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5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209篇
测绘学   346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54篇
地质学   1075篇
海洋学   6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67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61.
<正>The Huang Shui River,a main tributary of the Yellow River,crosses a series of tectonically subsided and uplifted areas that show different patterns of terrace formation.The distribution of fluvial terrace of the Huang Shui River is studied through topographic and sedimentologic terrace mapping.Three terraces in the Haiyan Basin,four terraces in the Huangyuan Basin,19 terraces in the Xi'ning Basin(the four high terraces may belong to another river),nine terraces in the Ping'an Basin, five terraces in the Ledu Basin and 12 terraces in the Minhe Basin are recognized.Sedimentology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geomorphologic and sedimentological pattern of the Huang Shui River,which is located at the margin of Tibet,ar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rivers at other regions.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terrace is more complicated at the Huang Shui catchment:both accumulation terrace and erosion terrace were formed in each basin and accumulation terraces were developed in some basins when erosion terraces were formed in other basins,indicating fluvial aggradation may occur in some basins simultaneously with river incision in other basins.A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se two kinds of fluvial terraces at Huang Shui catchment is brought forward in this paper.First,the equilibrium state of the river is broken because of climatic change and/or tectonic movement,and the river incises in all basins in the whole catchment until reaching a new equilibrium state.Then,the downstream basin subsides quickly and the equilibrium state is broken again,and the river incises at upstream basins while the river accumulates at the subsidence basin quickly until approaching a new equilibrium state again.Finally,the river incises in the whole catchment because of climatic change and/or tectonic movement and the accumulation terrace is formed at the subsidence basin while the erosion terrace is formed at other basins.The existence of the accumulation terrace implied the tectonic subsidence in the sub-basins in Huang Shui catchment.These tectonic subsidence movements gradually developed from the downstream Minhe Basin to the upstream Huangyuan Basin.Dating the terrace sequence has potential to unco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sidence in the catchment and the regional tectonic at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相似文献   
162.
江苏松散沉积层厚度大、结构复杂、容易发生固结压缩,地下水可采资源量评价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容易造成重复或缺失,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又容易引发地面沉降地质灾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地下水渗流三维数学模型及其地下水渗流与地面沉降耦合模型。地下水渗流三维数学模型可以将整个松散沉积层作为一个统一的水文地质体进行计算,对不同水力性质的含水层同时进行刻画描述,克服了以往二维或准三维模型将各含水层之间的粘性土层概化为越流层给评价结果带来的重复或缺失。地下水渗流与地面沉降耦合模型可以结合地面沉降环境控制,评价出地下水的可采资源量,尤其是以比奥固结理论为基础,考虑了土体的非线性特征及土的渗透性随应力状态的动态变化的全耦合模型,使评价结果更趋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63.
天津新生界固结特征与地面沉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大量的室内试验和大港油田测井资料的分析和总结,从地层的固结状态和固结阶段两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天津地区新生界固结特征与地面沉降的关系,认为:天津新生界地层在原始应力状态下,除滨海地区第一海相地层和坳陷区局部2500m以下地层为欠固结状态外,其余基本为正常固结;但在地下水长期超采区,长期超采的含水组地层为超固结状态。1000m以浅的地层处于初期压实阶段,仍会有较多的孔隙水被排除,而导致比较明显的地面沉降。  相似文献   
164.
天津市是我国水资源缺乏、人均占有淡水资源最少的城市之一,也是我国地面沉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地面沉降现已成为天津市的主要地质灾害,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天津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天津市平原区洼地众多,这些洼地大部分是天津市的湿地分布区。在洼地内建设应急地下水水源地,既可以起到为城区供水,缓解城区的地面沉降,又可以改善洼地生态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5.
北京市水源热泵的应用,宏观上未充分考虑地下水水源地的分布,微观上未注重应用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回灌率低造成了水资源浪费。本文针对北京平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以浅层含水层导水系数、有效导水系数、地下水中的铁和总硬度为评价因子,以水源地保护区及补给区、地面沉降中心区为约束因子,利用叠加分析技术,将平原区分为适宜发展区、较适宜发展区、限制发展区和禁止发展区,为水源热泵的理性推广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6.
基于情景分析的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地面沉降演化的地质系统渐变性特征,从主要致灾因子考虑建立地面沉降数值模型。设计3种地下水开采情景,编译计算机程序预测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地面沉降值。至2020年,在最不利、适中和最理想3种情景下天津市滨海新区最大累计沉降量分别达640 mm、520 mm和150mm;全区平均累计沉降量分别达268 mm、177 mm和95 mm。  相似文献   
167.
洞庭盆地中更新世洞庭湖组砾石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位于洞庭盆地安乡凹陷东南部的两护村ZKC1孔中更新世洞庭湖组砾石层进行了粒度和砾态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砾石的粒度变化反映出2个较大尺度的由大→小的旋回,早旋回由洞庭湖组下段砂砾层组成,晚旋回由洞庭湖组中段上部的砂砾层组成,反映出中更新世早-中期安乡凹陷的两次由慢→快的幕式沉降过程。在上述2个大的粒度旋回之上,叠加有多个更小尺度的砾石粗、细变化,主要与气候干湿的频繁波动有关。洞庭湖组中段顶部砾石的磨圆度明显偏低,反映其沉积时期盆地沉降和周缘隆起区抬升活动的增强。  相似文献   
168.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工程性地面沉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上海地区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引发的工程性地面沉降机理分析,采用数值分析和数学拟合方法,对盾构埋深、地层损失率、盾构半径和穿越土层性质等因素与地面沉降影响范围和最大沉降量之间的基本规律分别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给出了它们之间各自的定量关系式,并在盾构施工实例中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169.
针对宁波地区降承压水引起的周边环境变形问题,结合宁波地区的渗流特征,建立了深基坑降水三维渗流与沉降模型的数学模型。以宁波市东门口站为例,利用抽水试验期间监测数据对水文地质计算参数进行反演,进而对降水运行期间引起的渗流与地面沉降进行趋势预测,并与实测值对比分析,其结果比较吻合。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风险控制提供了依据,尤其是对于宁波地区后续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具有长期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0.
西安地裂缝与地面沉降灾害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深入分析西安地裂缝与地面沉降灾害致灾特点及定量评价其经济损失,在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4-2006年开展的西安地区地裂缝与地面沉降调查所取得的成果资料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得出,西安地裂缝与地面沉降的致灾特点具有直接性、三维破坏性、三维空间有限性、渐进性和持久性。采用终值法、影子工程法、统计推断法、重置成本法、建造成本或工程费用法、灾情对比法、间接损失与直接损失比例法和权重分解法评价得出地裂缝与地面沉降灾害在1976-2006年造成经济损失为117亿元,其中直接损失71亿元,间接损失46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