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48篇
  免费   3512篇
  国内免费   1842篇
测绘学   203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11481篇
地质学   6090篇
海洋学   261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195篇
自然地理   53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379篇
  2021年   554篇
  2020年   476篇
  2019年   599篇
  2018年   559篇
  2017年   559篇
  2016年   458篇
  2015年   662篇
  2014年   808篇
  2013年   769篇
  2012年   837篇
  2011年   856篇
  2010年   758篇
  2009年   1020篇
  2008年   780篇
  2007年   871篇
  2006年   877篇
  2005年   821篇
  2004年   784篇
  2003年   757篇
  2002年   611篇
  2001年   606篇
  2000年   597篇
  1999年   500篇
  1998年   504篇
  1997年   446篇
  1996年   447篇
  1995年   400篇
  1994年   345篇
  1993年   286篇
  1992年   226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邢台唐山地震前震中附近的地温演变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唐山、邢台2次大震前地温的异常进行了具体分析、论述,以探讨利用地温异常进行地震预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82.
应用有关软件分析新疆乌针研究区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的多重分形谱Dq-q和f(a)-a。发现两次6级强震发生前,多重分形谱发生显著变化。主要特征是对一定的q区间奇异性强度因子a取值变宽,Dq-q曲线变陡,f(a)-a的左端点或右端点下降。  相似文献   
983.
长江三峡工程坝址西南约10km的狮子口地区,发育一个长约8km、宽约3km的重力滑动构造系统。它由下伏系统、滑动系统和前缘推挤带构成,是一个典型的多层次滑褶型重力滑动构造。它形成时的温、压条件为130.5~193.7℃和180~230MPa;l;形成深度约5~10km;总体岩层收缩量32.2%;总滑移距离1060m;活动时间上限127.65士38.29万年。它是燕山运动期间南北向挤压体制下,在黄陵背斜东、西两侧应力屏蔽区内派生的近东西向拉伸构造应力场的产物。  相似文献   
984.
假玄武玻璃及其形成过程和机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假玄武玻璃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形成环境和产状作了综合性描述,并对其摩擦熔融成因进行了论证,对假玄武玻璃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机制以及形成假玄武玻璃的地震断层的动力机制、活动方式和脉动性质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对母岩矿物性质和流体对假玄武玻璃形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概述了假玄武玻璃形成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最后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85.
拟建的新疆喀拉喀什河乌鲁瓦提水电站位于现代地壳运动十分活跃的区域。野外证据显示出,坝区的F_(12)断层新活动延续到晚更新世,电站附近的石门北断层在第四纪有活动。对采自坝区及附近几条断层的断层物质样品进行了变形显微构造、石英颗粒表面形貌和微结构类型、TL年龄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F_(12)最新活动的上限时间不晚于3万年,F_(30)和石门断层的活动持续到晚更新世,石门北断层最新的活动的上限时间约2万年。根据区域断裂的分布和应力场的情况,进行了构造模拟实验,预测出工程区在区域应力场的继续作用下,应力集中在远离坝址的部位,坝址附近不会出现新的应力集中点。总体看,所选坝址是地壳活动区中相对较稳定的地段。  相似文献   
986.
局域积能振荡模型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均匀介质中能量的非线性积累过程,模拟唐山7.8级和大同6.1级地震的前兆场演化,发现能量主要聚集在介质参数发生改变的地区,而且能量的增强呈现聚集-恢复-聚集的过程,说明地震孕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前兆特征,与地壳内能量的非线性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987.
本文论述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对中国地震大趋势所产生的可能影响。作者认为,这次地震应属于中国大陆板内地震,它可能标志着中国大陆及边邻地区7级以上地震从本世纪以来第五活动期(起始于1988年)的相对平静时段转入活跃时段并可能步入高潮。它打破了近十年来中国大陆7级地震只分布于青藏块体的格局,但并不意味着本期主体活动区(青藏块体及边邻)的改变;同时,这次地震标志着东南沿海地区进入新的地震活跃幕;台湾地区7级地震活动也将增强。  相似文献   
988.
本文概述了青海省电磁辐射台网的建设、台网特征、台网管理及映震效能。  相似文献   
989.
本文对唐山地震昌黎等七个台的地电阻率日均值时间序列进行了关联维计算.取每年为一个时间段,其目的在于探索分数维对地震各个阶段的反应,以便达到利用分数维进行地震预报的目的。计算结果表明大部分地电台的地电阻率在地震前有明显的降维特征。通过地震前后七个台的地电阻率分数维的变化,得到了地震前后前兆场的分布特征,这一结果对于未来震源区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0.
华北地区的共轭地震构造带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本文采用小地震活动图象和4.0级(Ms)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资料的构造分析方法,得到一幅华北地区震源构造在地面的投影分布图,它显示4条NNE-NE向和1条NWW-NW向地震构造带交切成的共轭剪切构造格架。每条地震构造带又由一系列共轭剪切构造组成。由发生在带内的5个大震序列共轭破裂特征发现,共轭地震构造的孕震与控震作用是地震构造带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