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76篇
海洋学   165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通过对九龙江入海水道、厦门西港南部重矿物组合规律、物质来源的研究,结果表明,九龙江细砂级以上颗粒朝外海方向迁移,没有进入厦门西港。厦门西港鳗尾沙淤积区的沉积物为孤丘海蚀残积物及粉砂质泥。内土尾淤积区沉积物为凝聚成小球的粘土及黑云母,它来自九龙江悬沙与海岸工程抛入的泥沙。  相似文献   
282.
1987年3月至1988年12月笔者在九龙江口、厦门西海域调查了颗粒态磷(PP)、溶解无机磷(DIP)、溶解有机磷(DOP)、总磷(TP)及其他水化学要素。研究结果表明,九龙江水携带入海的磷大部分以颗粒态存在,DOP占有相当的比例。各种形态磷的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在河水海水混合过程中,PP发生明显转移,在S=15~20水域,达最低值。悬浮颗粒物上吸附的磷在盐度增大时解吸是DIP随S增大而增大的主要原因。该海区生物必需的磷主要不是来自九龙江水的供给,而是从海区磷的再生、转化中得到补充。  相似文献   
283.
九龙江口,厦门西海域无机氮与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水土 《海洋通报》1993,12(5):26-32
1987年3月至1988年12月笔者在九龙江口,厦门西海域开发磷等营养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本文着重讨论该海域水体氮磷比值的区域分布和季节变化及春与初级生产力的关系,以及无机氮对磷的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4.
九龙江口海域中磷的化学形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87年3月至1988年12月笔者在九龙江口,厦门西海域的调查研究资料,着重讨论颗粒态磷,溶解态无机磷,溶解态有机磷,总磷等各种形态磷的含量分布,季节变化,及其与叶绿素,总悬浮物量等其他要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285.
商栩  王桂忠  李少菁 《台湾海峡》2005,24(3):330-338
利用驯化及世代培养,对生活于福建九龙江口低盐水域的火腿许水蚤的生理耐盐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发育期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生理耐盐范围,耐盐能力随着个体发育呈无节幼体〈桡足幼体〈成体的趋势增长。在盐度变化的环境中无节幼体的耐盐能力是决定其群体增殖量的主要因素,并进而影响其生态分布。盐度驯化能有效地扩大该种桡足类的耐盐范围,从而了解其潜在的地理分布范围。火腿许水蚤表现出较强的对高盐环境的潜在适应能力,但无法适应淡水环境。这表明其在该水域的生态分布状况不仅是生理耐盐能力的反映,种间竞争和河口水文条件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86.
九龙江口红树林区底栖动物体内的多环芳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1年8月和11月在九龙江口红树林区采集了6种底栖动物,测定了它们体内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紫游螺(Neritina [Dostia] violacea)、黑口滨螺(Littoraria melanostoma)、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弹涂鱼(Periophthalmus cantonensis)、查加拟蟹守螺(Cerithideadj adjariensis)、孔虾虎鱼(Trypauchen vagina)对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富集系数均小于1.弹涂鱼和黑口滨螺体内多环芳烃的含量有随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它们的富集系数却有随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弹涂鱼、黑口滨螺、查加拟蟹守螺和可口革囊星虫体内多环芳烃主要由二环多环芳烃组成,紫游螺和孔虾虎鱼体内分别是四环和五环多环芳烃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287.
图们江口附近沙丘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们江口沙丘沙主要由石英和长石组成,其次为岩屑和黑云母。沙的平均粒径为2.16-2.18φ,相当于0.22mm,标准偏差为0.55-0.59,偏度为正偏,峰态以中等至窄峰态为主。磨圆程度较差,以次棱角状一次圆状为主。石英表面主要发育有碟形坑、三角痕、麻坑以及贝壳状断口等机械作用痕迹,还发育有溶蚀沟、硅质球沉淀、硅质磷片和硅质薄膜等化学作用痕迹。上述特征表明,图们江口沙丘为经过风沙再次改造作用的海滩沙。  相似文献   
288.
洪辉亮  陈峰 《台湾海峡》2003,22(1):65-78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九龙江口SD03岩心中自生矿物的成因,推断河口区在约10ka,B.P.中历经了河流沉积、湖泊沉积和河口海湾沉积三种沉积环境。在沉积环境演化过程中共形成了10种重矿物组合。  相似文献   
289.
正 Dolomite is known in Kwangsi in different horizons. The one which contains a relatively high percentage of magnesium carbonate occurs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Huanglung Limestone of Moscovian age, it is known as the Tapu Dolomite; the other marks the base of the Tungkanling Formation of Middle  相似文献   
290.
基于ComGIS的闽江口湿地时空演变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江口湿地是中国最重要的滨海湿地之一,加强该湿地的管理对于东亚—澳大拉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鸟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重大。应用变化动态度、马尔柯夫链等数学方法和景观生态学理论,构建了闽江口湿地时空演变模型;采用组件式开发技术,利用M apOb jects在V isual Basic平台上,进行闽江口湿地时空演变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并使用该信息系统对闽江口湿地时空演变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ComG IS技术开发湿地信息系统具有高度的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该系统能更高效、直观管理闽江口湿地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以形象化的方式对湿地作全局性时空分析,使得闽江口湿地管理和保护更加科学、便捷。应用该系统对1986年到2000年间闽江口湿地演变分析表明,由于该时期当地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人类活动已经成为影响闽江口湿地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