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165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九龙脑矿田位于南岭东段矿床分布最为集中、成矿强度最大的崇(义)-(大)余-(上)犹矿集区内,成矿条件优越,矿床类型丰富,同时发育矽卡岩型、热液脉型、云英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和风化壳型等多种类型矿床,形成了以九龙脑岩体为矿化中心,以钨锡为主,金银铜铅锌及铀、铌钽共生分带的矿化格局,在南岭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的成矿元素组合上极具代表性。通过对九龙脑矿田内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的初步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矿床在成矿物质来源上与九龙脑岩体密切相关;在空间上东西成行,南北成列,构成网格状分布格局;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燕山期,但同时印支期也伴随钨锡成矿作用。各矿床有可能归属于不同的成矿系列,或者属于同一个成矿系列的不同亚系列,或者同一个成矿(亚)系列的不同矿床式。并进一步提出1就矿找矿,对已知石英脉型矿床开展深部找矿;2根据分带性,对外带和内带矿床的找矿潜力进行评价;3根据共伴生规律,通过综合评价,明确找矿方向,拓展找矿领域;4根据区域成矿规律,通过区域对比,借鉴邻区矿田的成功经验,大胆实践;5打破常规思维,开拓新思路等五个找矿工作部署方向。  相似文献   
62.
南岭九龙脑矿田淘锡坑钨矿是赣南地区典型的石英脉型黑钨矿床,受断裂构造与花岗岩体控制。本文通过8个中段坑道填图,结合地表钻和坑内钻揭露,对含矿石英脉、矿脉组、矿体以及成矿花岗岩体的几何形态、结构构造进行仔细观测,统计矿脉及成矿后断裂产状并进行构造解析。淘锡坑黑钨矿石英脉矿体整体呈平直长板状,具有尖灭侧现,单脉之间以左行斜列为主,而矿脉组呈菱形网格状排列等特征;花岗岩体呈矩形块状、阶梯状。岩突以顶蚀和岩墙扩展两种方式由南东向北西侵位。矿床为多期多阶段的成岩成矿,断裂对花岗岩的侵位与成矿起到主导控制作用。本文综合分析并构建了淘锡坑钨矿构造-岩浆的成矿演化模式,即区域构造应力作用生成共轭断裂构造网格体系,然后岩浆侵位上拱被共轭断裂切割的"几何体"围岩移位而侵位,并沿共轭断裂体系内充填云英岩脉、含矿石英脉体,完成一次成岩成矿作用;区域构造再次活动使围岩与花岗岩体发生断裂,并再次诱导岩浆侵位,在早期花岗岩体和围岩内断裂中形成矿体和云英岩脉体,从而形成内带和外带含矿石英脉;成岩成矿后区域构造小规模错动、破坏岩脉与矿脉,但未改变岩脉矿脉的整体展布。  相似文献   
63.
闽江口河网二维潮流数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河网正交贴体坐标”技术拟合闽江河口多汊道河网,将网格控制在河道有效区域内,使网格空间步长大大缩小,提高了计算的可信度,应用“矩阵追赶法”和“非线性二维潮流模型”等求解方法,很好地模拟了闽江河口复杂的潮流场,计算时间步长可长达10min。该数学模型已在闽江口等多个工程中得到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4.
闽江河口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世芬  曾从盛 《台湾海峡》2006,25(4):572-578
通过采用多层次分析法对闽江河口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进行分层、分权重的评价实践,探讨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湿地评价方法.闽江河口湿地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一支独秀的动植物资源,是开展湿地旅游的良好基础.在生态旅游开发层次与空间布局等方面,提出了一条适合于闽江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旨在为国内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5.
珠江口海域及其邻近的三角洲地区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经济的高速发展严重影响了海洋环境质量,陆源污染物逐年增加,海洋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珠江口海域已成为我国近岸污染严重的海域之一,污染正在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为有效开展珠江口海区综合整治,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珠江口海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就如何解决向海洋排污和防止海域污染的问题、该海域目前和将来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珠江口海域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和措施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6.
九龙江口枝角类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亚萍  黄加祺 《台湾海峡》1992,11(3):233-237
本文根据1983年2月至1984年1月在九龙江口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并参考1979年2月以来所采的样品,分析报道了该海区枝角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共鉴定枝角类31种,以淡水类群占优势,种数季节分布为双周期型,总量分布为单周期型,种数和总量在河口上部数量高,在口部数量低。文中还讨论了其分布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67.
本文自1999年12月~2000年12月对福建省九龙江口近海定置作业渔获物种类组成及其数量变动进行周年调查。经分析渔获物经济种类有99种,其中鱼类65种,甲壳类28种,头足类6种。作者认为调查海区定置作业周年中,在5~8月对经济种类的幼体有很大的伤害。为此建议渔政管理部门适当延长休渔期,并着重对定置作业的船数和网具数进一步予以限制,尤其是对网具结构及作业方式进行改革,籍以保护渔业资源。  相似文献   
68.
闽江口及邻近水域大型底栖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闽江口及邻近水域大型底栖生物已鉴定有219种,平均生物量为18.00g/m2,平均栖息密度为135个/m2.按Bray-Curtis相似性指数和多维排序尺度可划分为3个群落.应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法(ABC)和部分优势度显示群落受到扰动,引起群落扰动的原因认为在于生物的自然演替繁殖、群落所处底质的不稳定性以及生境污染压力有关.  相似文献   
69.
张裂和区域沉降是越南南部近海九龙和南昆山盆地的特色。初期的张裂开始于始新世-早渐新世。紧接着是晚渐新世地壳块体的上升和旋转。上升块体的侵蚀标志着九龙盆地从张裂到区域沉降的转变。第二阶段的张裂开始发生于南昆山盆地。并持续至晚中新世。南昆山盆地部分地区经历了中-晚中新世的倒转。九龙盆地中同生张裂和裂后单元分别由非海相沉和海陆交互相到浅海沉积组成。南昆山盆地中的同生张裂沉积分成早期同生断裂单元-相应于初期张裂阶段。和晚期同生张裂单元。在张裂的第二阶段沉积。早期同生和晚期同生张裂单元由非海相沉积和非海相到浅海沉积组成。后张裂单元由陆架、深海沉积组成。正式出版的报告资料显示九龙盆地以生油为主.油主要储集在破碎基岩高处。丽南昆山盆地通常含气,其气圈闭在中新世砂岩和晚中新世碳酸岩中。这些明显的特征可能随着南昆山盆地长期的张裂和倒转所造成的圈闭形成及圈闭整体破裂而出现差异。  相似文献   
70.
洪辉亮  陈峰 《台湾海峡》2003,22(1):65-78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九龙江口SD0 3岩心中自生矿物的成因 ,推断河口区在约1 0ka ,B .P .中历经了河流沉积、湖泊沉积和河口海湾沉积三种沉积环境 .在沉积环境演化过程中共形成了 1 0种重矿物组合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