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3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寻求一种人口分布的最优估计模型,提高人口分布的拟合效果,文章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以Arc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为依托,采用不同的地统计分析模型对江苏省两次普查的人口密度数据进行探索性数据分析,并从中选择最优模型进行克里格插值。结果表明,两次普查间江苏省人口分布整体格局变化不大,但呈现出各地区的整体密度不断增大、空间分布"两极分化"、人口分布重心逐渐南移等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测绘》2011,(5):30-31
北京市统计局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关于”采用电子化操作模式”的规定,建立了北京市人口普查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基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SuperMap GIS平台.实现了普查区图的电子化管理.统一维护与实时更新。  相似文献   
13.
基于约束Delaunay三角网的人口普查区自动划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钦  程佳  马维军 《测绘科学》2011,36(4):134-135,102
人口普查区的划分是人口普查的重要环节,对人口普查区进行自动的划分将节省大量的人财物力.依据Delaunay三角网对空间划分的理论基础,加入线状地物作为约束条件,实现人口普查区的自动划分.本文介绍了Delaunay三角网的特性,论述了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人口普查区划分技术、方法、过程和步骤,最后给出了该技术试点试...  相似文献   
14.
《地理教学》2011,(12):62-62
总人口13.4亿虽不出意料,但是60岁及以上人口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却引发了人们对老龄化的担忧。一方面是人均GDP刚过4000美元,步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另一方面是中国人口红利即将消失,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如果这一局面得不到有效解决,或许未来中国会成为世界上首个“未富先老”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基于Voronoi图的人口普查区的划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普查区的划分是进行人口普查的先期工作。本文探讨了利用Voronoi图的良好空间拓扑属性进行人口普查区划分的方法。文章从多边形数据出发,利用间接法实现Voronoi图的生成,然后根据普查区划分的人口阀值,通过相邻Voronoi图之间的操作,最终实现人口普查区的划分。可为人口普查提供有效的服务,并间接地为人口空间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肖佳  田沁  何宗宜 《测绘学报》1957,49(11):1497-1505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指数熵的地理信息数据分级评价模型,构建级内相对指数熵与级间指数熵指标,分别量化分级数据级别内集聚水平和级别间的离散水平,并利用这两个指标构建了地理信息数据分级的相对指数熵评价指标。在Python中实现地理信息数据分级以及分级的相对指数熵计算。试验中,应用5种常用的分级方法对5种典型分布的6个数据集以及1个人口普查数据集进行分级,并分别计算分级结果的相对指数熵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面向不同分布的数据集时,相对指数熵指标能够很好地指示出最优分级方法,并且反映出不同分级方法的细小差异,对于地理信息数据分级的评价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国家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可以有效地获取、存储、分析并显示空间数据及与其相关的空间可寻址的数据集。大量的空间数据都与人口统计有关,包括人口普查局的TIGER文件。TIGER文件指可进行空间分析和制图的地理编码的街道和调查单元的文件。现在,研究者们开始尝试使用人口普查的地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的人口规模及地区分布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云南省人口发展的区域差异是云南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云南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云南省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统计分布检验的结果表明,从第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五次人口普查的l0年间,云南省人口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人口的地区分布差异也进一步扩大。云南人口地区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各地区人口增长差异较大。实现云南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有效控制人口总量增长的同时,高度重视对人口发展区域差异的合理调控。  相似文献   
19.
城市人口GIS中数据的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系统数据源、数据模型的不确定性以及分析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性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归纳了各种不确定性的影响模型,进而提出了一套人口GIS数据优化建模以及分析过程中人口密度中心建模的思想和实用方法,用于克服人口GIS中数据的不确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收缩型城市:认知误区、统计甄别与测算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康  戚伟 《地理研究》2021,40(1):213-229
收缩型城市是中国城镇化、空间规划与城市治理的全新命题。论文在简要梳理收缩型城市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收缩型城市研究在中国的认知误区。因人口统计口径不一致、划分标准不可比、数量属性与地域空间脱节等原因给科学清晰的识别收缩型城市提出了挑战。在周一星、史育龙(1995)建议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基于实体地域对比与行政地域互验来分析全国城市人口的增减变化及收缩型城市的甄别框架,测算表明:全国有114个建制市2010年的“城人口”规模低于2000年“市人口”规模,但由于2000年“市人口”的偏大统计以及2010年“城人口”存在的“个别水分”,这些城市也未必就全是“收缩型城市”;在剔除乡村人口较高的“城市型政区”后,全国2000年和2010年人口处于净流出状态的建制市分别为56个和75个。论文认为:中国应尽快建立城市实体地域概念,推进城市化区域协同统计制度;要构建“时空对齐”的全国常住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并综合考虑各地行政区划建制差异,持续推进城乡人口的精准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