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165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1.
香港九龙破火山的地层结构与划分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岛—九龙半岛地区以往火山地层的划分主要依据岩性特征,基本不考虑火山构造和火山岩相的鉴别,由于陆相火山岩区特有的岩性岩相时空上的复杂多变,导致地层组越划越多,不能合理进行区域地层对比,更无法通过火山地层划分恢复古火山活动过程。笔者等在该地区开展了野外路线地质调查和火山构造—火山岩相研究,鉴别出九龙复活破火山机构,在此基础上确定火山地层主要由同一期普林尼式喷发形成的冷却单元构成,有类似的地层结构,结合年龄资料和区域地质对比,它们基本上可归入同一地层组;同时,分析了陆相火山地层的划分方法,指出岩石地层单位划分不能作为主要方法;冷却单元或流动单元才是合理划分陆相火山地层的基本单位。  相似文献   
312.
香港九龙复活破火山的鉴别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香港主城区座落在香港岛一九龙地区的九龙花岗岩体上,该花岗岩体平面形态呈直径约11km的圆形,周边火山岩群山环绕,构成特殊的圆形盆地地貌,以往曾有人认为是陨石坑。笔者根据前人地质资料分析并经实地考察,认为该地貌形态实为大致以尖沙咀为中心的一个大型晚中生代复活破火山机构,九龙花岗岩体为破火口塌陷后侵位的中央侵入体,周围火山地层产状围斜内倾,发育环形断裂(主要为高角度正断层)和放射状断裂,具典型复活破火山特征,可称之为“九龙复活破火山”。  相似文献   
313.
九龙江口水体中各形态磷的行为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陈淑美  卢美鸾 《台湾海峡》1997,16(3):299-305
199御3月至1996年2月,逐月从九龙江口的淡水端到入海端的全段河口区采取表层水样。测定并计算水体溶解态和颗粒态的磷:DIP,DOP,DTP,PIP,POP,PTP和TP。结果表明,河流为九龙江口带来大量的磷。其主要以无机态的PIP,DIP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314.
顾冉浩  王文  郭富雄  武晶 《水文》2021,41(2):38-44
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水文站的实测径流过程普遍发生显著变化,而大量水资源分析计算工作必须以天然径流量为基础.以九龙江流域为例,提出将分项调查法与水文模型法相结合的流域天然径流量综合还原法,即采用分项调查法对主要水文站控制集水区的实测径流数据做还原计算,利用还原后的径流数据构建以子流域为单元的SWAT降雨径流模型,进而通过参...  相似文献   
315.
萤石及重晶石为我国的战略性非金属矿产,渝东南地区重晶石-萤石矿规模大,分布面积广,具有六条分布有序的重晶石-萤石成矿带:老厂坪-江口成矿带、郁山成矿带、筲箕滩成矿带、丁市成矿带、咸丰成矿带、桐麻岭成矿带。为加强该地区控矿因素与找矿潜力研究,针对武隆-彭水一带开展了1∶5万基础地质矿产调查,取得了萤石及重晶石矿有关的1∶5万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且位于老厂坪-江口、郁山成矿带内,与区域萤石及重晶石矿床进行对比,认为研究区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16.
潮滩位于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敏感地带,其沉积环境变化与海岸带生态系统演化、海岸带开发利用等密切相关。为了清晰认识河口潮滩时空变化特征,选取闽江口琅岐岛东侧潮滩作为研究区域,通过采集和分析不同季节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探讨琅岐岛潮滩沉积物粒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为深刻理解河口潮滩沉积过程对环境变化响应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琅岐岛潮滩沉积物组成总体以粉砂为主,砂和黏土含量呈现较大的时空差异;时间上,琅岐岛潮滩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为2.2~7.4Φ,呈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夏季节沉积物平均粒径Φ值大,冬季节沉积物平均粒径Φ值小,春季和秋季位于过渡期间。空间上,由西向东,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沉积物平均粒径Φ值总体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由北向南,表层沉积物粗颗粒组分的分布范围逐渐增大。闽江口琅岐岛潮滩沉积物分布格局与国内外其他河口、海湾及开放型潮滩沉积物分布格局一致,是物源、水动力和地貌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研究区水动力强度、植被覆盖和沉积物供应季节差异显著,引起潮滩沉积物组成的季节变化十分显著,沉积物粒度组成对环境变化响应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317.
通过传统的TCBS培养基平板计数法、16S rDNA-RFLP( 16S rR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图谱多样性分析)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深圳海域水体和九龙江口沉积物中弧菌数量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CBS菌群数中弧菌所占的比例因不同采样地点、不同季节而呈现较大差异.在深圳西海域及九龙江口上游盐度较低(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