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74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本文针对捷联惯性系统定位精度随误差积累而降低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系统和激光测距仪的组合定位技术,并加以调平转位机构辅之。主要研究了捷联惯导系统静基座初始对准,分析了初始对准的精度,推导了激光测距仪载体坐标系到导航坐标系的坐标转换关系。最后,通过仿真和实施相关实验验证该定位技术。结果表明,此方法的测量误差较为稳定,误差大小在允许范围内,定位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2.
敲击-回波法中传感器影响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明贵  岳向红  张杰 《岩土力学》2005,26(9):1379-1384
在基桩及结构物质量的敲击-回波法检测过程中,由传感器采集的信号里除反映了被测点的速度响应外,还总是含有传感器固有特性引起的成份。首先利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不含传感器的桩顶速度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再与传感器特性进行合成,得到含有传感器特性的桩顶速度响应;然后利用小波分析,研究了传感器对速度响应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抑制传感器影响的方法--小波抑制法,结果表明:小波分析能有效地抑制速度响应中传感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3.
刘娇  赵尚民 《测绘通报》2022,(11):90-95
本文首先以DEM数据为例,将输入数据与参考数据配准至同一像素位置,然后分别将均方根误差和标准差作为参考指标,在不同坡度等级的区域内,通过权重系数从0至1的遍历探寻最佳加权融合系数,从而确定融合方案并进行NASA DEM与AW3D30 DEM的数据融合,最后对融合效果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配准前,NASA DEM沿xyz方向的位移分别为-2.65、2.41、0.60m,AW3D30 DEM位移分别为1.04、7.51、-3.33m;配准后,原始数据各项误差均减小,且NASA DEM的系统误差基本消失。融合DEM相较于NASA DEM,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减小了25.0%和36.8%;对于AW3D30 DEM,误差降幅分别为86.5%和13.2%。  相似文献   
154.
电偶源是研究电磁法探测原理中常被使用的一种主动源。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供电导线向大地发射电流,当发射端与接收点距离远大于供电导线两极长度时,才可将供电导线看作是电偶极子。但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满足此条件,使基于电偶极子的场计算公式不再适用,因此正反演中需要先将长导线源切分成若干个电偶极子,然后对各偶极子的场响应进行叠加。对此,这里研究并实现了将长导线源切分成多个电偶极子的算法,以二分法为原理的递归切分算法切分出的电偶极子数目相对较多;以穷举法为原理的切分算法在穷举步长较小(如0.1m)时能较准确地切分出电偶极子的位置。两种算法都可应用于长导线源正反演场的计算。  相似文献   
155.
黄玉文  翁炜  冯美贵 《探矿工程》2011,38(11):42-43,47
通过对旋挖钻机用螺旋钻头的模拟分析和失效形式研究,探讨了螺旋钻头的结构、材料和加工工艺,采用安全钢丝绳结构,提高了大扭矩旋挖钻机用螺旋钻头的强度和安全系数。同时介绍了钻头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6.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mechanics of contact between a flexible elastic diaphragm and an isotropic elastic halfspace region where contact is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a normal stress. It is shown that a convenient solution for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and maximum flexural moment in the flexible diaphragm can be obtained by employing a variational technique.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7.
1 Introduction FishcageculturesystemhasbeenwidelyusedinmaricultureindustryinChina .Indesigningthecagesystem ,thewaterdragactingonit,includingthatonculturedfish ,shouldbetakenintoaccount.Avarietyofmethodshavebeenusedtodeterminethewaterdragofanimalsrangin…  相似文献   
158.
用江西境内85个国家气象站近30年雨凇、雾凇观测记录分析了江西省积冰日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江西地区的积冰天气事件近30年来总体呈现发生频次减少,强度增强的特征;高山气象站的积冰事件的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平原、丘陵气象站。积冰高发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山区及中部环鄱阳湖及抚河流域以南。另外,充分考虑2011年前后气象部门观测导线线径的变化,利用建站至今16个观冰站电线积冰数据对全省范围的最大电线积冰最大标准厚度进行了推算,结果更符合电力行业对电线积冰工程气象数据的需求。结果表明,除赣北山区外,全省大部分地区2 m高度电线积冰最大标准冰厚度小于20 mm,“轻冰区”范围较多。应重点关注高海拔山区的电线积冰的致灾状况并加以预防。针对该区域架空输电线路电线积冰设计的实际需要,采用极值I型概率分布函数结合高山站-庐山站的观测数据进行了推算,20 m高度百年一遇的最大标准冰厚达到71.1 mm,在计算不同走向的导线设计冰厚时迎风向与非迎风向的比例系数推荐设定为1.2,该结果可为现阶段江西“重冰区”电力工程项目规划设计中预防冰灾提供有力支持,为有效节省项目建设成本和科学预防气象灾害之间寻求平衡点提供气象保障。  相似文献   
159.
蒋陈纯  曹智翔 《测绘科学》2011,36(4):252-254
本文用积分法建立平面线形数据库,编制了计算线路中任意边桩的坐标的CASIO fx-4850P计算器程序,并通过实例证明了用积分法计算的方便、快捷以及实用。  相似文献   
160.
In this paper a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mechan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an anchored deformable facing structure and the underlying granular soil is presented. The reinforcement system is mainly composed of wire meshes, geosynthetics, bars/ties, and spike steel plates. This is usually employed for stabilising potentially unstable slopes. The punching process that can occur locally is described by considering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mechanisms arising among the different system elements and the soil. For the sake of simplicity, the soil stratum and the anchor are assumed to b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respectively. A simplified displacement-based approach is introduced with the main goal of evaluating both the maximum force that can be applied on the anchor and the correlated penetration of the spike plate within the soil. The approach is validated by means of experimental laboratory test results already available in the literature. Finally, in order to stress the role of the spike plates' spacing and the soil stiffness in influencing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of the system, the numerical results of parametric analys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