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220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140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1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21.
马铃薯是河北省主要种植作物之一,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开展马铃薯产量预报对河北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河北省1982—2018年马铃薯产量数据、主产区24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分别利用大概率法和加权平均法预报河北省马铃薯单产。产量预报模型对2001—2015年马铃薯产量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大概率法和加权平均法预报单产丰歉气象影响指数增减趋势平均准确率分别为62.2%和88.9%,定量预报平均准确率分别为84.2%和90.2%。对2016—2018年河北省马铃薯单产预报检验结果表明,大概率法在3年的9次预报中单产丰歉气象影响指数增减趋势有4次预报错误,加权平均法仅有1次错误;大概率法和加权平均法的平均定量预报准确率分别为86.9%和97.4%。加权平均法预报准确率高于大概率法,说明加权平均法更适合于河北省马铃薯产量预报。  相似文献   
822.
基于昌吉地区10个气象站点1970-2020年的气象观测数据,运用气候倾向法、5年滑动平均趋势分析法、M-K检验法、Pearson相关分析法以及ArcGIS10.7环境下的反距离加权(IDW)插值法探究昌吉地区日照时数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昌吉地区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值为2840.3h,空间分布特征为“东部多,中西部少;山区多,平原少”,并呈现显著减少趋势,其速率为-62.8h/10a;从季度上看,日照时数夏季最高,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冬季最低;下降速率冬季最快,其次是秋季和夏季,春季变化幅度最小;日照时数年内变化呈现双峰型,最大值出现在5月、7月和8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1-12月日照时数均呈现减少趋势,1月减少最为明显,12月次之。昌吉地区年日照时数在1987年发生突变;在影响因子方面,日照时数与总云量、水气压、雾日数呈现显著负相关,与大风日数、扬沙日数呈现显著正相关,说明,总云量、水气压、雾日数的逐年增加和大风日数逐年减少是日照时数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