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6篇
  免费   815篇
  国内免费   632篇
测绘学   730篇
大气科学   569篇
地球物理   1534篇
地质学   1180篇
海洋学   573篇
天文学   414篇
综合类   435篇
自然地理   75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331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基于偏差原则和正则化方法反演晴空地表BRDF和反照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一种反演晴空地表反照率快速稳健的新算法——混合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双参数模型函数确定正则参数的初始值,然后由基于Morozov偏差原则的高阶收敛算法确定正则参数,继而通过Tikhonov正则化手段来反演BRDF模型。从POLDER-3/PARASOL BRDF数据库中任意挑选不同覆盖的地表像元测量数据,与MODIS全反演法结果作比较,对比较结果给予了讨论;最后选择天津市地区的卫星图像进行反演实验,并就反演结果给出了误差分析和算法模型的评价。  相似文献   
992.
结合苏州市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实际情况,分别从建设目标、技术设计,系统开发、共享模式和应用推广等方面总结了数字苏州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路与经验,同时也提出了当前推广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集成开发的创新思想.  相似文献   
993.
随着"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与推广工作的顺利推进,建立面向社会公众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的迫切性越来越显著.本文结合实际,总结公众服务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并对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94.
王伟  李建平  丁瑞强 《气象学报》2011,69(4):555-569
大气季节内振荡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其复杂多变的传播特征。为了进一步分析大气季节内振荡的传播特征及其不同传播方向分量的不同作用,基于波的传播理论,对时-空谱分析进行了发展,提出了时-空二维波传播分解方法,并用理想函数验证了其正确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对任一时-空二维序列,采用此方法均可正确地分解得到空间上具有不同传播方向的3部分分量:前进波、后退波和驻波分量。之后,对向外长波辐射(OLR)、200和850hPa纬向风的东传、西传分量以及驻波分量分别进行联合经验正交函数(CEOF)分析。结果表明,在东传分量上,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主要表现为纬向1波的向东传播,与对流层高、低层纬向风呈现反位相的斜压结构,和未分解的情况相比,前两个主要模态重要性的排序出现了颠倒,说明通过时-空二维波传播分解,避开了各分量之间的相互影响,进一步揭示了前两个模态的物理意义及其在季节内振荡中的重要性;在西传分量上,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主要表现为纬向2—3波的向西传播;驻波分量主要表现出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反位相结构。对热带地区大气季节内振荡的东、西分量的分析,深化了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东传、西传特征的了解,这对于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更加准确预报及其...  相似文献   
995.
一次暴雪过程的锋生函数和急流—锋面次级环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兆慧  王东海  王建捷  刘英 《高原气象》2011,30(6):1505-1515
2008年1月25~28日一次远离地面准静止锋的锋后暴雪突破了武汉百年气象史的多项纪录。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和FY-2CTBB资料诊断分析了这次暴雪过程。结果表明,这次暴雪与华南准静止锋关系密切,锋生、锋消变化与降雪天气的出现和停止一致;锋生函数各项在不同时段对锋生、锋消的贡献不同;水平变形...  相似文献   
996.
We conducted comprehensive receiver function analyses for a large amount of high-quality broadband teleseismic waveforms data recorded at 19 China National Digital Seismic Network (CNDSN) stations deployed in Northeast China.An advanced H-κ domain search method was adopted to accurately estimate the crustal thickness and vP/vS ratio.The crust has an average thickness of about 34.4 km.The thinnest crust occurs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while the thickest crust is beneath the Yanshan belt.The v...  相似文献   
997.
Northeast China is a unique place to study intra-plate volcanism.We analyzed P-wave receiver function data recorded by 111 permanent broadband seismic stations in Northeast Chin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ustal thickness varies from 27.9 km beneath the eastern flank of the Songliao Basin to 40.7 km beneath the Great Xing'an Range region.The large depth variations of the Moho can be largely but not completely explained by surface topography.The residual Moho depth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Airy's isostasy mo...  相似文献   
998.
We analyzed a total of 37 427 receiver-function data recorded by national and regional broadband seismic networks of the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to study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 beneath eastern and central China.Significant topography on both the 410-km and 660-km discontinuities was clearly imaged in the 3D volume of CCP (common-conversion-point) stacked images that cover an area of 102.5 E-122.5 E and 22.0 N-42.0 N.3D crustal and mantle velocity models were used in computing the Ps time moveout...  相似文献   
999.
利用安徽省地磁台站2007-2009年数字化观测资料,应用地磁转换函数方法,对华东地区ML4.0以上地震进行对应关系研究,发现不同台站、不同周期的转换函数参量与安徽及邻近地区地震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为今后数据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朱成英  高小其 《内陆地震》2011,25(2):158-165
运用mapsis软件前兆异常分析中的差分、从属函数和变差对新20号井水位进行异常识别,结果认为:(1)差分、从属函数和变差异常形态均为高值异常;(2)差分和变差对近场M<,s>≥5地震漏报率较高,但有异常出现时,后续往往有地震对应,而从属函数对近场M<,s>≥5映震率为66.7%,对远场M<,s>≥7映震率为7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