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52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之际 ,经国务院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 ,建立呼伦贝尔盟生态示范区。这是一项功在当今、利及子孙的大事。建设北方绿色屏障离不开气候条件。为此 ,本文就呼盟气候资源、生态环境以及农牧林业发展战略等问题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旨在为生态示范区建设、发展地方经济提供决策参考。1 呼盟气候资源及其优势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地处祖国东北边疆 ,面积 2 5.3万 km2 。海拔高度 80 0~1 70 0 m的大兴安岭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呼盟中部。大兴安岭北宽南窄、东陡西缓的地势、地貌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形成了当地独特的气候资源。1…  相似文献   
103.
选取桂东北中部桂林站50a气温观测资料,分析出水稻春、秋冷害的变化概况、变化趋势及变化周期特征。为趋利避害、防灾减灾和农业的增产丰收提供气象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4.
调查分析了 2 0 0 2年 4月 2 3~ 2 5日受强冷空气影响 ,邹平县部分处于抽穗扬花期的小麦遭受自 1 980年以来罕见的冷害 ,造成花粉败育 ,不能正常开花授粉 ,形成不孕小穗 ,使 2 0 %小麦减产 ;提出了防御冬小麦抽穗扬花期低温影响的几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5.
生产实践表明,山西省北(中)部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作物冷害,严重冷害年常造成作物产量大幅度下降,本文初步研究了该区冷害发生的时段,指标,类型,分析了冷害的时空分布,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可操作的防御与减轻冷害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6.
107.
通过对乐山小麦减产年主要灾害天气危害的实际调查与理论分析,结合乐山实际,提出根据不同气候年景,合理安排播期、选择适宜品种以躲避低温冷害。通过种植区域结构调整以减轻干旱危害的防灾减灾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8.
祖世亨 《黑龙江气象》1995,(3):46-49,52
在分析冷害指标基础上,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抗御冷害威胁,将黑龙江省划分为3个不同程序冷害区和5个亚区,并进一步评价各区农业发展方向和提出减灾对策 。  相似文献   
109.
为了确定引起棉花障碍型冷害的主导气象因子,达到及时预报,减轻损失的目的。2007-2008年在新疆石河子棉区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内,通过智能人工气候箱对石河子主栽品种297-5实施低温模拟试验,研究不同范围低温(9℃~17.5℃和11.5~17.5℃),及低温持续时间(2~4天)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河子棉区棉花在遭受不同强度低温冷害后,其叶片、蕾和幼铃都出现异常脱落现象,且其减少程度与冷害强度有关,相同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值越小,持续时间越长其减少率越高;棉花在遭受相同强度的低温后,其蕾、铃先于叶片出现异常脱落现象,并且减少率高于叶片15%~40%,但在一定强度范围内,当环境温度再次升高到满足其生长条件后,仍然可以继续稳定生长。  相似文献   
110.
日本由于南北狭长,地形崎岖,人口众多而又耕地不足,且台风、冷害、暴雨、暴风雪、地震、火山等不可抗拒的自然气象灾害极其频繁,几乎每年都有震惊世界的的灾害发生,致使日本从上到下都笼罩着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由于饱受灾难蹂躏而扎根于大和民族深入的不可扼制的忧患意识,是促进日本高度重视农业气象科研开发及其实用技术的应用,因而同样成为推动日本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