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5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209篇
测绘学   346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54篇
地质学   1075篇
海洋学   6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67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苏北箕状断陷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苏北盆地由多个小型箕状盆地组成,过去一直用“拉线作用”和“裂谷盆地”理论解释其成因,但大量地震资料显示,新生界地层“楔状实体”的形成除沉积因素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多次不均衡抬升削蚀所造成,实际是一个早第三纪残留盆地。新生代构造现象既是中生代时期构造作用的延续,也是始新世以来复杂应力环境作用的结果。印支-燕山中期,中国东部只受到太平洋-库拉板块一种力源作用,地层形变强烈,受力方向单一,以NW,NWW向挤压或左行剪切为主,发育了大量逆冲推覆构造,始新世,由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冲撞引发的NE向挤压力加入到本区,使苏北盆地从此处在因两大板块非均速推进而产生的二元交变动力环境:印度板块力源占主导时,产生“右旋扭动”力偶,使燕山早-中期逆断层复活反转的同时,由于中国西部大陆的不断抬升,本区总的以沉积作用为主,而太洋板块力源占主导时又产生“左行剪切挤压”,在整体抬升基础上,斜坡-凸起处的过多蚀进一步加强了箕状盆地结构。两种力源的时空交替实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断-坳-隆”沉降-抬升构造旋回,利用裂变途径迹资料探讨了不同方向构的形成年代。  相似文献   
143.
本文以天津市区地面沉降GPS监测网为例,探讨了高精度GPS地面沉降监测网数据处理中的若干技术问题。研究表明,GPS数据处理软件、GPS监测网的框架基准、大气延迟改正和粗差对计算结果的精度有很大影响。在对GPS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后处理时,只有对影响计算精度的各种误差源进行有效改正,GPS高程分量的精度才有可能达到毫米级,才能满足地面沉降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4.
海河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前景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海河平原地下水资源盈余量以及建立典型三级区平原开采系数与地下水水位下降速率、地面沉降速率的关系,分析了各三级区平原依靠环境容量可扩大开采量,根据疏干时限性评价指标对海河平原地下水的开采潜力进行了评价,客观展现了维持现状开采条件下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暗淡前景。  相似文献   
145.
天津宝坻县隐伏岩溶区地下水开发与地裂缝成生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调查分析地裂缝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地裂活动与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采过程的关系,认为过量开采奥灰水是产生地裂缝的主导因素。随着水位下降,盖层介质固结压密作用是导致地面压缩变形乃至地裂缝发生的直接原因。地下水系统结构特征以及固结压密作用的物质基础———松散盖层的厚度、岩性,是构成地面不均匀沉降的充要条件。当这种不均匀变形程度足以使土体连续性破坏时,则地裂缝便在沉降区应力集中的部位发生。  相似文献   
146.
方法,相干目标分析是利用时间序列多景影像获取地表稳定反射体——高相干点目标的新方法.实验区选择上海市主城区约100 km2 区域,InSAR的实验数据采用覆盖1992~2000年间的25景ERS-1/2的单视复影像.在无先验沉降场模型的情况下,实验结果显示该实验区的地面沉降场在时间范围上跨越8年,平均观测时间采样率约为4个月,垂直形变精度优于5 mm,满足我国对城市地面沉降形变观测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今后大时间/空间尺度上的高精度地表形变观测.  相似文献   
147.
The Bozhong depression of the Bohaiwan basin belongs to a family of extensional basins in East China, but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basin. The Cenozoic subsidence of the depression is controlled by a combination of lithospheric thinning and polycyclic strike-slip movements. Three episodic rifts have been identified, i.e. Paleocence-early Eocene, middle-late Eocene and Oligocene age. The depression underwent syn-rift and post-rift stages, but two episodic dextral movement events of the strike-slip faults modify the subsidence of the Bozhong depression since the Oligocene. The early dextral movement of the Tan-Lu fault associated with crustal extension resulted in accelerated subsidence during the time of deposition of the Dongying Formation with a maximum thickness of 4000 m. A late reactivation of dextral movement of the Tan-Lu fault began in late Miocene (about 12 Ma), which resulted in the intense subsidence of Minghuazhen Formation and Quaternary. In addition, dynamic mantle convection-driven topography also accelerated the post-rift anomalous subsidence since the Miocene (24.6 Ma).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imary control on rapid subsidence both during the rift and post-rift stages in the Bozhong depression originates from a combination of multiple episodic crustal extension and polycyclic dextral movements of strike-slip faults, and dynamic topography.  相似文献   
148.
江苏省锡山市西部地区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地下水运动均衡原理的角度分析江苏省锡山市西部地区第Ⅱ承压含水层天然和现状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均衡要素.揭示了该区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其中现状开采条件下的75%~80%的开采量来自于粘性土层的压密水量.根据地面沉降的发生机理剖析地面沉降严重发育地区忽略地面沉降影响因子建立的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下水可开采资源合理的计算方法,并对融有地面沉降影响因子的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型的可实现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9.
文章主要对当今国内外地面沉降模型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总结。针对上海地面沉降现象,就准三维水流-一维耦俣沉降模型中存在的科学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就模型的下一步研究提出了科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0.
川西龙门山前陆盆地构造沉降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表明,龙门山冲断带是川西前陆盆地的主要物源区,它的逆冲推覆活动直接控制着川西前陆盆地的沉积类型和沉积物供给量,晚三叠世诺利期,瑞替期和晚侏罗世早中期是川西前陆盆地构造沉降速率较高时期,反映龙门山冲断带在这些时期的逆冲推覆速率较大,是逆冲推覆作用构造抬升的强烈时期;而早侏罗世是该地区构造沉降时,估算龙门山逆冲推覆体在各个不同时期的抬升高度和抬升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