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6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副高与台风活动对丹江口水库流域9—10月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0~1990的9~10月台风年鉴,北半球500hPa高空共11年资料,分析西太平洋副高,台风活动对丹江口水库流域9~10月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台风进入关键区后其所处的位置或移动方向不同,将对西太平洋副高进退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同时对水库流域的降水等级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引言2011年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对众多地震学者来说,是一个令其观念发生极大改变的重大事件。特别是,位于这次破坏区域范围内的日本海沟南部的板块边界,是一个迄今为止几乎未知有发生过超过M8大地震的地方,所以,这里不会发生大地震的观  相似文献   
73.
近75年丹江口水库入库流量时间变化特征与气候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元顺 《湖北气象》2005,24(4):21-23
使用近75年(1930-2004年)丹江口水库年平均入库流量资料和近45年(1960~2004年)丹江口水库流域100个气象(或水文)站点08-08时平均面雨量资料,对丹江口水库入库流量的时间变化特征与气候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30、50-60年代丹江口水库流量相对偏大,而40、70、90年代其流量相对偏少,90年代后丹江口水库来水偏少特别明显,这与汛期(5~10月)气候背景、强降水时空分布及走向存在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74.
水体中总磷(TP)的浓度是水质参数中的主要指标之一,借助遥感技术的时效性、宏观性和经济性的优势,反演其时空分布特征信息,对于调查、管理和保护水库生态系统是必要的。研究选取覆盖丹江口水库的多期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结合现场的水体采样实测数据,利用不同的波段组合,分别采用线性回归和非线性模型对水体的TP浓度进行遥感反演,分析TP浓度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TP浓度与可见光波段组合相关性较好,丰水期回归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746,枯水期回归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684;(2)TP浓度在不同时期差异性显著,丰水期浓度总体低于枯水期;(3)库区TP浓度的空间变化明显,水库中心区TP浓度相对于整个库区较低,沿库周围水体和河流入库口TP浓度为全库最高区域,而且常年处于高浓度状态;(4)自丹江口水库蓄水以来,TP浓度高值明显减少,与近年来水库实施的生态保护政策有关。  相似文献   
75.
丹江口水库土壤-底积物镉生态地球化学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2013—2015年组织实施,旨在查明测区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和分配特征,开展国土资源环境评价与基础地质研究,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调查发现了丹江口水库底积物及沿汉江土壤镉富集现象。为保护丹江口水源地及南水北调水质安全,系统研究了丹江口库区不同生态区土壤、底积物中镉含量特点,计算了镉含量背景值和富集因子,为水库镉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提供了依据。镉生态地球化学风险评价显示,调查的样点中,100%消落区土壤、100%汉江底积物,99.45%深层土壤和92.41%的表层土壤属于农用地镉污染风险低土壤。水库底积物样点中低、中、高潜在生态风险比例分别占15.52%、20.69%、63.79%。分析了土壤和底积物中镉含量与pH值、Corg、常量元素含量的关系;建议通过切断上游污染源,防止水土流失,防治土壤酸化,开展生态修复等措施来防治库区底积物的镉污染、降低其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76.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地下水的水质是影响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为了确保丹江口水库一库清水送北京,对水库老灌河流域进行地下水采样、统计和分析,研究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结果表明: 丹江口老灌河流域地下水偏弱碱性,属于低矿化水,Ca2+为优势阳离子,$HCO_3^-$为优势阴离子; 除$NO_3^-$外,该区主要离子浓度均符合我国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饮用水标准; 丰水期和枯水期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均为Ca-Mg-HCO3型和Ca-HCO3型,水化学过程以风化-溶滤作用为主; 地下水$NO_3^-$超标13%~17%,丰水期部分区域出现Cl-型水化学类型。季节变化对老灌河流域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空间分布影响较小,地下水水质受农业、养殖业、工业遗留废渣及生活污水等影响。  相似文献   
77.
姚伊乐 《今日国土》2014,(11):18-21
秋水长天一色,碧波云影徘徊。站在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岸上看去,眼前一幅壮观景象。 很快.这泓碧水就将沿着千里明渠一路向北,滋润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省市。  相似文献   
78.
胡敏锐 《今日国土》2014,(11):14-1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长江支流汉江中游的丹江口水库向北京、天津等缺水地区调引水源。经过近12年的艰苦奋战.一期干线工程近日已全部完工并全线通过通水验收,具备通水条件,通水后将有效缓解沿线北方城市生产生活用水紧缺状况。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正式通水之际,本期《今日关注》聚焦南水北调工程。  相似文献   
79.
《贵州地质》2010,27(2):F0003-F0003
为配合贵州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天柱白市电站的建设,2009年9月-2010年1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四川大学考古学系合作,对天柱县白市电站淹没区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80.
丹江口水库秋汛期长期径流预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长期径流预报中物理成因考虑较少的问题,以丹江口水库为例,在分析影响径流物理背景的基础上,研究前期气象因子与水库秋汛期入库径流过程的相关关系,识别影响径流的大气环流与海温等物理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要预报信息,建立了包含大气环流因子、海温因子等气象物理信息以及前期降雨、径流等水文信息作为预报因子集的三层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利用1956~2008年秋汛期9、10月入库径流量进行模拟与试报,并与仅采用前期降雨径流的预测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基于物理成因分析的预测模型稳定性良好,模拟及试报精度较高,9、10月试报精度平均提高约30%,分别达到87.5%和75%,并对预报年份中的丰枯特征有较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