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522篇
海洋学   143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6 毫秒
781.
祁漫塔格找矿远景区地质组成及勘查潜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祁漫塔格位于东昆仑山东端。近年来,找矿成果显著,相继发现了白干湖大型钨锡矿床,以及具有大型远景的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床、维宝铅锌矿床和长清铁矿床等,原发现的迪木那里克铁矿也新增资源量,构成大型磁铁矿矿床。这些矿床的发现展示了祁漫塔格巨大的找矿潜力,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金属矿产勘查开发接替基地之一。祁漫塔格地质上处于东昆仑、阿尔金构造带和柴达木地块等几个重要构造单元交汇的构造结上,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对它的理解实际是对东、西昆仑及阿尔金构造带构造演化和相互之间关系的认识,也必然涉及柴达木地块与塔里木地台之间的演化关系。就目前资料,祁漫塔格可划分为4个主要成矿期:中元古代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和SEDEX型维宝铅锌矿;中奥陶世与镁铁-超镁铁层状侵入岩有关的岩浆钛磁铁矿;志留纪末矽卡岩-石英脉型钨锡矿、铁矿;中晚三叠世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它们分别代表了区域不同构造演化阶段不同地质单元的产物。现今祁漫塔格的构造格架是多期构造演化拼贴的结果。成矿分布上呈"八字型"构架,以鸭子泉白干湖断裂为界,东、西翼构成了不同的成矿组合。因此,应以两翼为重点,加快勘查的进程。  相似文献   
782.
渤海湾西北部CH19孔全新统硅藻组合、年代学与古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志文  田立柱  王宏 《地质通报》2010,29(5):675-681
对渤海湾西北部浅海区CH19孔岩心全新世沉积硅藻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硅藻17属36种。与沉积学、年代学(OSL和AMS14C)研究相结合,将该孔自下而上划分为Ⅰ—Ⅶ7个硅藻带,显示研究区全新世以来经历了从陆到海的演化过程:约11kacalBP时,进入全新世潮上带湖沼环境(硅藻Ⅰ带);约10kacalBP时开始了潮间带(硅藻Ⅱ带)至浅海(Ⅲ—Ⅶ带)的长期海水影响。其中,约10~7kacalBP为潮间带环境;6.77~3.47kacalBP的中全新世硅藻Ⅲ带,是受到风暴事件影响的、1.7m厚的贝壳碎屑与泥砂混杂堆积层;硅藻Ⅳ带复归正常浅海环境;Ⅴ带再次动荡;Ⅵ带水体盐度略有降低;Ⅶ带则反映了渤海湾西北部浅海区现代硅藻组合的状况。  相似文献   
783.
江苏宜兴西溪、骆驼墩篮蚬(Corbicula)与环棱螺(Bellamya)计有10种,其中篮蚬8种,环棱螺2种,属种虽然不多,但是个体数量极多。可分成4个组合类群:一是Corbicula fluminea-Corbicula largillierti组合。这个组合类群地质历程长,适应性强,个体数量多,分布广泛;最早发现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第三系,代表古老类群。二是Corbicula obrutschewi-Corbicula takasaga组合,这个组合类群壳体较大,轮廓三角形,壳长略大于壳高;C. obrutschewi产于河北张家口岔道村附近的下更新统;C. takasaga发现于台湾新竹的上新统苗栗组;但在中、上更新统时期未发现本组合代表,可是到全新世时,宜兴的西溪、骆驼墩又出现本组合代表,似乎是返祖现象。三是Corbicula celsusapica-Corbicula yixingensis组合。本类群壳体中等大小,厚而膨凸,轮廓高圆三角形,壳高大于壳长,壳顶宽大而高耸,铰板宽,壳顶腔很深;Corbicula celsusapica发现于浙江湖州上更新统,C. yixingensis到目前仅见于宜兴。本组合为长江下游的宜兴和浙江湖州新生代晚期的特有种。四是Bellamya quadrata-Bellamya viviparoides组合。本组合在上更新统至现在的河流、湖泊均有,其中B. quadrata化石发现于江苏新沂上更新统,B. viviparoides化石发现于江苏句容上更新统下蜀组。  相似文献   
784.
蛇绿岩岩石组合及洋脊下岩浆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蛇绿岩的岩石组合从下至上分为4个单元,即:变质橄榄岩单元、深成杂岩单元、席状岩墙群杂岩单元和喷出岩单元。各单元的岩石组合是多种多样的:变质橄榄岩单元主要由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和少量纯橄岩及斜长二辉橄榄岩组成;深成杂岩单元单元包括辉长岩-镁铁质堆晶岩和超镁铁质堆晶岩,在深成杂岩和席状岩墙群杂岩单元内在复杂的岩浆侵入事件;喷出岩单元不仅仅由玄武岩组成,还包括安山岩、玻安岩、钠长岩以及乐砾岩、凝灰岩等  相似文献   
785.
786.
阴家润 《地质学报》2005,79(5):577-586
基于西藏聂拉木拉弄拉地区的格米格剖面新近逐层采集的菊石及缝合线研究,已识别出晚三叠世瑞替阶Choristoceras marshi组合,过渡带Neophyllites-Choristoceras组合,下赫塘阶Psiloceras calliphyllum组合和中赫塘阶Discamphiceras pleuronotum组合。作为东特提斯唯一的三叠系-侏罗系界线地层剖面,格米格菊石组合序列提供了特提斯范围内三叠/侏罗系界线菊石组合(或菊石带)以及地层对比的基础:Choristoceras marshi组合可以和欧洲,南美的秘鲁和智利的MARSHI菊石带,北美的内瓦达,不列颠哥伦比亚(加拿大)等地CRICKMAYI菊石带比较。Neophyllites-Choristoceras组合可和北美的内瓦达侏罗系底部TILMANNI菊石带Neophyllites和Choristoceras共生动物群比较。Psiloceras calliphyllum组合能够和北阿尔卑斯地区CALLIPHYLLUM菊石带比较, 证明北阿尔卑斯地区三叠系和侏罗系之间存在地层缺失。  相似文献   
787.
为揭示东北地区侏罗系火山—沉积序列与储盖组合等地质特征,进一步评价深层油气勘探潜力,本文基于勘探现状,利用露头调查、钻测井对比、岩芯观察、结合地震解释等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侏罗纪盆地构造背景,认为早—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具有不同的构造环境和盆地性质.早—中侏罗世为受控于蒙古-额霍茨克造山作用的挤压型断陷-坳陷盆地,受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