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刘晓路  高鹏  陈盈果  陈英武 《遥感学报》2010,14(5):1023-1033
针对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CHARTER)的宗旨和运行机制设计开发了减灾卫星(主要为地球遥感卫星)调度系统。首先介绍了CHARTER机制的意义和工作流程,分析了当前减灾卫星调度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各子模块的功能,重点阐述了时间窗口计算模块,提出区域目标的动态分解算法。借助基于规则的动态启发式算法生成卫星任务规划方案,提出三项指标对方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2.
分析了某型寻北仪系统的硬件特点及相应的软件要求,限于寻北仪的单任务操作系统,需要一种任务调度策略来实现多任务实时性。基于此,对常规的RM调度和EDF调度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设计实现了一种在寻北仪的单任务弱实时操作系统下,可以进行多任务动态实时调度的策略。该策略结合RM和EDF两种方法的特点,既考虑到任务的频度,又兼顾任务的重要程度,寻北仪工程样机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83.
西北干旱区绿洲不同灌溉制度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耦合了包含土壤-植被-水文-积雪参数化的陆面过程的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模式MM5,将水平分辨率提高到1km,在“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不同水量灌溉对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一文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运用保持土壤体积含水量稳定的方法确定灌溉制度的方法研究了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7月下旬在不同灌溉制度滴灌下土壤、径流与近地层大气的不同变化状况。结果表明:1. 当按50m3/hm2/天的水量进行隔天灌溉,或隔4天灌溉一次,土壤体积含水量不能保持稳定,需要补充灌溉才能保证其稳定,所以这样的灌溉制度不适合于7月下旬的河西绿洲。2. 均匀施灌10天,每天施灌50m3/hm2;施灌5天,隔一天施灌100m3/hm2,以及隔4天施灌一次,每次灌水250m3/hm2这三种灌溉制度中,前者形成的径流最小,土壤湿度变化幅度也最稳定,所以是最优的灌溉制度。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设备、人力等一系列客观条件限制,每天平均施灌的灌溉制度难以实现,可以采取相近的灌溉制度,如隔天施灌,尽量缩短两次灌溉间隔时间,每次所需的灌溉量很小,使得滴灌水量最大程度地转化为土壤水,减少地表径流的产生。所以说,为了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应该在选取合适灌溉水量的基础上,依合理的施灌制度进行灌溉,这样的水其利用率会比较高,达到节水灌溉的功效,从而为干旱区节约有限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84.
王甫棣  赵希鹏  王帅 《气象科技》2020,48(3):362-367
结合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思想,依托工作流引擎技术建立一套任务调度框架,以满足气象预报管理任务对业务节点、流程和场景灵活便捷调度的需求。通过实现以节点为中心的功能算法一体化管控,满足流程节点构件化注册和资源复用;通过可配置的流程装配模式,实现在气象预报业务任务的快速编排;通过流程场景描述和状态可视化跟踪的模式,实现对业务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监控。该研究成果在气象预报管理业务系统中得到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5.
基于三维GIS的海量地形数据存储和调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地形数据用来表达地形起伏特征,如何有效地存储和调度海量地形数据是三维GIS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基于金字塔影像、分片分块的方法组织三维地形数据,以此基础开发了基于三维显示平台和通用数据库(DBMS)的空间数据中间件,通过空间数据中间件对数据库进行地形数据的读写,实现了三维地形数据的存储和调度。  相似文献   
86.
Since the 1970s, there has been both continuing and growing interest in developing accurate estimates of the annual fluvial transport (fluxes and loads) of suspended sediment and sediment‐associated chemical constituents. This study provides an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manual sample numbers (from 4 to 12 year?1) and sample scheduling (random‐based, calendar‐based and hydrology‐based) on the precision, bias and accuracy of annual suspended sediment flux estimates. The evaluation is based on data from selected US Geological Survey daily suspended sediment stations in the USA and covers basins ranging in area from just over 900 km2 to nearly 2 million km2 and annual suspended sediment fluxes ranging from about 4 Kt year?1 to about 200 Mt year?1. The results appear to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scale effect for random‐based and calendar‐based sampling schemes, with larger sample numbers required as basin size decreases. All the sampling schemes evaluated display some level of positive (overestimates) or negative (underestimates) bias. The study further indicates that hydrology‐based sampling schemes are likely to generate the most accurate annual suspended sediment flux estimates with the fewest number of samples, regardless of basin size. This type of scheme seems most appropriate when the determination of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 sediment‐associated chemical concentrations, annual suspended sediment and annual suspended sediment‐associated chemical fluxes only represent a few of the parameters of interest in multidisciplinary, multiparameter monitoring programmes. The results are just as applicable to the calibration of autosamplers/suspended sediment surrogates currently used to measure/estimate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 and ultimately, annual suspended sediment fluxes, because manual samples are required to adjust the sample data/measurements generated by these techniques so that they provide depth‐integrated and cross‐sectionally representative data. Published 2014. This article is a U.S. Government work and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A.  相似文献   
87.
三维环境下栅格数据的动态调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个通过数据缓冲区和多线程调度的算法,实现了大范围栅格数据的实时动态调度,提高了地形数据三维可视化表达的效率,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8.
中国现在的生产调度工作还多采用传统的方式,这种原始的生产调度管理方式降低了矿山生产管理效率,已不适应矿山的发展。建立生产调度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矿山调度管理水平成为矿山企业的必然选择。本文在结合矿山现场生产调度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生产调度工作的流程,划分了生产调度系统的结构,设计了生产调度系统的功能,研发了矿山生产调度信息管理系统。使分散在三维空间上的生产设备、工作人员和作业信息集中到统一的网络平台上。相关人员可以在不同的地点以不同形式,了解矿山的生产情况,及时做出科学决策,指挥调度生产。  相似文献   
89.
梯级水电站多目标发电优化调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发电量和保证出力为目标建立梯级水电站的多目标发电优化调度模型,对三峡梯级中长期发电优化调度进行研究。针对传统方法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局限,提出一种强度Pareto差分进化算法(Strength Pareto Differential Evolution,SPDE)用于求解梯级水电站的多目标发电优化调度问题。SPDE以差分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DE)为基础,采用SPEA2的适应度评价方法,并根据多目标优化的特点对DE的进化算子进行修正。同时,提出一种自适应柯西变异策略(Adaptive Cauchy Mutation,ACM)用于克服算法的早熟收敛问题。三峡梯级水电站实例研究结果表明,SPDE可同时考虑两个目标并有效处理复杂约束条件,一次运行即可得到一组在各目标分布均匀、分布范围广的非劣调度方案供决策者评价优选。  相似文献   
90.
在分析基于互联网的地理信息在线服务特点和网站服务质量需求的基础上,对服务器高可用性、负载均衡技术与构建方式、调度算法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天地图网站高可用性服务器集群和负载均衡服务器集群的设计模型,描述了相关的设备部署、调度算法和健康性检测等方面的设计内容;同时,讨论了文件和关系型数据库服务器集群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