模型及其适用范围;并在介绍地史模拟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地史模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2.
复杂性理论与滑坡动态预测研究新思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概述了复杂性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滑坡动态研究的影响;在概括滑坡预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滑坡动态预测的研究进展,最后是关于预测的几点思考,亦即滑坡动力学预测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3.
则木河断裂的现今活动方式及其地形变鉴别标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崇立  任金卫 《地震地质》1995,17(4):427-431
根据地壳形变测量资料,探讨了则木河断裂的现今活动方式及其定性的地形变鉴别标志问题。结果表明:则木河断裂的现今活动具有明显的分段性特征,即以大箐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北段以粘滑活动为主,南段以蠕滑活动为主;沿则木河断裂带垂直位移速率空间分布特征的显著差异,可以作为鉴别断裂现今活动方式的标志之一,其位移速率的相对大小,可作为鉴别断裂现今活动方式的一种参考标志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通过对乌溪江引水工程厚黄隧洞工程实践,分析研究金衢盆地红层软岩工程地质条件,对在红层软岩中的浅埋引水隧洞的安全施工、衬砌支护等施工组织设计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5.
黄土丘陵干旱区地下水资源遥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宁夏固原县东部的黄土丘陵干旱地区为研究区,利用ETM的热红外波段进行地下水资源遥感调查,识别对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地形地貌、岩性构造、土壤植被、水系特征等综合自然体的遥感特征,分析研究地表水与地下水联系的环境条件,提取遥感找水信息异常,圈定找水靶区,为探水井设计及施工提供重要依据,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6.
伴生金赋存状态的几种主要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朱文凤  黄松 《矿产与地质》2005,19(5):558-561
作者总结了在多年研究伴生金赋存状态中常采用的光学显微镜法、电子探针分析法、元素的化学分析法、选择性溶解法及元素平衡配分法等几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并给出一些应用的例子.通过这些研究方法,能够有效、快捷地查清伴生金的赋存状态特征及分布规律,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7.
从氧的地球化特性、氧气测量方法的原理、氧的地球化学晕的形成机理及氧气异常模式的确立等方面,阐述了氧气勘查地球化学技术在油气勘查应用研究中的概况。认为该技术在方法、原理及应用效果等方面的研究已日趋成熟,应用该项技术,在油气藏上方的土壤或岩石中,已查明氧气呈环状晕圈特征,并且,这一规律被反复得到证实和公认,可进一步在油气勘查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8.
The paper describes a methodology to detect landslide triggering scenarios in geological homogeneous areas and for some specific landslide categories. In these scenarios, the rainfall–landslide relationship as well as the pluviometric load conditions influencing slope instability have to be investigated.The methodology is applied to an area located in northern Calabria (Italy) and affected by widespread and different slope instability phenomena. Outcropped, fractured, and deeply weathered crystalline rock masses, determining geologic homogeneous conditions, are present. In the same area, suitable and homogeneous climatic features have also been found.According to the methodology adopted, the hydrologic analysis of rainfall time-series is initially carried out notwithstanding historical data concerning landslide mobilization, but using simple models to determine critical pluviometric scenarios for the three landslide categories: shallow, medium-deep, and deep. Landslide-triggering scenarios individualized according to this procedure are less significant as compared to the landslide mobilization detected in the study area by means of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ascribed to the three landslide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geomorphologic analysis.Subsequently, the possible landslide triggering scenarios are outlined by carefully investigating the hydrologic analysis limited to the periods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data.In the study area and approximately for all the areas characterized by the outcrop of fractured and deeply weathered crystalline rocks, significant triggering scenarios can be outlined. In particular, shallow landslide triggers could be activated by rainfall events with intensities exceeding 90 mm/day and/or with amounts exceeding 160 mm. As for medium-deep and deep landslides, triggering mechanisms are more complicated; and effective rainfall contribution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compared to groundwater storage. Moreover, a more complex link between deep landslides and precipitation is confirmed.The results obtained to date highlight the potential of this methodology, which enables us to define and progressively improve the knowledge framework by means of a work sequence integrating different disciplinary tools and results.  相似文献   
109.
460铀-钼矿床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沈光银 《矿产与地质》2007,21(5):509-514
460矿床是上世纪80年代在冀北沽源中生代火山断陷盆地西部发现的大型铀-钼矿床。在对该矿床野外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矿床地质详查和矿床专题科研报告的综合分析,对矿床的控矿因素进行了系统总结。研究结果表明,矿床受NE向断裂(F45)和火山构造的联合控制;火山活动晚期沿断裂和中心式火山机构侵入的次流纹斑岩体是矿床定位的决定性因素;铀-钼矿化主要产于次流纹斑岩体产状变异部位或接触带附近;容矿构造为次流纹斑岩体接触带构造、隐爆角砾岩和J3z^3-5川层流纹岩中的层间裂隙带。研究认为,铀矿化受断裂构造、火山机构、岩浆活动、热液蚀变等作用的复合控制,其中火山口-火山通道相的次流纹斑岩体是主要的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110.
文章在总结车田沸石的晶形及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特征、红外光谱、差热-热重、X射线衍射等矿物学特征,以及耐热稳定性、耐酸碱稳定性、离子吸附与交换性能等资源特性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车田沸石的开发利用研究新进展,即利用其在低温煅烧和低浓度酸处理后可使其成为无定形非晶态物质的特性制备A型、X型、Y型和P型分子筛;利用其吸附和离子交换性能制备水处理剂、沸石型化肥、无机抗菌剂、干燥剂;利用其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特性制备沸石砖、橡胶和塑料的增强剂等。并对今后车田沸石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