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6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6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11.
云南省入境旅游市场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入境旅游是云南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云南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是制定入境旅游发展战略的前提。通过对1996~2006年云南入境旅游市场数据资料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时间特征上分析,云南省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均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但与旅游发达省份还有较大的差距;从空间特征上分析,客源市场分布集中,主要集中在港澳台、东南亚和东亚,且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趋于优化。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2.
以我国大陆入境旅游快速发展和区域相对差异趋于下降为背景,利用1997—2005年我国大陆各省区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数据,对入境旅游增长省区差异做了进一步分析。(1)基于离散系数-竖状散点图分析表明,我国大陆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省区相对差异的降低,主要来自于入境旅游发达省区间发展水平的相互接近,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低于平均水平的省区的落后程度在整体上基本没有改变;(2)基于“中心-外围”分析框架,探讨了各省区与相邻省区构成的局部区域内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差异及变化,结果表明区内离散程度存在空间差异和时间变化。在空间上,重庆、湖北等与相邻省区构成的局部区域内的相对差异明显较小,而邻省中含有广东或者北京的局部区域的离散系数显著较大;在时间上,大多数局部区域的离散系随时间呈现较明显的趋势性变化.其中,多数呈现减小的变化趋势,表明我国邻省之间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相对差异以降低趋势为主。  相似文献   
113.
广西入境旅游市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广西入境旅游发展的市场现状、入境游客特征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广西入境旅游发展总体上态势良好,入境旅游客源以外国游客为主;旅游活动季节性较弱,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水平与国内强省强市相比差距明显;入境旅游市场和国内旅游市场相比严重失衡,旅游思想意识落后,区域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制约因素尖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创新旅游营销模式,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完善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提高旅游公共安全保障,推动旅游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114.
1987年来台海关系变化对台湾入境大陆客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根年  王洁洁 《地理学报》2009,64(12):1513-1522
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政治关系是影响出入境旅游最重要的因素.1987年台湾当局解除居民来大陆探亲旅游限制.入境大陆旅游客流量急速增长:2008年开放大陆居民入岛旅游.拉开了两岸旅游流双向互动的新格局.1987-2007年的20年间,台海关系波动起伏.依据相关历史文献和统计数据.分析了两岸关系变化对台湾入境大陆旅游客流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台海关系恶化、危机事件爆发时,在入境客流量统计值、环比增长率和占出岛旅游比统计曲线上形成了明显的"凹形谷",采用三条理想曲线作为参照系.定量分析了7次危机事件对台湾游客入境大陆客流量的影响.其中,从1994年的千岛湖事件到1996年第四次台海危机,台海关系阴云密布.对入境大陆旅游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累计损失客流量50万人次,相对损失率在11.4%.本研究为探索国际关系危机事件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提供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15.
深圳市入境旅游客源地竞争态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明珠  王倩 《世界地理研究》2010,19(2):78-83,77
深圳市入境旅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一直缺乏相关研究。本文采用了市场竞争态模型对深圳市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地进行分析,总结出主要客源地的市场竞争态,继而针对不同的市场态势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并针对该模型存在的不足,使用一元回归预测方法进行弥补,由此得出深圳市不同的市场态势及相应的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6.
2001-2015年中国出境旅游流位序规模演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蒋依依  温晓金  刘焱序 《地理学报》2018,73(12):2468-2480
中国出境旅游规模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迅速扩大,并在不同目的地间表现出显著的不均衡分布特征。通过构建2001-2015年中国出境游客与目的地入境游客规模数据库,验证中国出境旅游流服从位序规模理论的假设,并将目的地吸纳中国游客规模与目的地接待游客总量的关系划分为5种耦合类型。结果表明:中国出境旅游流位序规模关系符合幂函数规律,并且向高位序目的地聚集程度不断增强;从2001年到2015年,绝对领先与绝对落后型的目的地占比均超过45%,亚太地区接待中国游客普遍处于领先地位,而欧美和中东地区接待中国游客大多处于落后地位;对于游客总规模较大的目的地,绝对落后型数量大于绝对领先型,而对于游客总规模较小的目的地,绝对领先型数量大于绝对落后型。本研究为分析出境旅游流量流向提供新的分析视角,进而为国家旅游业发展中的市场政策制定与旅游产业国际化布局等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7.
运用首位度、位次变化、齐夫定律、差异度,比较分析了江苏省2009—2012年国内及入境旅游客流规模分布的变化特征。国内旅游客流和入境旅游客流二者首位分布均不明显,但后者大于前者,且前者向扩散方向演变,后者向集中方向演变;二者均遵循齐夫定律,但前者为单分形,后者前6年为单分形,后8年则为双分形;前者先呈对数正态分布模式后呈帕雷托模式,后者前6年呈不规则帕雷托模式,后8年标度区一先呈不规则帕雷托模式后呈帕雷托模式,标度区二呈不规则帕雷托模式;前者规模变差呈现波动扩大态势,后者则呈波动缩小趋势;二者的差异度都不大,但后者大于前者,且差异度变化与各自Zipf参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区域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可进入性、服务设施、重大事件、客源地居民收入、旅游偏好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着江苏旅游客流规模分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8.
意大利是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在南欧地区的重要客源国。本文以官方资料和大数据统计为基础,对意大利旅华客源市场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在年际变化方面,意大利旅华客源市场自1980年以来历经波动增长和稳步发展两个主要阶段。(2)在人口统计学特征方面,意大利游客以男性、青年以及商务型居多。(3)在年内季节性变化方面,旺季主要为3—5月、7—11月,平季为1月、6月,淡季为2月、12月。(4)在游客在华空间分布方面,意大利游客到访最多的区域是上海、浙江、北京、陕西、广东、云南等省份。(5)在航空旅客行为偏好方面,入境航空旅客主要通过零售旅行社预定,多选择经济舱,在华停留时间较长。(6)在人均总消费及构成方面,游客消费能力强劲,多以长途交通、住宿、餐饮、景区游览等基本消费为主。最后从中意文化和旅游年、商务旅游市场、游客便利化水平、入境旅游产业链等方面提出市场恢复对策,以期为后疫情时代我国入境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