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5篇
  免费   353篇
  国内免费   343篇
测绘学   176篇
大气科学   431篇
地球物理   137篇
地质学   735篇
海洋学   464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14篇
自然地理   1048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0ka BP来石羊河流域气候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石羊河流域及周边地区的大量研究结果分析,整理和建立了10 ka BP来石羊河流域气候演变序列,可以划分出主要的7个气候湿润期和6个干旱期.近50 a以来石羊河流域气候干旱化趋于显著,有4个主要特点:1971—2000年比1951—1980年平原绿洲地区年平均降水(气温)增加(正常);高山和沙漠边缘地区降水量减少(气温正常或偏高);大部分地方年平均蒸发量普遍减少10~131 mm;年平均沙尘暴、雷暴日数减少.  相似文献   
992.
方修琦 《古地理学报》2007,9(6):669-674
自然地理学方向的古地理学开创了时间维地理学研究的领域,其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古地理学向环境演变研究拓展的过程。以现代自然环境的历史建构为主体的古地理学,以时间坐标系下自然地理过程研究为主的环境演变研究,以从时间的维度探索人地关系为主的人地系统演变研究,分别体现了地理学的区域研究传统、地球科学传统和人地关系传统,构成了自然地理学时间维研究的3个基本方面。广义地理解自然地理学方向的古地理学、环境演变以及人地系统演变,它们可以看作是相通的,人地系统演变可以理解为包括了人类作为驱动力和承受者的环境演变,用人地关系来定义自然学地理方向的古地理学,则可以将其定义为关于人地(人类-环境)系统历史演变的科学。  相似文献   
993.
海南岛南渡江三角洲海岸演变的波浪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白沙门1984年波浪统计资料,通过对南渡江三角洲北部近岸海底泥沙活动特性与东部废弃海岸泥沙沿岸输移方式及其岸外沙坝、堡岛响应波浪动力而具有的形状进行分析,揭示了波浪在南渡江三角洲北部沿岸演变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4.
995.
全新世以来南疆地区气候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南疆地区不同沉积相的沉积记录的研究 ,初步建立了南疆地区 1 2 ka BP以来气候环境演化序列。研究揭示 ,此期间南疆地区气候与环境的演变具有较为显著的西风型特征 ,共经历了 5次相对暖干和 4次相对冷湿时期。特别是在全新世大暖期中出现于 7.0~ 5.0 ka BP期间相对暖湿的气候环境特征可能与西南季风势力的增强有关 ,而且还揭示了此地区暖干化趋势存在阶梯式增强的特征 ,研究还发现 ,近 4ka BP以来 ,气候环境的变化与一些人文事件如古城的废弃、丝绸之路的兴衰和人地关系类型的演化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6.
罗德海  卢燕 《海洋与湖沼》2000,31(4):363-369
通过对海洋中长生命反气旋涡在Gauss型孤立地形上演变的研究,发现地形对长生命反气旋涡的发展和传播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在无地形作用的情况下,仅有反气旋涡能够存在于向西的均匀基流中,这个涡是长生命的,并且在西移过程中有明显的向西倾斜。然而当其上游存在一个孤立地形时,可以发现这个涡有一个向东的倾斜,它的强度将增强且向西的移速会增加,其规迹象陀螺的运动。另一方面,当两个强度相同的反气旋涡同时存在时,这两个  相似文献   
997.
三峡库区秋雨的气候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冷  黄朝迎 《地理学报》2000,55(Z1):20-25
利用三峡库区28个站1960~1996年10月~11月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秋雨发生的气候概况、降雨日数分布,降雨量分布、秋雨过程及其频率分布,研究秋雨的年际变化规律,其结果可为长江三峡工程提供参考,有助于做好三峡工程的气象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998.
古红土的发育与演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布于江南丘陵地的第四纪红色粘土,通常由均质红土质、网纹层和砾石层所构成,它是第四纪初期的沉积物,但在一定程度上又具有成土作用的特征,故称为古红土。深厚的红色风化壳、酸性和高度富铝化是古红土的特点,而古红土上发育的红壤继承、保留了古红土的原有特征,又在生物作用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下形成生物富集的、表层复硅的、高度风化、发育的特征。因此,人有昔日和现在环境双重特征的地表红壤是由古红土发育、演变而成的典  相似文献   
999.
李春初 《海洋与湖沼》2000,31(4):460-464
本文对以研究近代洞庭湖演变趋势为主要内容的《洞庭湖地质环境系统分析》的系列研究成查者评论,认为采用“假设-演绎法”研究洞庭湖演变得出的结论,依然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并不可靠。文中还对该系列成果提出的“构造沉降是控制洞庭湖演变的关键因素”的论点和一些所谓的“构造沉降”表现及其计算数据提出质颖,认为近代洞庭湖的演变不是由内动力“构造沉降”控制,而是主要受入湖水沙条件变化、人工围垦湖滩和湖面-基面上或等  相似文献   
1000.
海南岛第四纪古生物及其生态环境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颜家安 《古地理学报》2006,8(1):103-115
海南岛与大陆有过连、断、再连、再断的地史变化,使本岛的生物群及其生态环境与华南大陆既有一定的关联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海南岛现代生物多样性直接继承和发展了新生代,尤其是第四纪全新世早期的生物类群,其组成成分与现代基本一致。由于海南岛处于低纬度地区,受第四纪冰期影响较小,一些古老的植物和动物能得以保存下来,特别是到了全新世早期,全球性气候转温,本岛动、植物区系尤其兴盛发达。三亚落笔洞是本岛迄今最早一处的人类活动文化遗址,本岛最早的先住民--“三亚人”是古越族的一支,他们的到来和繁衍以及后来的移民使本岛生物及其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