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438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121篇
地质学   1069篇
海洋学   76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08篇
自然地理   16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4年   2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杨晓娟  马刚  周恒  陆希  李易奥  周伟 《岩土力学》2022,43(7):1978-1988
岩土颗粒材料在达到Mohr-Coulomb塑性极限之前可能已经发生了没有明显局部损伤的全域准均匀破坏,即分散性失稳。近年来,网络科学工具在颗粒材料环境中的应用为研究其失稳破坏现象提供了有趣新颖的洞见。采用离散单元法对不同初始密实度的颗粒体系进行等体积应变加载路径的数值试验,发现初始状态越松散的颗粒体系越有可能发生分散性失稳;采用网络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颗粒接触网络的拓扑结构特性和演化规律,发现颗粒材料分散性失稳的结构根源是颗粒接触网络完全崩塌。将颗粒体系划分为强、弱接触系统以构建强接触子网络、弱接触子网络和强−弱接触子网络,研究颗粒接触网络及其3个子网络的特征量演化,结果表明:当颗粒材料开始处于不稳定状态时,易受扰动的弱接触系统的部分接触先失效,导致强接触系统失去其稳定支撑作用而降低承载能力。随着加载的继续,系统通过非局部的自组织过程导致接触结构的全面崩塌,最终触发整体分散性失稳。因此,先于整体失稳的部分弱接触的失效,可视为颗粒材料分散性失稳的关键性临界征兆。  相似文献   
142.
刘彪  王桥  张宗亮  周伟  FENG Y T  彭张振  李蕴升  徐俊  郭凯 《岩土力学》2022,43(12):3493-3502
结合边界元法和离散元法,提出一种可以进行计算颗粒内部应力和破碎路径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离散元法求解颗粒的相互作用和每个颗粒上的荷载。然后利用边界元法计算颗粒的应力分布,为了实现动态平衡,将颗粒的加速度视为恒定大小的体力。但体力导致边界积分方程中出现域积分,故采用直线积分法将域积分转化为边界积分,以保证边界元法降维的优势。为了提高边界元的计算效率,对于几何形状相似的颗粒,以其中一个颗粒作为模板颗粒,只需要计算模板颗粒在局部坐标系中的系数矩阵,其他相似颗粒可以通过局部和全局坐标系之间的映射获得。在得到应力后,基于Hoek-Brown准则来判断颗粒是否破碎。此外,将破坏路径简化为直线,并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破坏路径。  相似文献   
143.
144.
《矿产与地质》2015,(1):136
<正>《矿产与地质》(双月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管,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地质类学术刊物。《矿产与地质》(双月刊)的办刊宗旨是:着重报道有色地质行业生产、科研的最新成果和工作进展,同时兼顾非金属矿产及矿物材料的研究成果,对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预测防治开展相应的报道,为广大地质科研、生产单位的地质工作者,以及相  相似文献   
145.
李炎隆 《水科学进展》2015,26(5):752-758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下,中国的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学科得到了长足发展.为进一步明确学科发展方向,正确指引水利学者的研究导向,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2014水工结构与水力装备战略研究暨青年学者学术交流会"及水利学科有关申请书的申请材料和专家评议意见,分析了水科学研究中水工结构工程学科近期的研究进展情况,初步明确了"库坝工程全寿命周期性能演变机理"为"十三五"期间水工结构学科重大研究项目,在"生态水工学"和"水利工程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优先支持的跨学科交叉研究领域,提出了学科亟待攻关的前沿热点科学问题.该研究有利于科研工作者进一步凝炼关键科学问题,促进水利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6.
堇青石综合利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堇青石具有热膨胀系数低,热导率小,抗热震性能好,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小,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非金属矿物原料,既可单独作为材料使用,又可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制备出复合材料来使用,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子、汽车、化工、环境保护等领域,可用作优质的耐火材料、电子封装材料、催化剂载体、泡沫陶瓷、生物陶瓷、印刷电路板和低温热辐射材料等。本文根据近年来堇青石在结构陶瓷、耐火材料、多孔材料、红外材料、介电材料和电子封装材料等领域应用的相关报道文献加以汇总,系统地介绍了堇青石材料的综合利用进展。  相似文献   
147.
三维地质模型是地质调查信息表达从传统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转变的一次重大突破。中国正在开展的三维地质填图作为国家的重要基础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将调查与研究相结合,在推动三维地质建模从研究走向实践具有重大意义。三维地质填图过程中如何准确、快速地构建三维断层模型是其中的关键点及难点。通过对数字填图过程不同阶段数据源的分析,详细分析了实际材料图建立断层数据以及与野外路线数据的关系映射规则,提出并实现了由线及面的断层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强调断层模型构建与业务流程的一致性、动态性和快速性,构建模型的数据源始于野外第一手资料,充分利用填图业务过程中不同阶段数据的关联、约束与继承关系,能够满足在填图过程中根据地质认识的深入快速、动态地重构模型的要求,同时也可根据直观的三维断层模型时时验证地质连图的合理性。算法已在实际野外三维地质填图工作进行了多次实验,获得较好的成果。实验说明,基于实际材料图的三维断层模型构建方法与实际业务过程同步,具有操作便捷性,可直接应用于三维地质填图的实际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48.
王海斌 《地理教学》2015,(2):20-22,24
一、认识雾霾的成因1.制作资料卡片,解读雾霾的概念什么是霾?雾和霾一样吗?PM2.5是什么意思?与霾有关系吗?因为教材中没有雾霾内容,而各种媒体上有关雾霾的报道铺天盖地。因此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设计"制作资料卡片,一图解读雾霾"这样一个任务型活动,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学会材料分析、加工、对比、概括,区别雾和霾的不同,得出雾霾的概念,知道雾霾和PM2.5的关系,而不是由老师给学生一个定  相似文献   
149.
《盐湖研究》2015,(2):2
盐湖化学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1989年,是我国盐湖地球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同位素化学、无机功能材料、浓盐溶液化学、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应用等多种学科综合性研究的分析测试机构。现有人员18名,其中高级职称10名,具有博士学位2名,硕士学位6名;目前拥有19台现  相似文献   
150.
以水泥和石膏作为胶结剂,石英砂作为骨料的相似材料在一定配比情况下遇水不会发生崩解,而是产生类似岩石的软化现象。通过不同砂胶比和水膏比的相似材料配比试验,总结了相似材料软化系数和吸水率随砂胶比和水膏比的变化规律,即软化系数随砂胶比的增大而降低,随水膏比的增大而升高,变化范围与原型岩石相似;吸水率随砂胶比的增大而升高,随水膏比的增大而降低,变化范围大于原型岩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