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45篇
  免费   2174篇
  国内免费   2880篇
测绘学   2286篇
大气科学   3310篇
地球物理   2388篇
地质学   6608篇
海洋学   2080篇
天文学   186篇
综合类   3044篇
自然地理   6297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80篇
  2022年   408篇
  2021年   422篇
  2020年   360篇
  2019年   565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330篇
  2015年   449篇
  2014年   1848篇
  2013年   1135篇
  2012年   1411篇
  2011年   1455篇
  2010年   1322篇
  2009年   1512篇
  2008年   1303篇
  2007年   1137篇
  2006年   1008篇
  2005年   1365篇
  2004年   1114篇
  2003年   1224篇
  2002年   1049篇
  2001年   910篇
  2000年   718篇
  1999年   653篇
  1998年   519篇
  1997年   468篇
  1996年   454篇
  1995年   373篇
  1994年   357篇
  1993年   260篇
  1992年   279篇
  1991年   264篇
  1990年   224篇
  1989年   215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4篇
  1943年   5篇
  1941年   5篇
  193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地理信息世界》2005,3(3):i005-i005
6月16日,中国黑龙江首届地理信息产业高层论坛在黑龙江测绘局隆重举行,此次论坛以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为主题。由黑龙江省政府、国家测绘局主办。黑龙江测绘局、黑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承办。黑龙江测绘局局长李志刚在论坛上致词,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62.
浅议土地储备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据2003年统计,我国国有资产总量为33万亿元,其中国有土地资产就有25万亿元,约占80%。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笔巨额土地资产隐含在土地的无偿、无限期、无流动使用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如何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步伐,将巨额土地资产尽快显化、盘活并作为一种资本经营,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63.
64.
彭州市立体农业气候资源的研究(二)热量资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彭州市境内市气象站,新兴,白果坪的日平均气温资料,进行热量资源分析。结果表明,彭州市7-8月为最热月,多年平均温度低于24.9℃,12-2月为最冷月,多年平均温度高于1.7℃。大多数年全年稳定通过0℃,可一年四季进行农业耕作,有利于作物越冬和多年生作物的种植,生长期长,积温丰富。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及持续日数变化较大,积温际变化显著,热量资源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各界限温度的初日推迟,终日提前,持续日数和积温减少,温度强度也降低,形成显著的立体农业气候。  相似文献   
65.
66.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耕地被转化成建设用地,导致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日趋降低,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正常生活,为了缓解耕地资源日趋紧张的局面,我们应加大力度进一步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67.
《国土资源》2006,(3):54
日前,旨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一年,随着议定书中核心内容清洁机制在中国市场的建立,外国投资者纷纷来到中国购买“减排额”。据有关方面人士估计,未来全球一半的清洁发展机制市场将在中国。据国际非盈利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介绍,目前全球碳市场已经形成,二氧化碳排放成为一种新的商品在国际资本市场流通,各  相似文献   
68.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很快。已由原来的单一计划经济,进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历史发展时期。商品的流通已成为促进区域商品生产、满足市场消费、加强区域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在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上,研究和划分按商品流通的客观规律自然形成的商业经济地理区域;是地理科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地域是商品经济活动的载体,科学地划分不同层次商品经济区域,它对于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进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9.
中国的脆弱态带与土地茺漠化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朱震达 《中国沙漠》1991,11(4):11-22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