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40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6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3日正式公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我国人地关系紧张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土地利用和管理面临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少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02.
樊杰 《地理学报》2018,73(4):597-607
同近年国外人文地理学呈现人文化趋势相比,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秉承吴传钧先生关于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圈与人文圈相互作用下、人类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和演变规律的一门交叉学科的定位,形成了以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重要的生产生活领域、以及典型的地域空间类型的可持续发展时空规律作为研究指向的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主流学派。吴先生提出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不仅为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而且是为整个地理学的综合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石。地域功能性、系统结构化、时空变异有序过程、以及人地系统效应的差异性及可调控性,是该理论的精髓,这与“未来地球”研究计划的前沿思想完全契合。近10年来,以城镇化科学模式、主体功能区划、一带一路路线图、京津冀城市群、农村空心化和精准扶贫、东北振兴与资源型城市转型、行政区划优化等为研究对象,发展了人文与经济地理重要的可持续过程、地域功能形成和综合地理格局有序化规律、城市群形成演化机理及其资源环境效应、问题地区可持续生命周期与振兴路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区域间相互作用关系、人文界线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理论方法。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应用成果对近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态势最佳、总体水平领先,以此告慰吴传钧先生,并以此纪念吴传钧先生百年诞辰。  相似文献   
103.
唐志鹏 《地理研究》2018,37(8):1515-1527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环境是实现中国未来人地关系和谐演进的关键。基于集对分析和熵值法对2000-2015年中国省域资源环境的投入产出效率作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 全国农用地投入的经济效率一直相对最好,农药和化肥投入的利用率次之;其次是水资源投入,最后是能源投入,环境产出的效率优劣顺序依次为废水排放,SO2排放和烟尘排放;② 从2000-2015年中国省域资源环境效率的同异反态势来看,东部沿海省份多为弱同势和准同势,序号等级较高,而中西部省份多为强反势和弱反势,序号等级较低,呈现出由东往西逐渐降低的格局分布;③ 资源环境的投入产出综合效率高的省域主要集中在京津鲁、苏浙沪以及闽粤琼等东部沿海地区,而综合效率低的省域主要集中在晋宁青新甘贵内蒙古等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04.
孙坦 《国土资源》2002,(1):28-29
发展应是系统中的发展,系统中的发展应是有度的。人类不能通过无度的经济发展而使自然生态系统恶化下去,进而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节约资源,合理消费,适应发展,是我们应当遵循的经济建设的方针。  资源的消费量取决于资源的消耗方式和生活资料消费方式。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我们的发展,必须摒弃西方国家传统的以资源高消耗和生活资料高消费来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5.
协调发展地质公园人地关系——以崀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地关系是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人地关系协调的本质是妥善解决社会总需求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以崀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从规划措施、保护措施、管理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协调发展地质公园人地关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6.
山东省的水资源安全问题十分突出。本省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如何保障水资源安全,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已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话题。根据大部分学者普遍认同的水资源安全内涵,利用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归纳法,采用多年数据,对山东省水资源安全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论从水量方面还是水质方面,山东省水资源都不安全,特别是水量不安全。在此基础上,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山东省水资源不安全现状和原因,并据此提出一些控制水质污染、浪费和改善水资源不安全现状的建议,以促进山东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7.
Human beings have had a tremendous impact on natural ecosystems and are now the principal power to change the biosphere.It is logical that we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systems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Taking Minqin bsin ,Gansu Province,as a case,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volution of regional physic-cal environments and the cultural systems by which people maintain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hose environments.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nceptural framework for the man-land system.Expecting to accelerate the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t also analyses the evolutionary mechanism of regional man-land system.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and analyzing the evolution of man-land system in Minqin basin,the paper also brings forward an adujusting mode for the studied area, which consists of three aspects:to build up a concept that economic growth must harmonize with environmental qualityˊs and land productivityˊs improvement;to make a whol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n the drainage area;and to push for-ward the technique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and establish water-saving agricultural system. Itˊs meaningful for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orthwestern arid area,which is represented by Minqin basin,by under-standing what great changes the basin has experienced is experiencing at the global background,and studying its time standing what great changes the basin has experienced and is experiencing at the global background,and studying its time order and territorial structure ,the systemˊs character and law of evolution,trend and the regulating ways to improve man-land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108.
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地关系是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人地关系协调的本质是妥善解决社会总需求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社会总需求取决于人口总数与消费水准,环境承载力取决于资源生产力、环境纳污力和灾害破坏力。目前,我国的人地关系态势是资源需求日益增长、承载力损失逐年加大、人地关系矛盾日趋尖锐,因此,积极开发海洋空间、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改善公众教育与健康、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改变传统消费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环境治理与建设、减轻自然灾害,是协调我国人地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9.
古猿究竟要经过怎样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演化为猿人 ,现有的古人类学资料实在太少了。估计在古猿与猿人之间还可能有一种过渡性的动物 ,姑且名之曰人猿 ,那是以猿的特质为主 ,但又开始出现了一些人的特质。猿人则不一样 ,已经以人的特质为主了 ,但还有猿的特质 ,所以叫猿人。猿人已经属于人类了。人类的历史应当说是从猿人开始的。猿人大约要经过 30 0万年左右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才基本上摆脱掉自己身上猿的特质而成为真正的人 ;从而不再叫猿人而叫智人了。智人又要经历 30万年左右的时间才演化为现代人。从现代人的出现到今天才一万年或略多…  相似文献   
110.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人文地理视角与新命题   总被引:41,自引:7,他引:34  
从地理学最高层面的科学难点问题-"综合性"出发,本文阐述了土地利用变化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领域的观点。并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解析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的三个重要内容:消费需求拉动、经济效益驱使、以及协调发展理念作用等;提出了规制、对策的经济评价、以及环境伦理等三个人文地理学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新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