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7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103篇
地球物理   120篇
地质学   705篇
海洋学   14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85篇
自然地理   10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吉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吉林省9城市具有代表性的7项指标,对吉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因子分析(FA)法筛选出3个主因子——水污染排放、水环境质量和水资源,并采用层次分析(AHP)法对3个主因子的协调程度进行了可持续性评价.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吉林省各城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2.
生命线地震工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我国、美国和日本的研究成果为依据,综述了生命线地震工程的研究概况、研究对象、震后恢复过程优化以及抗震防灾对策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63.
从市场的角度介绍国内外气象科技服务的现状,分析我国气象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64.
区域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区域持续发展是从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理论滞后于应用为其基本现实。没有理论的行动是盲目的。区域持续发展理论建设已迫在眉睫。理论建设包括科学体系、理论基础、基本理论和核心理论层次,本文主要对其基本理论层进行论述,认为现代人地关系协调论、区域PRED系统论、区域发展控制论和人地相互作用潜力论构成了区域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对于构建区域持续发展核心理论以及指导当前的区域持续发展实践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5.
包头市工业资源的生态开发利用与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生态经济和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论述了包头市工业资源的优势与劣势,指出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对工业资源的生态开发和持续发展,对工业资源的生态开发和无围绕太 导产业群本进行,文章分别指出农产品加工业,能源工业,材料工业和机械工业的资源生态开发和问题,并提出其共同的指导性措施。  相似文献   
66.
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态势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家恩  徐琪 《热带地理》1997,17(4):412-418
三峡库区拥有丰富的生镜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与基因多样性,是一个天然生物宝库,然而,由于人类活动长期的强烈干预和破坏,库区生境日趋退化,生物种群发生逆行演替,生物多样性在逐渐减少或丧失。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7.
分析了四川林农复合经营的主要类型、效益与障碍,并探讨了其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利条件与对策.  相似文献   
68.
海岛山地利用是山地利用的一种类型 .海岛面积虽小 ,但可作为开发海洋的基地 ,海岛山地的持续发展对开发海洋意义重大 .我国海岛 (包括南沙诸岛在内 )共 650 0多个 ,多数是大陆山脉向海延伸形成的大陆岛  相似文献   
69.
Drought is a normal, recurrent feature of climate that affects virtually all countries to some degree. The number of drought-induced natural disasters has grown significantly since the 1960s, largely as a result of increasing vulnerability to extended periods of precipitation deficiency rather than because of an increase in the frequency of meteorological droughts. This increase in drought-induced natural disasters has resulted in a considerable growth of interest in drought mitigation and preparedness worldwide. The purpose of a national preparedness plan is to reduce societal vulnerability to drought through the adoption of preventive, anticipatory policies and programs. This paper describes a ten-step planning process that nations can follow to develop a drought preparedness plan. This process, originally developed in 1987, has been the basis of discussions at training seminars on drought preparedness for developing nations in Africa, Asia, and Latin America. It has also been adopted, with appropriate modifications, by state or provincial governments and by municipalities. The process is intended to be flexible so that governments can add, delete, or modify the suggested steps, as necessary.Published as Paper No. 10946, Journal Series, Nebraska Agricultural Research Division. The work reported here was conducted under Nebraska Agricultural Research Division Project 27-007. This material is based in part upon work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under Grant ATM-8704050.  相似文献   
70.
榆林风沙滩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君健  赵耀东 《地下水》2004,26(1):58-59,62
本文在对榆林风沙滩区内水资源条件、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等调查研究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民经济各业未来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确定了未来不同水平年的需水量和供水量,并通过供需平衡分析,提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途径和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