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7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334篇
测绘学   336篇
大气科学   307篇
地球物理   597篇
地质学   511篇
海洋学   261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164篇
自然地理   4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主动式声纳列阵拖曳系统姿态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卢军 《海洋工程》2001,19(3):85-90
主动式声纳列阵拖曳系统是用于探测潜艇的新型声纳系统,为了准确探测潜艇的位置,必须首先预报声纳列阵的瓷态,本文通过对其三维力学模型的分析,得到该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其中缆索的力学方程是基于Ablow和Milinazzo的模型,而对于拖体则运用六自由度空间运动方程模拟,结合边界条件,用有限差分法求解,通过对拖船的不同运动状态如匀速,变速和回转的计算,证明本文的方法对于预报声纳列阵的姿态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2.
地表土壤水分含量的时空分布信息是十分重要的,常常作为水文模型、气候模型、生态模型的输入参数,同时,也是干旱预报、农作物估产等工作的重要指标。被动微波遥感是监测土壤含水量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相比红外与可见光,它具有波长长,穿透能力强的优势。相比主动微波雷达,被动微波辐射计具有监测面积大、周期短,受粗糙度影响小,对土壤水分更为敏感,算法更为成熟的优势。目前,已研究出许多反演土壤水分的方法.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是借助AMSR-E土壤水分影像数据、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影像数据和MODIS分类影像数据,利用ENVI软件进行遥感图像数据处理,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NDVI与土壤水分的经验模型,研究中国西部地区稀疏植被覆盖区土壤水分的反演。  相似文献   
23.
静态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了观测数据和精密钟差采样间隔对静态精密单点定位的影响,提供了工程实际使用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4.
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沉积-构造的差异性及其油气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南海北部深水区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着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台西南盆地等新生代被动陆缘盆地,这些盆地经历了大致相当的从裂陷到坳陷的构造演化史,但在张裂活动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沉积-构造的差异性。构造沉降特征分析显示:在同一构造带上自西向东有盆地主要构造沉降发生的时段逐步变晚的趋势;在不同构造带上自北向南有盆地主要构造沉降发生的时段逐步变晚的趋势。这种沉积-构造的差异性对烃源岩的发育类型、分布及生储盖组合等方面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表现为:裂谷期构造沉降幅度大的盆地,陆相烃源岩发育,以陆生陆储陆盖型成藏组合为主;裂后期构造沉降幅度大的盆地,海相烃源岩发育规模较大,海生海储海盖型成藏组合及混生海储海盖型生储盖组合所占分量逐渐增多。推测渐新统湖相-湖沼相及海陆过渡相源岩和中新统海相烃源岩应是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的主要来源,陆生海储海盖型、海生海储海盖型及混生海储海盖型生储盖组合应是深水区基本生储盖组合类型。  相似文献   
25.
郝明  丁希杰 《测绘工程》2008,17(5):60-62
在GPS精密单点定位数据处理中,通常采用基于非差观测值的处理方法。然而精密单点定位也可通过观测值不同差分组合以减少某些未知参数,且在理论上与非差模型等价。文中介绍基于非差和差分模型的精密单点定位的几种数据处理方法,并对各种模型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6.
On the basis of simplification of the Planck function in a low temperature range, this paper revises the practical split-window algorithm and presents a method for retrieving snow surface temperature (Ts) based on MODIS data in the middle-latitude reg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in Qinghai Lake region reveals that it is feasible for the retrieval of Ts. Result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 that there was strong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s and altitude. By analyzing three typical areas in which land cover was relatively homogenou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s and normalized difference snow index (NDSI) and then presents a new concept named "NDSI-Ts space".  相似文献   
27.
运用K-L变换和NDBI(Normalized Difference Barren Index)指数法,对试验区--沧州市及其周边地区的ASTER遥感影像进行处理,然后分别对两种方法处理后的图像采用最小距离法监督分类,提取城市用地信息,并对分类后的图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NDBI指数法对城市用地信息提取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8.
A numerical procedure is describe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vertical deformation and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strip footings on layered soil media. Three layers of soil with different stiffness are considered with the middle soil layer the thinnest and most stiff layer. The soil media is discretized and using the theory of elasticity, the govern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re obtained in terms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splacements. These equations along with appropriate boundary and continuity conditions are solved by using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splacements, strains and stresses are found at various nodes in the soil media. Parametric studies a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placement depth of the middle soil layer, the relative ratios of the moduli of deformation of the soil layers on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the footing and the vertical stress distribution. These studies reveal that the middle thin but very stiff layer acts like a plate and redistributes the stresses on the lower soft soil layer uniformly. The displacement on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middle soil layer is almost the same showing that the compression of the middle layer is negligible as it is very stiff.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