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4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207篇
测绘学   263篇
大气科学   207篇
地球物理   367篇
地质学   327篇
海洋学   160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41篇
自然地理   1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Macroalgae contribute to intertidal food webs primarily as detritus, with unclear implications for food web studies using stable isotope analysis. We examined differences in the thallus parts of two South African rhodophytes (Gelidium pristoides and Hypnea spicifera) and changes in overall δ13C, δ15N signatures and C:N ratios during degradation in both the field and laboratory. We hypothesized that both degrading macroalgal tissue and macroalgal-derived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erial (SPM) would show negligible changes in δ13C, but enriched δ15N signatures and lower C:N ratios relative to healthy plants. Only C:N laboratory ratios conformed to predictions, with both species of macroalgae showing decomposition related changes in δ13C and significant depletions in δ15N in both the field and laboratory. In the laboratory, algal tissue and SPM from each species behaved similarly (though some effects were non-significant) but with differing strengths. Gelidium pristoides δ13C increased and C:N ratios decreased over time in tissue and SPM; δ15N became depleted only in SPM. Hypnea spicifera, δ13C, δ15N and C:N ratios all decreased during degradation in both SPM and algae.  相似文献   
992.
迅速发展的地震技术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近年来全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储层反演技术、地震属性提取技术、谱分解技术、AVO分析技术等综合解释技术在油气勘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JDZ2区块目标区地震综合解释应用效果分析,总结出适合本地区储层预测的关键有效的几种技术。  相似文献   
993.
Hilbert-Huang�任�ڹ��峱�����е�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HHT) Hilbert??Huang????????????б???峱??????????????????????????????б????????????????Hilbert?任????????????Hilbert???  相似文献   
994.
研究具有N-策略及反馈的M/M/1工作休假排队模型.工作休假策略为空竭服务多重工作休假.在休假期间,服务员并未完全停止工作而是以相对于正常工作时较低的服务率为顾客服务.完成服务的顾客以概率p(0相似文献   
995.
东、黄海SST与850hPa气温季节变化关系的SV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8~2004年的热带降雨测量卫星的卫星遥感海表面温度(SST)数据以及美国NO-AA/NCEP再分析产品的850 hPa气温数据,采用EOF分析方法,分析了850 hPa气温的季节内变化特征,运用奇异值分解(SVD)分析方法对东、黄海SST与850 hPa气温季节内变化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对850 hPa气温季节内变化的EOF分析结果表明,EOF分析获得的前4个模态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51%,其中EOF的第一模态的方差贡献率占44.49%,其空间模态呈现出明显的东南海域为正值、西北海域为负值的反相分布特征,这一模态的显著变化周期为6.6周(约46 d)和2.8周(约19 d)。SVD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对模态的协方差解释率为83.6%,基本上能体现出SST温度场与850 hPa气温场季节变化的特征,其空间分布型表明,东海北部以及黄海近岸等海区SST季节变化与30°N以南的东海海区850 hPa气温的季节振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SVD第一对模态空间分布型时间系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29。  相似文献   
996.
对近 35年 ( 1961~ 1995 )春季西北降水量和同期与前期冬季的北半球 5 0 0hPa高度场进行奇异值分解 (SVD) ,得到了同期和前期 5 0 0hPa高度场与西北区春季降水场的高相关区域 ,分析两场之间的耦合关系 ,寻找出有预报意义的环流特征和关键区  相似文献   
997.
海滩冲流带高频振动及碎波带波浪作用的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强  陈子燊 《海洋学报》2008,30(2):161-168
一般来说,研究者对海滩中长尺度变化的研究比较多,通过时间间隔为数小时、1d,1周、1个月甚至1a一次的重复测量来分析海滩的变化特征,但海滩冲流带是动力和地形发生高频率变化的一个区域,每次波浪引起的上冲和回流过程均要引起滩面泥沙的运动,造成滩面的局部堆积和侵蚀,而滩面地形的改变又反过来影响到下一次的冲流过程。这些现象对研究海滩碎波带动力和滩面地形相互作用机理、认识近岸泥沙的运动规律以及探讨岸滩的长期冲淤演变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98.
谢天峰  付永涛 《海洋科学》2008,32(11):60-63
采用二维小波变换与多尺度分解技术,对南黄海布格重力异常进行了分解,得到了自地表至莫霍面深度范围的不同尺度的密度体所产生的重力异常,从而获取不同切割深度的断裂构造、沉积基底及莫霍面所产生的重力异常。结果表明:该区断裂相互交错、切割深度不一,有明显的多期活动的迹象;小波变换的四阶异常细节主要由沉积基底面起伏所引起的,而小波变换四阶异常逼近主要反映了该区莫霍面起伏特征。  相似文献   
999.
将分数阶傅氏变换引入地震数据空间预测滤波中,研究滤波效果与信号保真的最佳折衷.利用分数阶傅氏变换把信号旋转变换到任意1个角度时"频"平面,运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求取空间预测滤波算子,实现预测滤波;通过数据相关系数和相对误差能量曲线评价滤波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可以找到1个合适的分数阶域,使得分数阶域空间预测滤波能够在压制噪声和保留信号特征两方面达到最佳折衷,较一般f-x域预测滤波具有更大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局域波分解的地震信号时频属性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局域波分解可以得到有意义的频率并可以抑制时频分布交叉项,是1种新的自适应信号分解方法.在局域波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研究基于局域波分解的地震信号分频谱及频率属性的提取方法.将局域波分解与传统时频分析结合,进行有效数值实现与对比分析,通过模型地震数据与实际2D地震数据试算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基于局域波分解的Wigner时频分布分频谱,具有较高的时频分辨率,交叉项得到简单有效的抑制;基于局域波分解的时频分析方法计算提取的频率属性,避免无意义的负频率,物理意义明确,为在地震储层研究和油气检测中的正确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