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50篇
  免费   2558篇
  国内免费   2266篇
测绘学   1052篇
大气科学   3497篇
地球物理   4536篇
地质学   5935篇
海洋学   1658篇
天文学   401篇
综合类   2147篇
自然地理   3148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421篇
  2022年   591篇
  2021年   685篇
  2020年   507篇
  2019年   689篇
  2018年   402篇
  2017年   381篇
  2016年   410篇
  2015年   537篇
  2014年   1289篇
  2013年   968篇
  2012年   1122篇
  2011年   1047篇
  2010年   1012篇
  2009年   1154篇
  2008年   1301篇
  2007年   1008篇
  2006年   888篇
  2005年   895篇
  2004年   691篇
  2003年   742篇
  2002年   635篇
  2001年   664篇
  2000年   538篇
  1999年   461篇
  1998年   428篇
  1997年   431篇
  1996年   366篇
  1995年   335篇
  1994年   312篇
  1993年   232篇
  1992年   305篇
  1991年   260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144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2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4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东海营养盐的来源解析——基于PCA和CA的判别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5年5月航次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评价了东海调查海区(27o00’~31o30’N,121o00’~123o30’E)的营养盐来源,并根据海区营养盐特点将所调查海区进行分区。数据中可提取3个主成分,分别为"水文因子"、"光合作用因子"和"再生生产因子"。原始样本聚类方法能较全面地考虑海区水团运动情况,而以考察海区富营养化程度作为目标,按主成分聚类的结果更完善。根据聚类结果对调查样本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可将调查海域分为三类,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陆地径流的影响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992.
Large-scale detachment faults on mid-ocean ridges (MORs) provide a window into the deeper earth. They have megamullion on their corrugated surfaces, with exposed lower crustal and upper mantle rocks, rela- tively high residual Bouguer gravity anomaly and P-wave velocity, and are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ocean- ic core complex. According to 30 detachment faults identified on MORs, we found that their distances to the axis mostly range from 5 to 50 km, half-spreading rates range from 6.8 to 17 mm/a, and activity time ranges from recent to 3 Ma. Most of the detachment faults are developed on the slow spreading Mid-Atlantic Ridge (MAR) and ultra-slow spreading Southwest Indian Ridge (SWIRl, with the dominant half-spreading rates of 7-13 mm/a, especially 10-13 mm/a. Furthermore, they mostly occur at the inside corner of one segment end and result in an asymmetric seafloor spreading. The detachment faults on MORs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tectonism and influenced by the magmatism. Long-lived detachment faults tend to be formed where the ridge magma supply is at a moderate level, although the tectonism is a first-order controlling factor. At the slow spreading ridges, detachment faults tend to occur where local magma supply is relatively low, whilst at the ultra-slow spreading ridges, they normally occur where local magma supply is relatively high. These faults are accompanied by hydrothermal activities, with their relationships being useful in the study of hydrothermal polymetallic sulfides and their origin.  相似文献   
993.
随着海洋开发活动的不断加剧,各海洋开发类型综合效益的评估与分析对维持海洋社会经济与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不同海洋开发活动带来不同的社会、经济效益,也产生了海洋资源的损耗,影响了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服务功能。根据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活动特点,筛选出江苏海岸带资源开发中常见的4种典型的开发利用类型,选取了能够突出反映海洋开发活动综合效益的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资源损耗指标、环境成本指标构建海洋开发类型综合效益评估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组合权重,运用综合效益指数评价模型分别计算了单一指标效益值、准则层效益值、各研究案例效益值、各用海类型效益值并对以上研究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探求各用海类型综合效益评估值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4种海洋开发类型的综合效益评估值均介于0.4~0.6之间,处于一般的综合效益状态,综合效益从高到底依次排序:临港工业用海类型为0.551 3、海上风电用海类型为0.492 4、排污倾倒用海类型为0.441、围海养殖用海类型为0.434 3。海洋开发类型综合效益的评估对及时调整海洋开发对策,缓和海洋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的矛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刘佳  贾楠 《海洋通报》2018,(4):378-388
在改进计划行为理论(TPB)模型基础上,引入人口特征和游艇文化变量,构建游艇旅游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模型,以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作为数据来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检验影响旅游者参与游艇旅游行为意向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旅游者参与游艇旅游的意向较高;旅游者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游艇文化是影响其选择游艇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旅游者的行为态度、游艇文化2个变量对游艇旅游行为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均通过行为态度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影响游艇旅游行为意向。  相似文献   
995.
用于海洋环境科学的一种新方法--影响因子分析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影响因子法对象山港海域叶绿素a与海水理化因子之间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水温、溶解氧(DO)、气温、盐度、化学耗氧量(COD)因子为叶绿素a浓度变化的重要有效影响因子,其中水温、溶解氧因子占主导地位。由于该海域的富营养化,N、P和Si营养盐已经不再是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有效因子。在特定海域资料有限的情况下,影响因子法比普通的相关和灰色系统分析更具有透明性,能够有效剔除无效因子,定量表达各理化因子对叶绿素a的影响程度。用影响因子法可以明确地判断出特定海域各海水理化因子对叶绿素a影响的主次程度及其有效性,从而定量确定出影响叶绿素a浓度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996.
黄河河流水体二氧化碳分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3年秋季黄河河流水体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实测数据,结合水文、化学和生物等要素的同步观测资料,对河流水体p(CO2)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好氧呼吸作用不是影响河流水体p(CO2)的主要因素,黄河河流p(CO2)的高低主要受水体碳酸盐系统的控制。  相似文献   
997.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研究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在许多喷口区观察到大规模的、弥散的喷发现象表明:大量的相对冷水(3~40℃)及非常热的、白色和黑色烟状流体(200~380℃)参与了热液循环。对这种较凉的、弥散的喷溢流体的温度和热流量的区域测定,给热液循环的性质及地壳和已出露的多金属硫化物丘的结构增加了新的限定条件。为了更好地理解热液循环及这些限定的重要性,许多学者建立了海底热液活动模型。  相似文献   
998.
根据2004年5月长江口淡水端淡、盐水混合初期表层水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实测数据,结合水文、化学和生物等要素的同步观测资料,对pCO2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江口淡水端盐度0~15的淡、盐水混合初期,表层水pCO2由3 500μatm左右大幅度下降至约1 000μatm。生源要素的补充使生物活动的急剧增加是pCO2以对数形式大幅度降低的主要原因,这一性质显著体现的拐点为(S<0.6,50<浊度<110)这一范围。同时由于生物活动和物理混合作用的分别控制,使得长江口淡水端淡、盐水混合初期表层水碱度与盐度呈二次抛物线关系,拐点处的盐度约为0.6。  相似文献   
999.
淤泥质潮流深槽最大冲刷深度的一个概念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概念模式方法计算了淤泥质潮流深槽的最大深度,探讨了涨落潮流速、涨落潮历时、深槽淤泥质物质粒径、深槽顶底部原始深度、水道长度等因素对潮流深槽最大深度的影响。概念模式的假设条件是:(1)深槽形态为长方体,底部纵向坡度为0;(2)沉积物粒径无垂向变化;(3)只考虑潮流作用的影响,涨、落潮流速在时间序列上呈正弦分布;(4)不考虑细颗粒物质的粘性和絮凝作用。模拟结果显示:(1)涨、落潮历时对深槽最大深度的影响很小。(2)优势潮流流速与最大深槽深度之间存在着幂函数关系。(3)深槽的底质粒径、深槽的长度均与最大冲刷深度呈正相关关系。(4)深槽顶部水深与最大深度呈负相关关系。(5)由于潮汐水道深度与潮流流速和沉积物侵蚀强度之间具有负反馈关系,因此水道冲刷存在着一个极限,即最终可以达到均衡状态。潮流深槽的均衡态特征和达到均衡态所需的时间可运用沉积动力学方法来确定;同时,若应用深槽的真实参数,进一步减少模型的假设条件,可望使该模型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起算点精度对GPS基线解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线处理时要求知道一个点的坐标,其精度对GPS基线的解算结果有影响。采用实测数据研究起算点精度对GPS基线解算质量的影响,得出了其影响规律,同时给出了提高起算点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