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6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为了解丹江口水库轮虫群落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07年7月至2008年5月对丹江口水库轮虫群落及理化因子进行了周年调查.共检测到轮虫62种,隶属于12科23属,其中丹江库区30种,汉江库区54种.广布多肢轮虫(Polyarthra vulgaris)、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长圆疣毛轮虫(Synchaeta oblonga)、等刺异尾轮虫(Tri-chocerca similes)、冠饰异尾轮虫(Trichocerca lophoessa)、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为主要优势种类.丹江口水库轮虫年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季节变化特征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区域变化特征为:丹江库区取水口汉江库区五青入库区.相关分析表明,水体透明度、叶绿素a、总磷、溶解性氮和溶解氧浓度与轮虫密度和生物量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夏季对优势轮虫密度变化有显著贡献的环境因子为SiO2-Si和溶解氧含量,秋季为溶解氧和pH,冬季为叶绿素a、溶解氧和DIN,春季为DIN.  相似文献   
62.
利用黔西南州册亨、贞丰、望谟等3个有代表性的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的降水资料,对龙滩电站水库望谟、贞丰、册亨淹没区进行30 a气候分析。结果表明:近30 a来淹没区降水20世纪70年代为上升阶段,80年代为下降阶段,90年代又为上升阶段,淹没区降水起伏较大,但总体比较平缓。  相似文献   
63.
《地理教学》2015,(5):64
今天下午2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龙头”——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两孔闸门缓缓提起,清澈的江水以每秒100立方的流量奔涌而出。长1432公里、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的陶岔引水闸,是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库的“总开关”。今天上午8时,丹江口水库水位160.13米,自10月8日起丹江口水库一直保持历史最高水位,满足调水需求。下午2时32分,一泓清水从陶岔口渠首闸口一路欢歌向北,将经过长江  相似文献   
64.
丹江口水库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2007年7月至2008年5月,按季度对丹江口水库4个区域(丹江库区、汉江库区、取水口、五青入库区)14个采样点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61种,主要由寡毛类(颤蚓科、仙女虫科)和摇蚊科组成.其中,寡毛类密度在全年中占优势地位,占底栖动物总密度的90%以上;生物量的优势种则主要为软体动物.空间分布上,底栖动物密度以汉江库区最高(大坝前:33792ind./m~2),丹江库区次之,取水口和五青入库区的密度相对较低,且五青入库区偶尔出现0密度的样品;生物量则由于丹江库区和取水口经常有软体动物出现而导致该区域内生物量相对较高.季节变化上,密度分布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生物量也呈现出类似的分布,但秋季和冬季差别较小.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Goodnight-Whitley生物指数、Wright生物指数及Carlander生物量法对丹江口水库水质进行评价,比较而言,Goodnight-Whitley指数不适宜用于丹江口水库的水质评价;而综合利用其它三种方法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取水口为轻污染状态,丹江库区为轻-中污染,汉江库区为中-重污染;五青入库区由于水深太浅,底栖动物生境易受外界影响导致群落波动较大,因此不宜采用底栖动物作为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5.
2014年对丹江口水库上游四大家鱼等产漂流性卵鱼类进行早期资源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上游现有产漂流性卵鱼类共14种,以银鮈、蛇鮈、花斑副沙鳅、、蒙古鲌等鱼类为主,四大家鱼卵64粒,仅占卵数的1.02%.与1977年、1993年历史调查的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数据相比,产卵场数量减少6处,产卵场的规模和位置发生显著变化.丹江口水库上游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总量下降明显,从1977年的近1745.86亿粒(尾)下降到2014年的455502.76万粒(尾);其中四大家鱼卵苗径流量下降幅度最为显著,从171.27亿粒(尾)下降到4295.22万粒(尾),四大家鱼卵苗径流量占鱼类卵苗总径流量的比例也从9.81%下降到了0.94%以下.  相似文献   
66.
张睿  孟明星  蔡淑兵  饶光辉 《湖泊科学》2017,29(6):1502-1509
南北同枯场景下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库供水调度是保障水源工程有效供给、优化配置供水水源的重要课题,如何科学制定不同供水对象的供水水量、兼顾水源区及受水区用水需求、充分发挥丹江口水利枢纽的调蓄作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功能效益发挥的关键.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丹江口水库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中线工程通水后丹江口水库供水现状及面临的技术难题,从而提出南北同枯场景的判别标准及相应水库供水调度的方法,揭示了汉江中下游、清泉沟和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对水库起始供水水位的响应机理,提出"蓄丰补枯、均衡减少"的方法是南北同枯场景下丹江口水库的供水调度方式,不同供水起始水位及供水方式情况下供水调度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得结论可为丹江口水库在实际运行中制定调度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汉江上游重点保护水源污染控制方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大银  蒋艳 《地球科学》2000,25(5):487-491
汉江上游是我国“十五”水环境规划的重点区域之一, 丹江口水库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保护水源.汉江干流和丹江库区现状水质已达Ⅱ类标准, 但因为支流污染严重而形成巨大威胁, 主要污染物COD在“十五”有超标趋势.COD来源以生活源为主, 占77.2%;工业源中制浆造纸业为主要污染行业, COD排量占38.29%.列出了以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为主体的含A, B, C三种工程项目类型的污染控制方案.实施A类项目需投资27 500万元, 可使汉江上游COD在2005年降至32 682.25 t, 低于基准年1998年的排放水平, 落在省下达的目标总量控制范围内, 保证干流和丹江库区保持Ⅱ类水质; 接踵实施B, C类项目, 可保证其水质稳定达标, 并使支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8.
丹江口水库流域致洪过程的水文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1970-1995年5-10月丹江口水库流域各水文气象站或雨量点逐日降水资料和丹江口水库水文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对该流域致洪过程的水文气候特征进行了客观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致洪过程主要集中于7-9月,这一时段的致洪过程次数占其总次数的70.2%;而就致洪过程的持续时间和洪水强度而言,则以9-10月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69.
丹江口水库上游水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丹江口上游水资源状况是影响调水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丹江口上游水资源及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应用指标法,回归法,灰色法对上游地区2000,2020水平年水资源消耗量作了预测,并据此分析了丹江口入库水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丹江口上游水资源丰富,且入库水量不会因上游工农业发展产生明显衰减,水库有向外流域供水的能力。  相似文献   
70.
海平面上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影响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但因其地势低平、河网纵横、人口密集、城镇集中,成为我国未来海平面上升影响的主要脆弱区之一。本文利用GLS技术和沿海数字高程模型,计算和编绘了在不同海平面上升情景和不同防潮设施情况下,海水可能淹没范围的专题数字图件,并给出了珠江三角洲主要市县的可能淹没面积及脆弱性分析。同时对未来海平面上升对珠江三角洲的影响和主要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